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方雪梅

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方雪梅

(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321035)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引导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高教学水平。本文针对新课改对高中思政课的新要求,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并着重提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为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思政;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越发迫切,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成效,因此,高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思政课堂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做好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新课改对高中思政课的新要求

除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理论要求和思想政治课在引导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重要现实要求外,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给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课改的推行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倡导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高中政治课必须要适应时代背景和教育现状,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中心化的传统禁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中增长思政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养、陶冶自身情操,并最终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

(一)新课改落实不到位,教学观念滞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和教师已经关注到了新课改的要求并积极推行新课改,但是实际落实情况却并不明显。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较低,因此受重视程度还很不足,很多课堂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教学目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更新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仍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在课堂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

(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老套

高中思想政治课除了承担着传授思想政治知识的任务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情感态度的教育。但是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在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降低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枯燥的教学使得学生陷入了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怪圈。老套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要想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转换传统的观念,从以教育者为主体过渡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工作中教学的手段不应该仅仅立足在“教”上,还应该重视学生对于自身思政教育的加强,注重学生的“学”。基于这个认识,思政政治课的教学设计要依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和实际出发,充分了解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在构建学生思想政治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提升学生思道德修养的作用。

(二)应用创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不断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实践启发讨论式、质疑式、探究式、自主互助式等创新性教学模式,不断开创高中思想政治创新性学习新局面。例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政治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在探究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论、技能、情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重视思政教育与多媒体的整合,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的丰富度和生动性,改善思政教材枯燥的语言文字降低学生积极性的现状[1]。

(三)加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贯彻和落实需要教师对新课改的内涵和要求进行深刻把握,一线的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是主要的实践者,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课程的适应能力。教师要主动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和教学经验研讨会,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水平。其次,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对于社会热点和思政新思潮保持积极关注,做出客观的认识和判断,并且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良好的认知和思考的能力[2]。

(四)重视核心素养培育,积极进行教学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质的提出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扬弃和升华,它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如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积极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考,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情境等方法,为学生创造性提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供学生分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还要有意识的进行情感素材分析,鼓励学生充分表达所感所悟,在情感体验中升华思想品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修养,最终实现提高其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正确人生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既是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也是适应学生教学需求、解决突出教学问题的必要之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切实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高中思政课堂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丽芳.新课程改革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8(26):145-145.

[2]罗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2015:20-20.

论文作者:方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  ;  ;  ;  ;  ;  ;  ;  

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方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