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实验小学 723000
摘 要:“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落实“四基”、掌握“四能”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问。提出问题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被人们看作是创造性活动或优秀才能的特性。“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问 能力
一、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育价值
1.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可以加强对数学技能的掌握。学生提问能力的增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可以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意识也更加明确,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可以增进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改进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基础。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地理解题意,寻找相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关知识的再现,直至解答过程的表述等,处处离不开数学语言。其次,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也离不开较为准确的对数学问题的描述。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1.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把问题意识比作种子,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想问”。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能促进学生乐于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我能问”的信心得到激发和强化。在教学中,还应采取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做法,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在竞赛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开动脑筋主动提问而不做“观众”,能自觉地“学中问”“问中学”。
3.指导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小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问,对提问方式、方法、思维阐述、数学语言的运用等没有掌握,面对新知识点不知道应从哪方面对它进行提问。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让学生“会问”才是具备提问能力的重要标志。
(1)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题的。教师要有较为准确精练的数学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逐步掌握和运用数学语言。教师要有清晰的思路,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教师要有坚持性,有意识地经常性地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慢慢知道问什么、怎么问,将提问熟练化、经常化、自觉化。
(2)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①联系实际提问法,即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如在一个游泳池的四周和地面铺瓷砖的面积、购物策略等。
②反问法,即从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让学生质疑、假设,师生探讨交流、验证、提供思路。
③类比提问法,即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数学知识相互牵连,呈螺旋状,知识之间有联系,可迁移。如比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和比的转化等可以类比。
④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问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一层层地剖析,知识的学习逐步加深,学生的提问逐步有深度: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为什么、假设什么、又该怎样……
⑤趣问法,即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引人入胜。或者趣味化地提出问题。教学活动的设计抓住小孩子的心理,学生参与的兴趣浓,提问的积极性也就高。如相遇问题学生的演示、粉刷面积测量与计算等。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都承认:“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实现自我,保护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捕捉学生每一个 “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
论文作者:朱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意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