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_网络课程论文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冷思考论文,MOO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或慕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里新兴的教育模式。2012年,MOOC如同“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全球整个教育界,其中Coursera、Udacity、edX三大主流平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注册用户由2008年的约2000名迅速增长为数十万名。美国《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之为MOOC元年。[1]英国一份题为《雪崩来了》(An Avalanche Is Coming)的报告指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主要的驱动力就是网上大学的兴起;前首相府顾问麦克尔爵士说,如果十年之内英国没有几所大学关门,他会感到“非常吃惊”。[2]国内高校对MOOC的研究和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毫不示弱。在中国知网里以“MOOC”为主题进行搜索,2012年相关论文共计7篇,2013年底迅速增长为167篇,2013年第3期的《开放教育研究》还开设了慕课研究专栏。对于MOOC的看法,大家各执一词,支持者对其推崇备至,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George P.Peterson认为,“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3];有支持者甚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大学将不复存在”[4]。批判者则认为MOOC从根本上无法脱离传统课堂模式,毫无发展意义。美国亿万富翁、月球快车公司创始人纳温·简认为,“MOOC并非教育系统的突破,而更像以前电视教育的翻版,这些在线课程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5]多数人对MOOC呈观望状态。我们认为,针对当前的MOOC热,不应盲目跟风,应冷静思考MOOC热背后的原因,发现MOOC发展中的阻力,探寻MOOC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一、MOOC热的原因

       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其关键词有三个:大规模(M)、开放(O)、在线课程(OC)。因此,MOOC首先表现在其学习对象的大规模,有些课程有数十万学习者参加;其次是它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现在也出现了收费的MOOC);再次是它在网络上提供的在线课程,有志愿者进行在线交流与指导。从目前国内外教育机构提供的现实的MOOC以及国内外学者对MOOC的定义中可以看出,MOOC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动态发展的学习内容为特征,通过在线交流提供全面及时的学习反馈的免费开放网络课程。它不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还提供免费的学习体验。

       MOOC本质上属于网络课程范畴,具有网络课程的一般特性。在这里我们把现有的微课、公开课、精品课程等网络课程称为第一代网络课程,进而比较一下传统课程、第一代网络课程和MOOC三者之间的区别。(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代网络课程和MOOC均能弥补传统课堂课程数量和种类有限的缺点,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以及支持大规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除此之外,MOOC的课堂及线下互动、课堂习题、积极的学习反馈和新增的评估模式、名校合作和学分认证等功能是第一代网络课程所不具备的。这大概也是MOOC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MOOC热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名校名师效应

       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世界名校都是莘莘学子奋斗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去名校学习。MOOC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缺,MOOC平台汇聚了全世界名校名师的课程,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名校名师的课程触手可及,没有年龄、国度和时间等限制。学习结束后达到标准者还可获得名校的结业证书,这些因素都吸引着学习者加入MOOC。

       (二)免费优质的学习资源

       传统网络课程提供的视频资源,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扮演一种观摩课程的角色,无法参与互动,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学习倦怠。MOOC将课程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分为2分钟~20分钟的微视频,部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会有随堂提问,答对的学生才能参与下一步的学习,这种方式类似于游戏通关,增强了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三)持续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者在MOOC平台上选课后,会收到教师的开课通知和课程相关内容,在开课过程中,教师会通过邮件通知学生作业的完成时间。目前Coursera平台与网易公开课合作,为部分MOOC课程制作字幕,方便学习者学习不同语言的课程。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便能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facebook、blog、wiki、社交网站和论坛等学习工具进行讨论和互动,及时解决学习问题。

       (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及时反馈

       MOOC的评价方式既包括形成性评价,也包括总结性评价;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习者的互评。授课过程中会有提问和随堂测试,课程结束后会有课后测试和期末考核;作业完成提交后,只有对同伴的作业进行评阅后,才能看到自己作业的被评意见,保证了学习者互评方式的落实。另外,MOOC平台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记录学习者参与讨论的活跃度、完成作业的时间、同伴互评的参与度以及期末考核的成绩等数据,便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作全面的评价以及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当然,MOOC的实践效果能否与理论预期一致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二、MOOC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第一代网络课程开放的仅仅是学习资源,也就是说,它还停留在内容开放的层面。MOOC涉及面十分广泛,它不仅与资源相关,还与资源背后的教师、学习支持、课程评价、证书、学分以及未来的就业紧密相关,[6]它开放的是课堂或整个学校。因此MOOC支持者认为,传统大学在不久的将来会被MOOC取代。国内大多数学者也将关注点定位在探讨MOOC的优势上。我们认为,MOOC的出现确实给高校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学习者方面

