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的对策论文_段光明1,罗文辉2

森林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的对策论文_段光明1,罗文辉2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林业局 湖南长沙 412500

摘要:如今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也不断的向森林生态进行索取,导致国内的大量林区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了,再加上大气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气候状况变化趋势日益发杂,林区的有害生物所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的森林活动范围内遇到的所有有害生物导致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等,以至于能够加快推动我国林业发展。

关键词:森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对策

Abstract:Nowadays,the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deepened,and the human resourc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obtained from the forest ecology. As a result,the air pollution sit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and the trend of climate chan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The forest area of the pests more and more proble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caused by all the pests encountered in the current forest activities in China,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引言:

国内的森林因为有害生物所产生的病害越来越多。我国森林害虫类型总共有8000多种,容易给森林造成伤害的虫害有200多种,其中有十种虫害被森林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其中包括松毛虫、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松突园蚧、松叶蜂、刚竹毒蛾、森林害鼠等。

1.对于有害生物的治理情况的分析

人类现在要面临的问题是:可用资源的枯竭和生活条件的下降,这种现象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如今森林的宿主生物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部分寄生生物日益增加;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地方的生态气氛并不优良,导些虫害问题不断增加。害虫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利益,所以我们要重视森林资源,从病虫上着手处理,是我国与森林的一场艰难而长久的斗争。如今,我国大量技术人员逐渐的对林业进行创新改革,进而使病虫预防工作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提高了我国部分检测治疗技术水平`,林业的探究和管理工作也到达了新的提升空间。但是因为部分技术水平的问题,整体看来,森林的防治工作还未能令人满意。

2.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变革及持续控制研究进展

2.1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的变革

我国进行森林的防治工作的治理在1949开始,在此之后我国森林防治工作逐渐发成,分为了三个步骤——治理害虫、互助治理、总体防治,这也是我国森林防治工作的里程碑。

2.1.1害虫防治策略

很早以前的防治措施称为害虫防治---一也就是化学防治,因为当时社会的技术水平不高,所以治理时只能依赖于有机农药,并且提出了“治早、治小、治了”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等治理口号。除此之外,还为成立了治理松毛虫问题的探究预防组织,在大方面说来,因为对松毛虫的防治工作不断的深入和落实,从而证明了只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害虫的防治工作是不现实的,而且长期使用农药不但会增加害虫的数量,而且还会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2.1.2协调防治策略产生

在之后的防治工作中,生态学的地位就尤为突出了,它不但加快了昆虫生态学的发展,而且还扩大了人们对农药的了解,使森林害虫的防治理论能够更完善,进而产生了协调治理的措施。这一措施使研究人员了解到了许多知识,其一是知道害虫是不会轻易被治理完的,其二是化学药剂不能完全治理害虫,其三是生态环境与天敌在对害虫的治理作用十分强大。但是因为部分原因,所以当时的森林虫害防治工作并未贯彻落实。协调治理虽然要发挥好大量措施的作用,但其核心理念还是要治理害虫,部分措施也只是害虫治理工作的补充。

2.1.3综合防治策略的建立及发展

国际组织于1966年发表了害虫的全面治理,在其六年时间之后我国才提出了害虫全面防治的方针,再经过几年的时间,全面防治才被确定为我国的森林害虫防治工作的主要措施。在森林害虫防治中,研究人员对措施的认识起步较快较早。IPM的防治理念是经过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学与害虫防治学相互联系融合而产生的理论,并且这套理念较为全面,工作效率高。其要点在于把害虫的防治工作与所在的环境地貌相联系进行处理,并且以坚持把控害虫数量为首要任务,但是这个严格的任务繁重经常导致措施失去操作性,其实在现实治理措施中还是需要使用杀虫剂进行杀虫工作。总体上讲来,这个措施的局限性就是还未能离开杀虫剂来治理害虫,这给协调治理和再次完善害虫治理策略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总的看来,随着治虫措施的进展,,人们就不断的加强了在害虫治理过程中的环境意识,但是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生态学中研究害虫治理的措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优缺点,毕竟所有除虫措施都是从杀虫剂中开展的,这也是现代治虫理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重要性

森林虫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昆虫在生长发育的时候,会食用植物的营养部分和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林木的营养物质不能供给自身的生长发育,进而致使林木发育不良,使木材数量和林副产品量不断减少,甚至出现使大片林木死亡的现象。森林病虫的造成危害并不亚于森林火灾,阻碍了林业进一步的发展。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是我国进行减灾工程重要的环节,这不仅保护了我国有限的资源,而且提高了我国的生活条件,加快了国民经济发展步伐。

3.1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发生森林虫害后,在采取治理措施时,虫害正在啃食和已经啃食的林木面积,叫做发生面积。按照造成损害的程度,将其规分为三个等级。受灾面积是指在害虫啃食完的森林面积,即已成为达到轻度损害的林木面积。成灾面积是指害虫啃食的森林受损程度达到了中度危害,可是并没有到重度危害的森林面积。严重成灾面积也是同理。所以,这三种损害面积是危害程度的面积,是受损的结果;而发生面积是害虫正在或已经啃食的面积,是可以预测危害的,两者间有联系和相同。

