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300
【摘 要】目的:了解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盆底重建术患者34例进行护理分析,将盆底重建术患者分为围术期全面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各17例,围术期全面护理组采用围术期全面护理模式,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对比两组盆底重建术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生活质量评分和盆底重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统计两组盆底重建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围术期全面护理组盆底重建术患者护理指标数据显著优于传统护理组,盆底重建术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盆底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中给予围术期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盆底重建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升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盆底重建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全面护理价值积极,值得应用。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实施效果
子宫脱垂、尿失禁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类型,需早期进行手术治理。盆底重建术是当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的主要方式,可有效改善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病情和改善预后。在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1]。本文分析了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及效果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4月诊治的盆底重建术患者34例进行治疗护理分析。盆底重建术患者均确诊为子宫脱垂、尿失禁等,排除盆底重建术患者有其他与本次研究无关的疾病;盆底重建术患者意识清晰,均同意参与本次护理研究。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盆底重建术患者分为围术期全面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各34例,围术期全面护理组中子宫脱垂10例,尿失禁7例,年龄为(56.24±0.52)岁,病程是(4.24±0.51)年。传统护理组中子宫脱垂9例,尿失禁8例,年龄为(56.21±0.51)岁,病程是(4.24±0.51)年。两组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病程、疾病类型、年龄等数据可比。
1.2护理方法
传统护理组盆底重建术患者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密切关注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盆底重建术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按照医嘱和临床传统护理要求为盆底重建术患者舒适护理服务。
围术期全面护理组盆底重建术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全面护理模式,实施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需全面评估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疾病状态,护士协助盆底重建术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与盆底重建术患者进行术前沟通与交流,重视盆底重建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盆底重建术患者健康教育。通过积极沟通来疏导盆底重建术患者的不良情绪,耐心回答盆底重建术患者提出的问题,使盆底重建术患者保持心态放松。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休养环境,可适当播放轻音乐,舒缓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紧张情绪。(2)术中护理。密切关注盆底重建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盆底重建术患者摆放正确、舒适体位,保持生命体征稳定。(3)术后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出现[4]。术后6h即可在床上活动四肢,协助盆底重建术患者缓慢翻身,并逐渐进行肛提肌收缩和盆底肌收缩训练,每次用力收缩5秒,之后放松,继续收缩,如此反复10分钟。术后导管护理中,留置阴道腹腔负压引流管,注意适当固定,保持通畅,无菌,观察引流液性状,记录引流量,留置导尿管5-7天后拔管。会阴部应每天擦洗两次,确保会阴部护理质量,防止逆行感染,影响阴道伤口的愈合。手术后4至6小时后,将液体引入体内,并在排气后将肛门恢复至半流体。3天后,进食易消化食物。重视早期和充足的营养摄入量,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4)出院指导。出院前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术后3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避免久坐,养成良好习惯[2-3]。
1.3护理效果评价
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评价焦虑、抑郁心理,评分范围为20~80分,分值越低表示盆底重建术患者心理越好;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分值高表示盆底重建术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让盆底重建术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评价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研究选择软件包SPSS21.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两组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差异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X2检验差异,计量资料表示为(?x±s),t检验差异,若检验结果P<0.05可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围术期全面护理组盆底重建术患者护理指标数据均优于传统护理组,各项数据对比P<0.05;围术期全面护理组对护理满意率高,具体数据详见表1和表2。
注:与传统护理组相比*,X2=6.023,P<0.05
3 讨论
盆底重建术是当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的有效方式。围术期全面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的新型方式,其融合多个专业知识,如心理学、康复医学等,能够完善临床护理工作,以盆底重建术患者为护理中心,改善预后[4-5],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从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围术期全面护理模式在盆底重建术中发挥了积极的护理价值,能够改善预后。术前护理能够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帮助盆底重建术患者了解治疗,消除心理压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全面改善预后,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在盆底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中给予围术期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盆底重建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升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盆底重建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全面护理价值积极,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洪琳.盆底重建术对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疾患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与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5):153+155.
[2]李媛.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3):154-155.
[3]赖瑛英.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2):122-123.
论文作者:何讴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满意论文; 传统论文; 子宫论文; 数据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