       1.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

       虽然MOOC的注册人数很多,但真正能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却很少,即MOOC平台中学习者的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教育技术咨询专家和分析师Phil Hill教授在MOOC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MOOC学习者的五种原型:爽约者、袖手旁观者、临时进入者、被动参与者、主动参与者。据Phil Hill教授的统计,MOOC平台中约有47%为爽约者,他们在开课前注册了MOOC,但是此后从未进行过课程学习;主动参与者仅占21%;其他成员包括14%的基本不参与互动的袖手旁边者,7%的不愿意努力完成课程的临时进入者和11%的被动参与者;在课程结束时,仅有15%的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学习,其中多数为主动参与者。[7]据Coursera平台统计,在注册参加特隆和诺维格讲授的线上“人工智能”课的16万名学生中,只有14%的学生完成了课程。[8]Patterson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Coursera平台上开设的“软件工程”课程,有5万名学生注册,但只有7%的学生通过了考试。[9]在MIT的2012年初的6.002x“电子和电路”课程中,有来自160个国家的15.5万人注册,其中2.3万人访问了第一个问题集,9000人通过了中期考核,只有7157人完成了课程的最终考核,其中340名学生在最终的期末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

       由此可以看出,MOOC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者都适合MOOC的学习模式。

       2.语言与文化差异影响互动交流

       MOOC的学习者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由于目前MOOC平台上大部分课程为英文讲授,英语基础较差的学习者很难专注于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别提参与问题讨论,即使是英文熟练的学习者,也因文化差异,会对课程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由此产生交流上的问题。2013年果壳网针对MOOC中文用户进行大规模调研,关于阻碍学习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学习者会面临语言障碍问题。[11]由此看来,MOOC促使教育全球化的目标和MOOC将取代传统大学的说法是很难实现的。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水平需要经受考验

       MOOC热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名校名师效应,人们普遍相信名校的名师一定能把课讲好。但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名校名师,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或传统课堂教学领域中获得的荣誉,没有资料表明这些名师的信息素养很高以及在网络教学方面经验丰富。MOOC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没有评定的标准,仅凭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学生的追捧来评定并不科学。另外,MOOC并未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缺失也会影响MOOC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师的负担加重

       2013年2月,《教育纪事报》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调查对象是所有从事MOOC教学的教师,184名教授中有103人做出反馈。[12]大多数教师反映MOOC干扰了他们正常的校园教学,加重了教师的课余负担,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主持课程的教师在教授MOOC之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课程,除了录制课程视频之外,还需要发邮件通知学生开课时间并告知课程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要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在传统大学教育中,学校已经将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梳理清晰,学生只需要按学校规定的时间来进行选课。而MOOC平台所提供的课程并没有严格的课程体系结构,为避免学生面对大量课程不知所措,教师必须在开课之前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学习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及时告知学生。进入MOOC授课时间后,教师每周至少花费十个小时进行课程信息的维护和解答。MOOC学习者通过邮件、wiki、论坛等方式与教师交流,教师需要通过邮件、发帖回复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对于不常见的问题,教师需要一一回复,这无疑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课余时间。虽然有些MOOC平台针对此问题为每名教师安排两名助教,并采用了常见问题由平台自动给出答案的技术,但是面对MOOC的大规模学习者,更多问题还需要教师亲自解答。因为互动问题一旦解决不好,MOOC很有可能沦为第一代网络课程。

       (三)课程方面

       1.课程缺乏总体规划

       课程的总体规划设计是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具体而言,包括系统分析、设计决策和制定规划。首先,系统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课程和学生子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对系统的分类。其次,设计和决策是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在线教育系统。再次,在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对以学生和课程为主的子系统进行具体规划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13]MOOC目前整体上处于汇聚课程阶段,尚未看到通过“总体规划设计”,面向社会需要,开设经过系统化设置的专业,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举措。[14]我国的部分MOOC课程甚至是将网易公开课或各学校的精品课程资源上传至MOOC平台,利用MOOC平台的选课、deadline(截止时间)以及交流工具等功能来实现交互学习,更谈不上系统规划。

