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心理冲突与整合_市场经济论文

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心理冲突与整合_市场经济论文

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心理冲突与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人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冲突论文,心理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 C912.6

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塑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国民,成为急需解决的伟大育人工程。所谓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整体素质的现代化,包括生理素质、社会素质、心理素质现代化。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素质,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的国家。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他特别强调,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一、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心理冲突

一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外在的现代化,通常是指发生在个人外在生活环境中而又能影响生活及身心状况的各种社会变化,如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化、政治民主文化大众化等;二是内在的现代化,通常是指个人对其所处的外在生活环境的改变所持的一种反应,其中包括个人在思想上、观念上、态度上及价值观方面的改变。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必然导致人的心理矛盾与冲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资料、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正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我们迈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空前繁荣,社会极大进步,同时也带来躁动起伏,动荡不安,进而引起人们心理的困惑迷茫。这种心理冲突集中表现在:

第一,取义心理与取利心理的冲突。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现代化指的是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社会变革。”在中国,这种变革是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伴随。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以最少量的投入,求取最大的产出,是市场经济的“铁的法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市场主体,其市场行为的直接动机就是想从市场经营中得到好处,而且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又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中国人一向信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并把对义利的取舍作为“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分界标准,此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小人谋食”。所以舍身求义是中国人传统社会心理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重义轻利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与人的一切市场行为都是利益驱动的原则相抵触。反功利的传统社会心理淡化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激情,也不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高效化。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根主线,又困扰着当代的中国人:人们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吗?”人生的价值用什么衡量?一个正值青春的大学生为救老农而丧生,值得吗?市场经济就意味道德滑坡不可避免吗?

一项关于天津市社会心理调查发现,21.6%的人“回顾以往,感到人生是经历一场失败”。63.8%的人“原来不烦恼的事情现在开始烦恼”。

第二、平均心理与先富心理的冲突。

市场经济是一种优胜劣汰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以自身的优势来取得效益的最大化,也必然带来利益分配的差距。人类正是有强烈愿望要摆脱贫穷落后、谋求富裕,人类才得以从刀耕火种发展到大机器时代、进而电子时代。然而,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导致中国人形成只讲结果的均等,不讲机会的均等的心理定势,结果是大锅饭养懒汉。在计划经济下,虽然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虽处于真正的贫困状态,但由于大家一样穷,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倒也不高。市场经济下,人们思富心切,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但是一经横向比较,人们在心理上并无满足感,总感到自己处于贫困之中。北京商情咨询公司曾对500户都市居民进行了一次收入与自我评价的调查, 结果是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的满足感反而低。再加上在分配体制还很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市场还不规范,存在“脑体倒挂”、诚实劳动者反而不能致富的现象,因此人们再次呼唤“均贫富”。事实上,对能者先富的社会心理认同是对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性否定,但要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第三、保守心理和竞争心理的冲突。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机制。马克思:“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人必须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而且要善于在强手林立中有勇气、有胆量接受挑战,更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中国人比较安分守己,随遇而安,知足长乐。安分知足固然可以形成乐观的、宽容的、知足的人生态度,但容易导致消极保守,缺乏竞争精神。中国人长期恪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古训,自己满足于消极无为,中庸处世,同时“看不惯冒尖的,容不了有钱的,导致了一种东方式的嫉妒心理,即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不是去竞争去努力超过,而是去拆别人的台,导致社会的普遍平庸。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就是为能者、强者提供实现自我的契机,这显然与传统保守心理发生强烈冲击。

第四、社会定向心理和个体定向心理的冲突。

市场经济强调主体利益的本位化。主体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有独立的产权,有独享的经济利益,才能真正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此,就必须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从原来政府的附属地位中解脱出来,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在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中,信奉的是共性至上的国家利益,集体和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整体利益。这种价值取向无疑能引导人们增强凝聚力,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但也由此产生了两种不良的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心理倾向:一是国家对集体和个人的权力支配心理,实际上造成了集体和个人利益的虚无;二是集体和个人对国家的强烈的依赖心理。人们坚信“社会主义不会饿死人”,没有自主性,没有危机感,造成集体和个人劳动积极性的弱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少企业效益不好,出现下岗的“富裕人员”。由于缺乏心理准备,他们往往牢骚满腹,又不积极迎接二次就业的挑战。而且,目前的企业破产、工人下岗与相应的社会福利、就业保险没有形成配套措施,更加剧了各阶层的普遍社会牢骚。

二、人的现代化的心理要求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对人的现代化问题作过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人的现代化应具备的品质和特征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社会的心理适应程度。人的心理适应是指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中的恰当的行为反应。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是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会带来急剧的变革。由于变化的迅速常常使现代人的心理适应面临严峻的挑战。适应社会变化的人应该对变化持有积极的、灵活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全的心理适应包括:(1 )认识个人的社会角色,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2)认识并面对现实环境, 有乐于变迁的心态;(3)重视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主动参与社会,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习与表现的机会;(5 )发展民主与平等的性格,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6)增进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

