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早期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研究
一、早期教育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切忌拔苗助长。
许多人在他们的孩子远未到学龄时就开始教孩子认字、计算、锻炼运动能力和培养乐感等,使幼儿过早地介入小学生的世界。对这一问题,我想,透过日本小儿科医学会会长内藤寿七郎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不能不有所新的认识:
——“儿童大脑的发育到5、6岁为止以情感为主,此后以知识为主。最初的阶段实际上是打心理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如果心理安定,则会使孩子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一生的基础。”
现有实验表明,这位日本朋友的科学之谈无疑是正确的。为使早期教育的宏愿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早期教育要建立在幼儿的现有心理基础之上,切忌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看待,否则,不切合幼儿心理实际的早期教育,对幼儿来说,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在我教过的一个有8名儿童提前入学的一年级班(其中女6人,男2人,年龄在5—6周岁之间,皆为不足龄生,只因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央求至极,学校便收下了),入学初,这8名学生在班里貌似“快才”,可渐渐地,便成了班里的累赘:三、五个单元过去,我发现这8位“快才”生竟成了教学进度的“辎重”——他们中间多表现为上课时15分钟内,注意尚好,15—20分钟时注意力渐衰,而20分钟过后便由注意衰退变为多动、走神,下半课时对这部分人来说,几乎无所事事了。时间一长,这些不足龄生大多产生了“逆反心理”,向父母提出不愿再上学了。这就给幼儿良好的心理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无疑是早期教育失败的例子。
二、发展幼儿的智力,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切忌一味的注入知识。
有些家长以至幼儿园的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往往硬是把一大堆幼儿并不能接受的唐诗、宋词之类不加解释地全盘“献”给幼儿,这种封建蒙童式的早期教育演习至今,不知束缚了多少幼儿的思维,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笔者认为,早期教育不是单纯地让幼儿记住一些知识,而是诱发儿童积极思维,加强智力方面锻炼的一项系统的综合素质教育工程,它的目的是起到发展儿童智力的作用,因而,早期教育绝不能搞成小学教育的简单提前,而应该在偏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具体做法应是:(一)让幼儿多看、多听、多动手。譬如让孩子们认识大米时,要让孩子先观察粒状的稻谷,然后亲自动手剥去稻谷的谷皮,这就是大米,最后告诉幼儿稻谷是稻穗上的一粒粒。这样边指导边让幼儿描述出由稻子到大米的全过程,以此来认识事物的方法,既具有系统性,又培养了幼儿动脑的习惯。(二)要鼓励儿童多提问题,多思考。成人不仅不该讨厌幼儿提问题,而且应该启发幼儿多提问题,每一件事都要追究个“为什么”,让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三)鼓励儿童的创造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重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时时把住一个“新”字,事事抓住一个“先”字,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敢为人先的气质、胆量,以应未来的挑战。
三、要重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科学的复杂的心理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如情感、意志、行为等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促进及认识过程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和强化的作用。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以上诸因素结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智力的发展。在一个人成才的全过程中,如果说智力因素是核心的话,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成功的动力。实验表明,在一个人(当然是无遗传障碍的人)成才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往往显得尤为重要。据专家断定:超常儿童智能和特殊能力的发展,除了他们可能具有的较好的素质条件外,主要是后天的努力。据调查,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个性特点:好学好问,富于自信,意志坚强,干一件事总能排除多种困扰坚持到底。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在作用的结果。
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好的个性品质可以使人终生受益,所以要把儿童表现出来的某些优良品质作为契机来努力进行培养,以促进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到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因此,我们要把握住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这一良好契机,不失时机地抢在春天里播种。为此,我们要做到:(一)儿童自发地显示出来的浓厚兴趣,要积极地给予配合。(二)要创造条件,发展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地使儿童对新的事物产生“好奇”,激起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三)要经常地、大量地向儿童输入新鲜的信息,如“不换片的电影”、“世界上第一座玻璃桥”、“雕刻在头发上的图案”等希奇新鲜的事。
另外,早期教育还应注意幼儿道德情操的培养,并将之当作首要任务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