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之下,基坑周边不可避免布有众多市政管线,确保管线未侵入基坑范围是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采用陀螺仪法、高压水冲法相结合的管线探摸方式,对管线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坑工程、陀螺仪法、高压水冲法、管线定位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也得到迅猛发展。明挖法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轨道交通线路主要位于城市主干道下,同样位于市政主干道下的还有错综密布的管线。各类管线施工方法多样,施工精度参差不齐,目前所使用的勘测方法误差较大,导致勘察资料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如何确保管线在基坑开挖范围外是基坑工程中常遇到的难题。本文介绍了上海市某轨道交通工程出入口围护结构施工前对周边管线进行综合探摸的主要方法,希望能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2.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轨道交通13号线二期成山路站为13号线和已建8号线换乘站。建址位于上南路与成山路交叉口东侧。车站南侧附属结构主要包括2号出入口及13号线与8号线换乘通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为600mm地下连续墙。
根据管线勘察资料,南侧附属基坑北侧主要管线有110KV非开挖电力顶管、上水Ф500mm、雨水Ф600mm、燃气Ф300mm及2400x1800mm合流污水管。
图1
3.管线探摸方案
3.1 现场情况
根据工程详勘资料,南侧附属基坑北侧110Kv非开挖电力顶管距离基坑较近,因此采用电磁感应法、信标示踪法、陀螺仪法对该管线进行专项勘察。由于该顶管埋深较大,且变化范围大,因此深度上的误差较大。根据现场对比试验结果,非开挖电力顶管的平面及深度探测误差约为±0.30m,同时考虑到非开挖电力管管径(管径约为1.4m)等因素,非开挖电力顶管的平面及深度探查综合误差约为±1.70m。管线位置如图2所示,考虑误差后管线距离基坑外边线仅0.76m。基坑围护施工阶段为确保管线未侵入围护边线,需对管线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图2
3.2 工作方案
为确保本次管线探摸精度,本次110KV非开挖电力顶管探测主要采用陀螺仪法、高压水冲法。
先采用陀螺仪对每个空孔进行探测,探测出电力非开挖管线的大致位置,然后采用水冲法对电力管线进行精确定位。
本次探测的非开挖电力管线共19孔,其中8孔穿线,12孔空孔。拟采用陀螺仪法对12个空孔逐个测量。陀螺仪探测不计工作量。
探查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待测电力管线的工作井和接收井,将井内积水及杂物清除;
2)把陀螺仪装置用牵引绳拖入空置电力孔中(如无牵引绳,则先用导杆放置一根);
3)启动仪器并缓慢牵引陀螺仪,贯穿整个测孔;
选择其他空置孔重复第2、3步骤,对成果进行验证。
在陀螺仪定位的基础上,采用水冲法进行精确定位。根据设计要求,本次需要探测范围长约79m,宽约2m。水冲法布置孔位拟横向间距约3m,纵向0.3m,覆盖整个物探范围,共需布置28排孔,每排6个孔,则孔数共168个。每个孔深10m,孔深共1680m。孔位布置示意图如下:
图3 孔位布置示意图
4.3 方案实施情况
本工程投入陀螺仪探测组1个、水冲钻探组2个、测量组1个、数据处理组1个,技术总协调与管理组1个。野外钻探、探测及测量工作在55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处理、整理工作在外业工作开展后随即开始,并在外业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总工期约60天。
4.4 管线探查成果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对管线位置精确探摸后,最终形成成果报告书,并根据报告书成果绘制110kv非开挖电力顶管平面位置图(如图4)。根据最平面图显示,该管线未侵入南侧附属围护结构。南侧附属地下连续墙后续成槽施工过程中,也未发现管线侵入情况,实际证明该探摸结果与管线实际位置误差较小,基本反映管线实际位置。
图4
5.结束语
本工程南侧附属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110kv非开挖电力顶管未侵入基坑围护结构范围内,采用陀螺仪法结合高压水冲法对管线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的技术方案,为市区基坑施工时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作者:桂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管线论文; 基坑论文; 陀螺仪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论文; 位置论文; 误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