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大量的电网、变电站、变电设备、变电基站需要协调管理,同时要求对于城市变电系统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做出快速反应,为了较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同时减轻传统人工操作的压力和危险因素,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开始逐步大规模地运用到变电工程运检系统之中,本文就将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变电工程;数字化管理系统;AIO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电能消耗的层次化和多极化越发明显和细致,这客观上对变电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变电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最为重要的基础性供能系统。由于变电工程在数量、规模和精密复杂程度上的不断上升,同时变电网之间联系越发复杂多变,大量的电网、变电站、变电设备、变电基站需要协调管理,而对于城市变电系统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做出快速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变电管理需要。“为了较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同时减轻传统人工操作的压力和危险因素,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开始逐步大规模地运用到变电工程运检系统之中并且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变电工程的数字化建设也逐步受到城市管理与变电工程管理等部门的重视。
关于变电工程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分析。
1电力设备检修管理新概念
变电站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的变电站包含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的主要有电压互感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以及变压器等设备;二次设备主要有保护装置、安全自动化装置、监测装置等设备。变电站自动化技发展飞速,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如微机综合自动化、电子式远动与保护装置、微机式远动与保护装置、电磁式远动与保护装置等阶段。近年来,部分电力企业融入低电平信号与数字信号、IEC61850标准、数字化新型电流与电压互感器、智能断路器技术、高速以太网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随着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逐渐发展,数字化变电站能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从而提升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与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凭借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等特点就可以替代常规的变电站。
对在线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管理,重点不能只放在对发现缺陷的追踪修补上,更不能建立在对被损设备的恢复上。检修管理的重心要放在“预控”上,即事前控制。预控不仅仅是防止事故产生,更要避免重大缺陷和非计划的突发性停电,还有避免大面积或大容量停限电,这才是检修管理的真正意义。
要做到事前控制,首先要得到有关设备的更充分更及时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更准确可靠的分析诊断,更科学、合理、全面的经验数据的积累、存贮也更快捷、更合理的信息传递。其次,从检修的质量管理,备品、材料管理,计划检修安排等方面也包括着人量信息交流和优化选择,因此管理的标准化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精确化、高效化。
在检修管理理念上,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检修对整个企业综合效益的巨大贡献,应该把检修融入企业营销链的重要坏节,量化投入产出关系,严格考核奖惩,重视管理技术和检修人才的开发使用,这样才能挖掘出检修环节的巨大潜力。
由此可见,“事前预控”的实现有赖于更全面、更高效、更精确的信息采集和交流、共享。实践证明,这些用常规的原子方法手段是难以实现的。现代数字化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有利的条件。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建立了MIS系统,变电站也实现了综合自动化,这些都为检修管理的数字化实现提供充足的经验和条件,设备检修的数字化管理,做到事前预控意义深远。
1)数据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据管理主要是对变电工程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和安全保存,对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流进行监控,一般包括了数据库配置、数据库备份、数据库还原、监测数据用户数据、管理数据等。
2)变电工程管理。变电工程管理指的是对城市变电工程的线路、管道、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的维护和检修,包括变电工程布管管理、变电工程事故管理和变电工程调度管理等。
3)电力设施养护。这主要对变电工程中的相关电力设施进行养护,主要包括保证正常运行环境,保证定期检查保,证问题及时处理等。
4)变电工程运行监控。对整个城市变电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并记录上报,这当中涉及到的要素有管理员日志、用户使用信息记录、机房运行数据库等。
5)人员管理。对变电工程数字化管理体系中的相关人员进行管理,通常可以通过管理职能表、部门设置、人员设置灯功能模块实现
6)外部环境。对城市变电工程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监控,包括了防火、防雷、防泄漏、防超压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
7)帮助。帮助模块作为一个辅助性模块,主要是对整个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操作和模式进行说明,对数据流进行监测,主要包括系统帮助信息、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以上七个模块的设置,基本涵盖了城市变电工程数字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设置引导下,功能和部门职责划分可以相应的明细,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随时查漏补缺。
2推行变电分析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
变电分析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变电工程管理的重要数字化工具,变电工程分析系统一般采用“三层次模型”,划分为宏观规划、运行管理和细部跟踪3个管理层次,而运营管理系统则一般采用AIO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巡查系统、台账管理系统、缺陷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等集成的模块化功能,同时集成了Google earth和Google sketchUp功能,具备很强的定位和搜索能力,有助于对运检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的快速精准定位”。
推行变电分析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二者功能模块的互通和嵌入,将大大提升传统管理模式的精准度和运检管理效率。目前可行的结合和嵌入模式可以基于Coral系统框架平台,通过业务集成总线的链接实现。
3 智能断路器在变电专业的运用
通常断路器有两类,即: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高压断路器多用于变电站重要的控制设备,主要作用是切断和各类设备的空载、负载电流,当发生设备故障时切断故障电流。低压断路器则是用在电能分配,保护电源线路、实时保护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启动等方面。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高压断路器。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企业供电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要求断路器具有高程度的智能化及自动化。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下,诸多的智能断路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如执行器、配备电子设备以及传感器等智能断路器逐渐被广泛运用。目前的智能断路器主要由三大功能模块组成,即智能识别、收集数据、系统调节等。系统会利用传感器进行对不同故障电流的检测,从而选择相应的操作模式,使得电路受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说,在非故障性的情况下,选择智能断路器不仅能够减少机械的磨损情况,还能发挥高压开关设备保护、监测、通信等智能化功能,并能有效地处理旧重合闸仅重合一次的不足。此外,智能断路器还能达到定向合闸的目的,使得断路器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成笃.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2]阎金铎.变电工程管理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惠敏,安玲.变电工程管理数字化改革的几点思考.昌吉学院学报,2008,2.
论文作者:王宏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断路器论文; 变电站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