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刘锦艳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发生流产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进行有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妊娠率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95.2%)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也较为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上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缓解其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辅助生殖技术;流产患者;护理

辅助生殖技术指的是通过体外受精并人工移植、人工授精等相关医疗技术技术帮助不孕夫妇成功妊娠的技术,这项技术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来说至关重要[1]。有研究指出:在对流产患者应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会有70%以上的女性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这对患者的临床妊娠会产生不利影响[2]。本文选取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发生流产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发生流产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精神异常,能够配合干预人员完成研究活动。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年龄为25-38岁,平均年龄为(31.22.5)岁,4例为小学文化,8例为中学文化,9例为大专以上文化;观察组同为21例,年龄为24-36岁,平均年龄为(30.01.8)岁,4例为小学文化,9例为中学文化,8例为大专以上文化。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常规资料统计,观察患者临床生命指标,并进行合理饮食安排,指导患者定期活动。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具体实践如下:第一,情感沟通。从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入手建立患者情感支撑体系。对患者进行定期情感疏导,通过真诚亲切的语言加强医患关系,鼓励患者讲出心中所想,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进行劝导,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导其树立健康积极心态,激发其依从性。此外,还可以和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沟通,让其家属多给予其情感上的支持;第二,认知调整。通过有计划地制定图片、板报等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宣传活动,帮助患者了解流产后的注意事项,流产后的常见情绪状态等,每周开展至少2次以上,从而引导患者对于自身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开展健康教育,纠正患者错误观念,防止患者出现恶性心理循环状况;第三,行为治疗。根据患者特定情况制定针对性计划,如在运动上,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选择瑜伽、体操等活动,每天2次,每次30min左右。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空闲时间做些有益事情,多听轻松欢快的音乐,多与家人进行沟通等,从而实现自我心理调节[3];

1.3观察指标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的抑郁情况越严重;此外,还需要对两组产妇的妊娠成功率进行对比研究。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不孕症指的是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正常而没有妊娠的一种病症。有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加大,我国不孕症患者正在逐年增多[4]。不孕症的治病原因有许多,如功能性、器质性方面等。如果患者生理功能正常,则不孕症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引起。此外,流产患者因为自身原因可能会有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这会使得再次妊娠的几率也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5]。

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发生流产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进行有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妊娠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95.2%)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也较为显著(P<0.05)。

通过心理护理过程中的情感沟通、认知疗法及行为治疗等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问题,建立起自身信心。但是心理治疗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如集体心理治疗中,病人会因为集体力量受到她人影响,进而产生同理心,从而产生共鸣,通过互相倾诉焦虑、抑郁等情绪,病友间会互相理解、互相关怀,进而产生遵从心理,这也有助于患者缓解焦虑抑郁心理情绪。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辅助生殖技术指的是通过体外受精并人工移植、人工授精等相关医疗技术技术帮助不孕夫妇成功妊娠的技术,这项技术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有研究指出:在对流产患者应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会有70%以上的女性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这对患者的临床妊娠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对临床上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流产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流产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因此这种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细妹.心理干预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03):164-166.

[2]张红梅,薛志红,朱瑞芳,罗锦秀.心理干预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症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03):832-833.

[3]曹莹丽.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患者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08:147.

[4]牟善芳,孙振高,陈莉军,孟茜,孙建波.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心理状态及结局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3(10):9-11.

[5]胡丽娜,王芳,罗小东,吴艺佳.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性心理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4,13(06):8-10.

论文作者:刘锦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流产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刘锦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