       2.MOOC并非适合所有课程的教学

       MOOC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在理论课上可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却无法取代传统校园中的实践课程,如体育类课程、理工类课程的实验以及各专业学生实习。尽管MOOC声称要提供虚拟实验室平台来解决部分理工类课程的实验问题,但体育类课程和各专业学生实习无法被虚拟教育取代。因此,MOOC只是一种新的课程实施形式,它无法取代传统教育。

       3.证书可靠性和学分认证方式遭质疑

       MOOC相比第一代网络课程的优势之一就是在结课时可以颁发结业证书、提供学分认证、推荐就业等服务。MOOC虽然对上线课程严格要求,如2012年8月,Udacity平台因为一门《离散数学》课程质量不达标而取消开课。但目前MOOC平台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依据名校名师的品牌效应来确定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在此情况下,如何防止低水平的课程冠以MOOC之名,如何杜绝学生“替学”和“作弊”现象以及如何保证“证书”和“学分”的可信度,就成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2012年,一篇对Coursera的报道称:“有一些课程学生抄袭成风,教师被迫恳请学生停止抄袭。”[15]另据一名学生反映,抄袭是由于Coursera为处理规模问题而采用同伴评分所致。[16]72%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那些在家通过MOOC自学成功的学生可以获得课程学分。[17]针对这一问题,MOOC平台除了规定学生在指定时间到达考试中心参加考试的传统方法,其他的都是技术性的方法,如利用“击键生物识别术”来记录学习者的打字节奏以防止“替考”,利用摄像头防止“作弊”,但这些技术也存在一些漏洞。我们认为,无论使用什么技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考试和学分认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待考究,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和较高的道德水平。

       4.教学方法与学习模式单一

       从理论上讲,MOOC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然而,正像著名的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学者Bates所指出的那样:实际上到目前为止,MOOC采用的是一种“依赖于信息传递、计算机对作业评分和同伴评价的非常古老的、过时的行为主义教学法”[18]。MOOC运动并没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网络学习方式和有用的技术,一些所谓的新技术早在40年前就在远程学习领域为大家所熟知了。[19]MOOC只是一个大型在线演讲厅,是一种无效的学习模式。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讲,传统大学有MOOC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另一方面,大学校园还教会学生人际交往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和图书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成分,不同的学校有不一样的历史和学习氛围,这些都是MOOC无法相比的。

       三、促进MOOC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MOOC的出现确实给网络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MOOC的支持者往往只看到MOOC理论上的优点,把理论上的可能性当做现实性,忽视了现实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促进MOOC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创建更加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MOOC的高退学率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在MOOC平台上完善学习支持服务是解决学习者高退学率的重要策略。首先,MOOC的课程通过网页实现,网页终端可以提供词典、笔记、讨论框等工具方便学生解决学习问题,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切换网页和工具而分散注意力。其次,MOOC虽然使用了wiki、facebook、网站内部论坛等工具进行交流,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问题不一定得到及时反馈,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问题因缺乏面对面交流而无法解释清楚。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是MOOC平台需要考虑的学习支持服务之一。关于师生的面对面交流问题,可以借鉴各国远程教育已有的支持服务经验,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教学点为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否则MOOC课程只能是少数学生的“挑战项目”,而非普惠社会大众的“优质课程”。[20]

       (二)建设适应MOOC教学模式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MOOC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或一种教学技术,它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决于采用这种模式或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目前,就大多数教师而言,对MOOC这种教学模式还不太适应,甚至感到是一种教学负担。因此必须建立适合MOOC教学模式的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MOOC可以参照各国开放大学的教师配置经验配备足够数量的高水平师资。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英国开放大学的师生比(包括兼职教师在内)已经达到1∶24.8,同时教师招聘录用的标准也相当严格,该校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段引进世界顶尖的旗帜性人才;此外,该校的地区学习中心也会依据学术资格、相关教育经验招聘兼职辅导教师,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大学的专职教学人员。[21]学校还为兼职教师提供培训,这既考虑了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保障了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22]中国国家开放大学也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专职教师5万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2万多人,占教师总数的37%。[23]其次,MOOC平台必须注重培养教师在网络教育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要熟悉MOOC教学环境,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克服MOOC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学习者存在的问题,与学习者讨论并且必要时提供帮助,避免学习者因为遇到困难中途退学。