从适应的观点看,个人适应环境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人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二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去改变环境。也就是说,改造自己与改造环境是帮助个人获得良好适应的途径。所以,调控目前已经失衡的人们的心理,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心理的整合

美国学者阿列克斯.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从传统主义到个人现代性的转移”,是“人的本性方面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既是达到更大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发展过程的伟大目标之一”。要实现“个人现代化”,要达到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必然面临与社会现代化的整合,即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个性特征诸方面进行调整以减少那些不符合社会现代化的成分,日益增进现代人的优良心理品质。

1.认知方面:现实与理论并重,分析与综合并重,求同与求异并重。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人活动空间大大扩展,需要处理的事情日益复杂化和具有间接性,这将会促使人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或理论思维的发展。正如我国学者郑雪所指出,传统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往往侧重于现实,他们常常喜欢和善于思考眼前的和功利性的问题,而不善于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今后必将整合形成现实思维与理论思维并重的认知方式。

中国人传统的认知方式的另一特点是认识的整体性倾向,其长处是有益于维系既定的人际关系和群体的凝聚力,缺陷是不注重对事物的组成部分和内在规律的探索,忽视群体成员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压抑个人的能动性,妨碍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人们重新认识到分析基础上的整体性认知方式的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一致性,因而国人往往注重传统的继承、模仿和再造,忽视创新和变异,导致中国人比较擅长求同思维,而作为创造力重要成分的求异思维相对较弱。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爆炸,增强求异思维是中国人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情感方面:增强理智性、开放性、稳定性。

传统的中国人一向讲究伦理道德,具有强烈的道德自律性。由于崇尚道德感,理智就相对被忽视。而理智感恰恰是当代科学技术兴起的心理动因。随着大多数人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情感应增强理智感,求真务实,致力于科技兴国。

据沙莲香等人的调查(1990),中国人情感关系“最亲近的是夫妻,其次是朋友,再次是双亲,领导则是最遥远的”。中国人的情感侧重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表露,对圈外人往往很内隐。这种特点导致中国人比较谦逊、含蓄、温顺,缺点是自我封闭、冷漠、表里不一。按照传播心理学的“约哈里窗口”理论,自我封闭必导致“开放区”过小。而这是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要搬开障碍,就必须扩大“开放区”,变内隐为外露,变矜持为直率、,变冷淡为热情,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情感的要求,也是中国人情感变化的必然轨迹。

以往大多数心理实验研究表明,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多焦虑和神经过敏。然而,个人现代化与神经过敏存在负相关。个人现代化程度与其承受现代化压力和刺激的忍耐力呈正相关。即个人现代化程度越高,他越能承受生活压力和各种刺激,情绪趋于稳定而不至于过于敏感或焦虑不安。随着中西文化交融和中国现代化的进展,中国人情绪的焦虑将会有所降低,情绪的稳定性将会有所增强。

3.意志方面:着重培养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化了国人意志的忍耐性和自制性,这种忍耐和自制容易使人被动地适应环境,遇事习惯于向内“反求诸己”“反省自责”甚至逆来顺受,任人宰割,而不是主动地向外变革环境,同命运抗争。因而这些品质虽然有积极因素(诸如韧性强、刻苦耐劳等),但消极因素也不少。研究表明,个人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其消极的自我克制和谨慎的水平。

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中国人比较安分守己,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正如费孝通指出:“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基本差别在于,西方不断追求,中国满足现状。”安分知足固然可以形成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但容易导致消极保守,不求上进,缺乏竞争精神。事实证明,当今许多勇于开拓的改革者身上都具有勇敢进取、乐于竞争的良好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是当今中国人意志发展的方向。

4.个性心理方面:由内向性气质向外向性气质、从社会定向的性格向个人定向的性格演变。

中外学者的研究证实,中国人的气质和性格具有较强的内向性、自制和低冲动特点。我国学者孟万金认为,传统中国人“明显不同于西方人的胆汁质、多血质特征,表现出较多的粘液质成分并辅以抑郁质成分。”迈克·彭回顾关于气质性格的跨文化研究时总结道:“中国人与美国人相比,更倾向于自我约束和内向性。”

中国人在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观念熏陶下,其需要的导向主要是精神性的和社会性的,其行为动机也就明显具有外控的特征,与此相一致,传统中国人性格的模式也是社会可取向的。在社会巨变的今天,社会交往频繁,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的气质、性格也必将相应改变。

收稿日期:1998—04—01

标签:;  ;  ;  ;  

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心理冲突与整合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