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有效备课论文_邹海娟

浅谈高中数学的有效备课论文_邹海娟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529000)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进行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过程上,而对有效备课的研究相对忽视。“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备课是关键。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

一、要有创造性的备课理念

备课是为了更好的上课,所以备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教学照搬,而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分析重难点,知识要求,教材结构,能力要求等,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妥当安排的再创造过程。

二、立足教材,明确备课的目标

立足教材,分析教材是备课的基本。钻研教材,熟透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备”而来,使教与学更加有韧性。教师钻研透了教材接下来就是明确教学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绝对不是照搬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而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创立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

三、积极进行动态备课,确保有效备课的实效性

现代学习论认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积极进行动态的有效备课,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情,设计学法,是搞好动态备课渗透学法指导的重要环节。备课时,抓住教材特点设计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具体学法,会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就更显珍贵。因此教师一方面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计,促成智慧的火花;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我们要有教学资源意识,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独立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活动的一大弊端就是会让一些老师产生惰性,只要不是自己主讲,就不用看教材,带着耳朵听就可以了。有些教师虽然看过教材,但是并没有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讨论的过程中,难以提出深入的见解使集体备课收效甚微。难以完成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全新建构。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中的备课合作,必须是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前个人要吃透教材。备教材是教师的课前必修课。要想吃透教材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独立走进教材。教师专心研读教材本身,从接受者的角度去反复研读课文,直至充分理解,准确把握,并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然后再查阅相关的教辅资料,补充和深化自己的理解。其二是走出教材。就是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能力的渗透,主要包括知识点的关联,能力的衔接,思维方式的训练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多渠道收集和整合相关的信息:教学参考资料、网络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素材。“走出教材”是最需要集体备课参与的环节,只有交流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收集、整合各种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如此,我们对文本才会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我们的课堂上最需要的正是这种深于参考书,异于参考书的个性解读。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方式才是上策。

五、重视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把新课标下的教学比作做实验,尽管准备工作非常充分,但是在实验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把教案写了、课上了、作业批改了就算完事,还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且记录教学过程的所得、所思、所感,以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思,学会反思,积极反思。一堂成功的课,往往以自然、和谐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创新处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引导语,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等,这些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以后教学参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也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时语言表达含混不清,有时候教学内容处理欠妥当,有时候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有时候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有时候练习习题的目标层次不够,造成教学中断甚至冷场。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思路不畅、不能很好掌握知识的原因,对情况分析清楚之后,要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说过: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我们坚信,只有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生。

好的备课不仅是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备教法,备反思,更重要的是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根据自己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每一节课,认真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的思想,才有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论文作者:邹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数学的有效备课论文_邹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