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生态基因论文

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生态基因论文

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生态基因

王 伟

提 要: 环境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指责主要来自其后期著作,特别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济学著作。他们认为,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体现出的生态敏感性不同,在其后期著作中,马克思因戴上了“生态眼罩”,往往被置于环境保护的对立面。事实上,恰恰是在其后期著作中,马克思理论的生态基因充分体现出来: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不可持续性的批判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特别是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物质代谢中那个“无法弥补的裂缝”的论断更为环境社会学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起点;他提出的节约资源的主张和举措成为可直接应用于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方法;他关于未来社会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观点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方向。这些因素表明马克思理论内含生态基因,一旦环境保护提上日程,它便能够成长起来并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后期著作 生态基因 物质代谢断裂 可持续性

当环境主义者指责马克思后期著作一反早期作品中的生态敏感性,而戴上了“生态眼罩”① 根据福斯特的总结,马克思“被指责为在下列关系中戴上了眼罩:(1)对自然的剥削;(2)自然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3)截然不同的自然限制的存在;(4)自然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5)技术在生态退化中的作用;以及(6)仅仅在经济上的极大丰富无力解决诸多环境问题”。 时,福斯特却坚持认为马克思社会理论中“非常关键的诸多因素都为一门论据充分的环境社会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②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刘仁胜、李晶、董慧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6页。 。有鉴于此,他将自己的研究重点由早期的哲学转向“晚期的政治经济学”。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福斯特的这一做法彰显出其对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生态意蕴的肯定。在这一点上,福斯特是独到而敏锐的,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中非但不存在生态真空,反而包含着能够直接或间接与生态保护关联起来的生态因子。

一、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当自然现象屡次被资产阶级当作生态危机的挡箭牌和遮羞布时,马克思深入自然现象背后,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工业和按农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共同发生作用。如果说它们原来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多地滥用和破坏劳动力,即人类的自然力,而后者则更直接地滥用和破坏土地的自然力,那么,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二者会携手并进,因为产业制度在农村也使劳动者精力衰竭,而工业和商业则为农业提供使土地贫瘠的各种手段”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918-919、115页。 。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分析,一度被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为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代表人物本·阿格尔指出:“我们重新研究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和危机的经验方面的主张,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见解是正确的这一认识为前提的。”② [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8页。 这些正确的理论见解,典型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物质代谢的断裂

物质代谢为德语Stoffwechsel的翻译,由化学家希格瓦特于1815年提出,主要用于生理学、化学和农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指动植物为维持生命而进行的物质交换和生命循环。根据日本农学家椎名重名的观点,马克思追随李比希的脚步③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赞扬了李比希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卓见,并将其对现代农业的消极方面的评论称为李比希的“不朽功绩之一”。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超越自然科学的范围,多次使用这一概念来说明人类劳动、生产和商品交换等社会问题”④ 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据有关学者总结,日本学者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物质代谢的用法归为三类: “(1)商品交换(使用价值的转换)意义上的物质转换(Stoffwechsel),马克思也称其为‘社会的质料转换’;(2)化学变化意义上的物质代谢,也称作‘自然的物质代谢’;(3)‘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代谢’。”⑤ 转引自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其中,与本文关联度最高的用法是最后一方面,集中体现于那个著名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断裂的观点。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地租的起源”的探讨中提出这个观点的。他指出:“大土地所有制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一个不断下降的最低限量,而同他们相对立,又造成一个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人口。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918-919、115页。 在《资本论》第三卷关于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规定中,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断裂导致的三重后果。

在本篇文章中,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4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主要对象,就肺癌患者化疗治疗予以心理护理的干预的价值做详细的阐析。

一是经济上的浪费。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然排泄物和破衣碎布等等,属于消费排泄物的范畴。但是,“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918-919、115页。 。马克思的这句话在指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经济上的巨大浪费的同时,也映射出人与自然物质代谢断裂所导致的第二重后果,即环境上的破坏。

