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恩格斯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恩格斯论文

试述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德育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从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的无产阶级德育理论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

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的无产阶级德育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和科学世界观的初步形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其德育思想形成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代,深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早期的德育观不免带有唯心主义的倾向。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曾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 隐含着德育在指导青年学生选择未来道路中的重要作用的思想,同时其思想还明显带有抽象的唯心主义色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从革命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批判了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控诉了专制制度对人民自由权利的扼杀和对人民压迫剥削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并对普鲁士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马克思批判了普鲁士教育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的做法,指出基督教没有把国家了解为相互教育的自由的联合体。认为“国家本身教育自己成员的办法是: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独立性变成精神的自由;使个人和整体的生活打成一片,使整体在每个个人的意识中得到反映”〔2 〕,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说明了教育发挥作用的条件首先来自国家的合理和制度的完善。这显然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恩格斯在布莱梅时期,也开始对宗教道德观和封建制度由怀疑到大胆地进行批判,赞赏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和自由原则,主张向整个神学挑战。恩格斯不断地揭露宗教虔诚主义对普鲁士学校的影响,对宣扬基督教神秘主义及其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可以看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德育观还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唯心史观色彩,但其中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批判,为资产阶级德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1844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第一次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伦理道德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德育观的初步形成。马克思详细地考察了异化劳动给工人生活带来的不幸,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金钱道德和利己主义原则,揭露了私有制对人造成的畸形和片面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受教育者相分离,学校教育变成某种目的的手段的现象。因此,马克思把异化劳动思想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指出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运动对异化的扬弃,人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在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中,论述了法国唯物主义德育观与无产阶级德育理论之间的关系,指出:“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3〕。 以上分析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开始转向共产主义。但马克思、恩格斯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因此,还没有实现德育理论的革命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无产阶级实践和汲取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费尔巴哈哲学的信仰的最后清算,体现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上。这两本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创立,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形成。

1845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彻底揭露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所有以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揭示了新历史观的基本特征。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抽象地、非实践地考察人的人本主义观点,阐述了唯物史观对于人性、人的本质和科学见解。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 这为科学地确立教育乃至德育地位指明了方向,为了现实地发挥德育在培养人的社会性本质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还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教育关系上的错误观点,认为教育万能论“这种学主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5〕。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知识和才能不是天生的,教育作用也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的制约,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6 〕这对于重视德育的社会实践因素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正确的指南。《提纲》中提出的基本原理,对于无产阶级道德教育实践及理论都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实践”观点的提出,摆脱了以往德育理论的抽象性和片面性的倾向,使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奠基在科学的基石之上。

关于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以及无产阶级德育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和论证。指出历史唯物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7〕。 这说明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理论本身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批判了以往的唯心主义把教育对象看作是孤立于现实社会关系的抽象,把教育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不再仅仅局限于用异化来说明和论证,而是指出人的发展及其教育都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密不可分。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和片面教育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否认德育的作用,只是认为要获得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必须推翻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在新的生产关系基础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使人的全面发展不再是一种理想。马克思主义对教育本质乃至德育作用的深刻论述,克服了以往唯心史观德育理论的片面性和抽象性,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变革,并为德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继续以唯物史观论证无产阶级德育观的又一个重要文献。指出“资产者唯恐其灭亡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8〕。 资产阶级的教育本身也是其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而“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9〕,为此,无产阶级必须要上升为统治阶级, 争取民主,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此基础上,争取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只有这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无产阶级的德育纲领,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诞生和创立的完成。

三、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发展

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马克思开始致力于《资本论》的写作。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以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德育理论。

在《资本论》这部宏著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客观规律。并由此揭露了资产阶级在道德上的利已主义的本性和资本家在原始积累过程中的种种不道德行径,并认为这并不取决于别人的善意,而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在起作用。所以马克思说道:“‘一切劳动者都应当提供一个余额’,这种道德训条自然是剩余价值的绝妙的定义”〔11〕,资产阶级德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被马克思揭露得无遗。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发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认为作为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生产的规律,由不同社会职能相互交替的工人代替局部工人是社会大工业生产发展的普遍要求。马克思客观地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教育条件,同时又指出私有制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只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才能为人的全面地自由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要达到“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13〕,不仅包括智育、体育,还包括德育等在内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的上述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深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进一步分析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对一切阶级都可能平等的教育,受教育的状况和受教育的水平是与各阶级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因此,资本主义会的所谓免费教育,“事实上这不过是从总税收中替上层阶级支付了教育费用而已”〔14〕。并进一步指出,普鲁士专制社会并不需要通过国家来实施国民教育,“相反地,应该使政府和教会一样地对学校不起任何影响”,“倒是国家需要从人民方面受到严格的教育”,“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15〕马克思将教育与经济状况相联系,肯定人民群众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专制教育和宗教教义,反映了无产阶级德育观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作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和发展。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抽象的先验的唯心主义方法,认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研究道德问题的唯一科学方法。并剖析了杜林的超阶级、超历史的永恒道德论,科学地论证了道德产生的经济根源和阶级基础。指出“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16〕。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的道德观,进一步阐明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指出费尔巴哈建立的适用于一切时代的道德是在任何时候都不适用的。因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德育必须具有具体性和针对性。总之,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德育观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科学基础的确立,不仅变革了德育理论的阶级属性,而且为科学的德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不同于以往德育理论的特征之所在。

注释:

〔1〕《马恩全集》第40卷,第7页。

〔2〕《马恩全集》第1卷,第118页。

〔3〕《马恩全集》第2卷,第167页。

〔4〕〔5〕〔6〕〔8〕〔9〕〔10〕《马恩全集》第1卷,第18、17、17、268、269、273页。

〔7〕《马恩全集》第3卷,第42~43页。

〔11〕〔12〕〔13〕《马恩全集》第23卷,第585、530、202页。

〔14〕〔15〕〔16〕《马恩选集》第3卷,第23、23~24、134页。

标签:;  ;  ;  ;  ;  ;  ;  ;  ;  

论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