4.森林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

如今不断提升有害生物治理的工作效率,进而治理的措施也日益增加。其实可以将其分为物理治理、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除此之外,科学的营林技术也能够有效的治理森林生物虫害。以下进行治理措施的分析:

4.1物理治理的优点:保护了资源和虫害的天敌,不会给林木的生长发育造成伤害。物理治理的缺点:不能快速把控住全面爆发的森林虫害。

4.2化学药剂的优点: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面积内,可以快速清理害虫,减少害虫的密度;化学药剂的缺点:使用时间厂会出现药害,增加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减弱生产环境,还损害了病虫的天敌。

4.3生物防治的优点:不会减弱生存条件,并且可以增加天敌的数量,可以持续性的把控虫害。生物防治的缺点:花费的时间长,不能快速完全的压制害虫的密度。

以下为森林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措施:

4.4物理治理措施有高温处理法、捕杀法和阻隔法等。物理治理措施都是用来诱杀或者捕杀趋光性的害虫。因为一些害虫对亮光灯很敏感,因此,使用物理治理措施消灭害虫的成效非常有效。

4.5化学药剂都是利用各种各样化学药剂来把控或者消灭森林的有害生物。可以用来治理大面积爆发的森林虫害现象。可是化学药剂不仅是消灭害虫,而且还有有害生物的天敌。

4.6生物防治消灭的生物不仅有寄生性生物和捕食性生物的天敌,生物防治有各种各样的源农药和各式各样的生物激素等。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诱捕、杀害有害生物,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究,已经成功治理了多种有害生物产生的问题。

4.7除了上述的几种措施后,还有科学的营林技术。这种措施是治理林业有害生物最有效的方法。从技术的方面看来,合理地制造混交林,既可以加强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可以全面使用林地空间,最为关键的是,还可以加强林木的相关性能,避免出现害虫的生长和繁衍的现象。首先,要进行树种抗性的筛选,增强树种的免疫功能。除此之外,调节树木的结构,制造多树种的混交林。最后,严格管理幼龄林的成长发育,中龄以上的树林要与幼龄的分开进行间伐抚育,以此来加强树木的各种特性。

5.营林技术在防治森林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5.1营造混交林:纯林,特别是大面积纯林,造成食物的单一,生物链的简单,易造成适应性害虫爆发成灾。如我县近几年楠竹刚竹毒蛾和今年的马尾松毛虫大面积的发生,其发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纯林发生比混交林严重许多。造林要营造混交林,最好针阔混交林。对现有的林分,如楠竹纯林结合林业项目进行改造,补植5株阔叶树/亩的阔叶树,可选择香樟、楠木等珍贵树种。

5.2结合森林抚育处理被虫害损害的树木:治理害虫最重要环节就是要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因为只有了解清楚源头才能混交林真正解决害虫导致的病害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细心抚育幼林,把林木进行分类,因为中龄林的害虫会直接导致幼林受到严重的侵害,所以一定要经常监察、处理害虫。国外的部分发达国家曾经发表过“森林健康”的理念,这个理念要求把森林当作一个生命来保护分析。在森林抚育中做好卫生伐,除此之外,还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把控不良的因素环境,这些条件中的火灾与虫害都会给森林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

5.3结合森林防火带建立隔离带:森林内的许多害虫都会飞行,特别是只有一种食性的害虫,如果害虫在幼虫使其缺少营养物质就会出现害虫的大量迁移现象,可是由于处于幼虫时期的害虫不能长时间的迁移,所以经常使用隔离带来进一步避免害虫在迁移时造成伤害。不同的树种的抗虫性能也会不同,就向青杨相比与白杨会更容易遭到天牛侵害。所以在天牛数量多的地区就应该种植杨槐和郭槐等树种,因而在森林防火带的规划设计中,把预防森林有害生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起协同考虑。

5.4科学采伐:森林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样都拥有自身的寿命,如果超出其生存时间或是被灾害严重的损坏后,树木的生长发育趋势就是减弱,很容易就会被病虫侵害。部分地区树木生长年龄的平均树龄已经远远超过采伐的标准年限。在封山育林的地区,留下的采伐指标就要考虑到过熟林分。公益林和天然阔叶林在法规范围内优先考虑过熟林分的择伐。森林火灾后或病虫成灾的林分要及时采伐。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后的林业工作中要重视树木的多样性,增加混交林的面积,选择优良的树苗,加强其性能。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工作中,要把无公害药剂治理放在首位,人工物理之际为辅,并且把森林害虫治理工作要点放在检查和管理工作上。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Z].2011.

[2]沈勇强,程爱林.我国林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华东森林经理,2011,25(1):1-4

[3]抚育规程森林.GB/T15781-2015

论文作者:段光明1,罗文辉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森林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的对策论文_段光明1,罗文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