       (三)将MOOC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MOOC不可能取代大学校园,MOOC有远程教育的优势,而传统课堂又弥补了MOOC无法面对面交流和进行实践活动等缺点,将MOOC与传统课堂进行结合是MOOC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将MOOC的在线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的面对面学习模式进行整合,可以生成在线学习和学生自组织的面对面互动模式,学生利用平台所提供和推荐的虚拟社区寻找本地相同兴趣的学习者,自行组成学习小组,自行安排网上学习交流和面对面互动,将来的MOOC课程可以把要求学习者组建或参与本地的面对面互动作为获得课程学分的条件之一;[24]也可以生成在线学习和本地教师的面对面互动模式,与各地优秀教师进行合作,将在线讲授与本地课堂相结合,教师在本地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行深度互动和讨论。

       (四)建立严格的课程评定标准和考核制度

       MOOC课程引入了结业证书和学分认证的机制,就必须在课程标准、考核制度等环节上建立严格的评定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证书和学分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目前MOOC的课程主要是由名校名师的非正式认证,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课程评定标准,将优秀课程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学习目标和就业需求挂钩,而不仅仅是从名校名师和学生偏爱程度来评判课程。

       MOOC的考核制度一直存在争议,面对大规模的学生和有限的教师,MOOC的考核偏向于机器评分和学生互评。机器自动评分能够让教师摆脱大量重复的作业批改工作,由同伴对写作式作业进行评估能够发挥学习参与者的潜力,实现互助学习。但机器自动批阅目前仅限定于客观题,交互性更强的内容批阅功能又仅限于特定课程。学生同伴评价存在态度粗鲁,回答、评价效率低等问题,无法与教授或助教相比。[25]另外,在目前中国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信用体系背景下,课程最终考核单独依靠技术来进行监督不太可靠,在不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实地考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学分认证服务才有进一步实施的可能。

       (五)将MOOC与其他新型学习模式相结合

       在线教育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学习模式,如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微课等,每种模式均有自己的优势。国内MOOC交流平台果壳网的心理学编辑张穆君认为,“尽管MOOC在过去的网络课程基础上已经有重大飞跃,但想象力仍然极其有限。这就像是刚刚从广播转做电视的时候,人们以为电视就是对着镜头念广播。其实电视可以做的事太多了”。[26]在看清MOOC优缺点的同时,我们应该将它与其他信息时代的学习模式相结合,弥补缺陷,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将MOOC与翻转课堂进行结合也是可行的方案之一。有研究认为,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真正学到的只有5%的知识,但是如果让教师听学生讲课并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学生就能学到90%,[27]因此将MOOC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利用MOOC的课程资源,构建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教学模式。

       (六)建设中国式MOOC

       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首席运营官葛新指出:中国式MOOC的目的是以技术为创新载体,帮助中国大学实现优质课程创新、共享,提升教学效率,让更多学生能以兴趣为学习导向,拥有自由选课权。[28]中国式MOOC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优质的免费课程资源,高校的免费课程资源不优质,企业的优质资源不免费。因此,停下盲目追随的脚步,开发优质的免费资源是首要任务。可以由中央政府出面,系统规划,统筹安排,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学校、最优秀的专家来开发优质的MOOC。在选题上,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入手,这类课程有着历史的积淀和韵味,有中国的特色和优势。在方式上,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开发经验与学校的课程结合,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明星课程,类似哈佛的《公正》和《幸福课》,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再开发其他类型的课程。

       四、结束语

       技术欲变革教育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1841年“黑板的发明者如果不属于人类最伟大的恩人之一,也是学习和科学领域最好的贡献者之一”。[29]一个世纪以后,1940年电影被认为是继印刷技术出现后教育领域中最具革命性的工具。1957年,电视被誉为“教育的革命”,1962年的程序教学,1967年的计算机教学,都被贴上了继古登堡(Gutenberg)的印刷技术以后最重要的发展。尽管信息通信技术确实具有改善和扩展教育的潜能,且能削减成本,但是其结果至今仍然非常令人失望。如果我们想让MOOC实现真正改善教育的目标而不是仅成为教育技术中的另一个一闪而过的点时,就不能忽视MOOC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0]只有不断改进问题,我们才能实现MOOC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标签:;  ;  ;  ;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_网络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