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贯穿工程的全过程论文_汪蕾

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贯穿工程的全过程论文_汪蕾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从建筑给排水设计各个阶段阐述给排水设计与其他专业的配合,指出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为给排水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给排水,全过程,设计阶段。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对于我们从事给排水设计的从业人员而言,设计任务越来越紧,挑战也越来越多。为此,针对最近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浅谈一下个人给排水设计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案阶段

在大多数建筑设计院里,一个项目方案阶段时,给排水作为一个附属专业参与度很低,

大部分也就是画个总图规划图而已。但笔者认为方案阶段恰恰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关乎后期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大方向的阶段。方案设计时没做好介入,后期会非常被动。因此方案阶段在整个给排水设计中应当足够重视。方案阶段我们主要把控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总图。方案阶段我们需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总图绘制给排水管线规划总图。这里面要注意几点:第一 ,需要仔细核对建筑总图,搞清楚总图竖向关系。特别要注意内庭、下层广场等不易于排水的区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核对地下室边线与建筑红线的距离。是否满足给排水室外管线及附属设施安装的空间,如不足提早向建筑专业提资调整。第三,核对甲方提供的市政资料。主要包含市政给水接口数量、管径及位置,市政给水压力,市政污水、雨水接入井位置、管径及标高。这些资料一般都由甲方协调当地建设部分获得,必要的时候还可协调甲方到现场实地勘测落实。第四,总图还需考虑地下室顶板覆土情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给排水在考虑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时应扣除顶板防水找坡以及顶板排水层的厚度,这一点往往容易忽略。

2)平面图。也许有人会说方案阶段不用太纠结平面图,后面都可以调整。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给排水专业应该在方案阶段就介入到平面图。像重点的水泵房、水管井等这些都应该提前提资建筑统一布置。不必求十分精确,但要合适合理,满足规范要求。建筑专业在方案阶段往往会忽视机电专业的内容,待后期具体设计的时候再调整又比较被动,如前期就能统筹考虑,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方案阶段对建筑平面图的核对与提资不容忽视。

二、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方案阶段的系统和说明。建筑给排水主要包含: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回用系统、中水系统、消防系统。这些系统除了给排水专业外还需跟其他专业密切配合。在初设阶段需向甲方提供甲方确认表,甲方确认表应包含给排水设计主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室内给水方式、给水二次加压形式、室外供水管道形式、室外供水管管材、室内排水系统的选择、室内排水管材、室外排水方式、室外排水管材、室外检查井、水泵房的设置位置、水箱水池的材质、给水消防管管材、热水供应形式、气体灭火形式等。甲方确认表应尽量详细,充分沟通甲方书面确认,避免后期改动陷入被动局面。甲方确认文件也可作为我们给排水设计依据。除此之外,初步设计阶段还需注意以下内容:

1)对于建筑专业,初步设计阶段需向建筑专业提供给排水设备用房(给水泵房、消防泵房、热水机房等)面积及高度要求,管井的位置及尺寸要求,水池水箱的位置容积要求,集水坑等尺寸、深度,以及车库、泵房等设备房内的排水沟等。仔细核对建筑平面图纸,对于违反规范的及时提醒建筑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于结构专业,初步设计阶段需向结构专业提资:a、消防水池、生活水池(箱)的平面位置、容积及其荷载。b、水专业设备的平面位置、基础尺寸及其荷载(备注:荷载包括自身重量及运行重量)。c、穿越结构基础、梁等套管平面位置、管径、标高。d、穿越楼板时大于Φ300的预留孔。e、穿越水池池壁的防水套管的位置、标高、尺寸。f、穿越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套管的位置、标高、尺寸。g、消火栓在剪力墙上预留洞口尺寸等。

3)对于暖通专业,初步设计阶段需向暖通专业提资:a、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b、水设备房对通风换气的要求。c、冷却塔补水管的位置及管径等。

4)对于电气专业,初设阶段需向电气专业提资:a、各类水泵的位置、数量及备用情况、名称和功率。b、消火栓、报警阀、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的位置。c、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d、水箱、水池、水罐、液位器等的数量和控制要求。e、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控制要求、系统的监测要求、设备的启停控制方式等。

初步设计阶段的提资应做好记录。

三、施工图阶段

施工图阶段是初步设计的深化,需要向各专业协调各种细部条件。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对于建筑专业,相对初步设计有改动的内容及时向建筑提资。主要包含:墙体开洞(暗装消火栓、气体灭火泄压口等)、集水坑大小及布置、溢流口的位置、需要建筑降板的区域及降板厚度、洁具的布置等。

2)对于结构专业,相对初步设计有改动的内容及时向结构专业提资复核。同时优化设计,尽量避免过多的穿梁敷设。

3)对于暖通专业,需要核对暖通专业冷却塔用水量,各机房给水、排水需求,还有就是核对给排水管与暖通风管水管交叉情况,避免影响建筑层高。

4)对于电气专业,相对初步设计有变动的强弱电条件应及时提资。。对于需要不间断电源的设备,要重点说明以免遗漏。

施工图阶段的提资也需做好记录,以备查验。

四、施工配合阶段

施工配合主要包括施工图变更配合以及装修图配合。总所周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

甲方成本意识越来越重视,施工图变更越来越多。施工图配合阶段相对较长,往往占据了我们设计从业者大部分时间。施工配合主要是解决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纠正设计错漏,一般依靠设计变更的形式来解决。设计变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根据甲方意见修改的变更单需要甲方发文或者发邮件确认,以此作为变更依据。

2)项目变更最好在施工图上直接修改,修改部分采用布局的方式出图。这样可以确保施工图随时更新,也方便后期施工图的绘制。

3)项目变更不得违反规范的要求,这也是我们设计的基本红线,不得逾越。

4)项目变更应做好归档。很多设计人员变更混乱,也没做好归档,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

五、竣工后

常常一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了,我们就觉得是没我们什么事了。实际上项目竣工后的项目回访也同样十分重要。项目回访能帮助我们了解项目交付后项目使用中的问题,对以后的设计总结经验非常有好处。现在许多大的设计院都有项目回访制度,但往往只是设计院高层管理者参与回访。笔者认为,我们普通的给排水设计人员也应努力抓住机会,积极参与项目回访,努力提高自身设计水平。

六、总结

总之,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我们给排水要贯穿于全过程中,不能仅局限在施工图设计里。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更优质的项目。不仅是为了甲方,也是为自己。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年版

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 50974-2014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2014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论文作者:汪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3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贯穿工程的全过程论文_汪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