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实效论文_黄美林

浅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实效论文_黄美林

黄美林 广西百色市逸夫小学 533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切实保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不仅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自主性与人格魅力。

关键词:优化策略;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2-009-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切实保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都知道: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其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教学策略优化和教学效率高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教学效果好,二是时间消耗少。下面试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成份如何优化策略,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谈一些看法。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标和要求要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和发展水平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的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的一个重要的认知规律是从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规律,而且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认知水平。例如,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通过操作、直观来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不宜教给学生抽象概括的术语和解题公式。否则,学生不理解,不仅增加学习的困难,浪费时间,还容易形成死记硬套的不良习惯。又例如,中、高年级教学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宜过繁。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发展,不仅没有必要做笔算步数过多的混合运算式题,而且实践表明,每增多一步运算,学生的计算错误增加很多,要达到比较熟练,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是比较适当的。

二、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诱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求教学内容丰富,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引起学生好奇心并优先注意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应当挖掘教材新意,注意课内知识及课外教育资源的广泛收集总汇。自己感兴趣,是引起别人感兴趣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兴趣盎然地备课,巧妙地创造性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新鲜感,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亲近数学,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如:教学生如何求平均数的课程时,我以学生周围的事件为实例: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并且统计出班上的语文总分是4338分,数学总分是4672分。现在如何获知我们班的成绩状况?比如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提问学生如何帮老师想办法算出来。问题刚提出,学生顿时讨论开了。我顺势引导学生想办法计算,为老师出谋划策。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具体情境学习数学,不经意间激发了认知冲突,将系统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适应了这种情境学习后,学生就会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拉近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从而诱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切忌盲目灌输,可以因势利导,以体验、研究、对比、讨论等方式对知识形象化、感性化,甚至通过合理想象编制成故事性内容的题目练习。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多媒体上课,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素质,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老师在上课时需要画图或者抄写题目图或抄写题目给学生做演算,这些过程一般需要比较多的时间,而此时学生往往无事可干,课堂的效率就降低了。而有了多媒体,教师把事先做好的课件调出来,上课时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了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并且电脑作图更加准确,抄写的题目也不存在字迹不清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黑板无法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能很好地和学生之间交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图文并茂的语言使孩子们能更好地喜欢上课本上的知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汛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应注重情感的交流。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益。

五、注重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重视学习结果的分析:这无论对教师或者对学生,都很重要。分析成绩好的原因,可以巩固已有的好经验;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便找出改进的适当途径。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以后教学的参考。二是评定学生在一定阶段完了,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便于学生、家长或其他人员了解学习的进步情况。不仅教师进行分析,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分析,从而增进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教师宜以鼓励为主,指出学生的进步情况,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避免使学生感到挫折、焦虑。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不仅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自主性与人格魅力。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阔思维,使传统与现代化媒体相互渗透、补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不同的教师对于同一内容的教学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其原因往往在于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善于思考,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云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5):85-86.

论文作者:黄美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浅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实效论文_黄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