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必然破坏自然,乃在于自然在价值形成中的贡献被遮蔽了,“假如自然与价值形成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资本不会对自然感兴趣;假如自然直接形成了价值,那么资本就必须像付劳动以工资那样,对自然也要付出相应的资本。正是由于自然是‘无名英雄’,才出现了资本利用自然却又不愿意为自然破坏负责的现实”⑥ 韩立新:《劳动价值论中的自然问题——对汉斯·依姆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的批判》,《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 。于是,自然的破坏成为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环境问题才有出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部分,马克思提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十条措施。其中,自然作为制度变革同盟的地位通过第7条和第9条鲜明地体现出来,即“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和“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渐消灭”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部分,马克思尚在赞颂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积极意义,到了第二部分,他便已经开始思考城乡对立的解决了。马克思当时针对的并非由城乡对立导致的生态问题,其消灭城乡对立的主张却在无形中预示了环境问题的出路,而且“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的主张更是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技术措施的精准化。如:形成下套管扶正器的作业规范、下尾管作业的技术规范、片麻岩地层钻进技术规范等内容,技术措施规范不断完善。

三是对人自身自然的压榨。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考察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断裂对人自身自然的影响。第一,人自身的自然被无限压榨。马克思指出,人的身上有一定的自然界限,即人的身体的虚弱和人的意志。资本却过分强调这种自然界限的弹性特征,并“力图把有反抗性但又有弹性的人的自然界限的反抗压到最低限度”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正如罗伯特·欧文所说,“自从普遍采用昂贵的机器以来,人被强行消耗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平均力量”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随着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从而造就了“现代工业史上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即机器排挤工人、童工排挤成年工人、女工排挤男工的反自然现象。“只要可行,分工的计划总是把基点放在使用妇女劳动、各种年龄的儿童劳动和非熟练工人劳动上,总之,放在使用英国人所谓的‘廉价劳动’上。”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最终,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严重摧残。第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在“机器与大工业”部分,马克思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也归咎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他尖锐地指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第三,人与人之间的自然情感异化。在追究导致工人子女高死亡率的原因时,马克思引用了一个官方医生调查报告(1861),其中主要提到了由于母亲外出就业而导致的“对子女的照顾不周和虐待,例如饮食不适、缺乏营养、喂鸦片剂等等”,还提到了“违反天性地虐待自己的子女,从而发生故意饿死和毒死的事件”。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天然联系丧失了,他们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揭掉了,对于这种反自然的现象,资本却视而不见,而只关心自己的利润。而资本之所以能够取得利润,“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以破坏自然,包括外部自然和人自身的自然这一财富的源泉为前提的。对此,马克思形象地描写道:“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润),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资本主义生产的反生态本质和反人性本性充分暴露出来。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代谢断裂现象的揭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生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因此被视为短视的、不可持续的。福斯特强烈推崇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认为马克思因此“走出了一条重要的通向历史的—环境的—唯物主义之路——重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协同进化”⑩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刘仁胜、李晶、董慧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9页。 。

3)师资力量。在农村教育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多数教师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较低的问题,不能吸引人才在农村任教。农村学校执教教师职称、学历普遍偏低,并且年龄较大,缺乏自我进修的热情,从而导致教学水平不高。并且,农村教师的进修机会较少,缺乏系统有力的指导,只能沿用比较老旧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4]。

(二)资本主义的短视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原料的日益昂贵,加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资源的巨大浪费,资本主义生产面临巨大经济压力。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批评的同时,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一些节约资源的具体主张。

二是环境上的破坏。除了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人与自然物质代谢的断裂还导致了土地的贫瘠和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城乡分离。最初,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马克思因此把创立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并使农村屈从于城市的统治,视为资产阶级的伟大功绩。但由于这种分离和对立撕断了农业和工厂手工业结合的原始的家庭纽带,而代之以农业和大工业的联合,从而使“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464、464、469、531、508、458、580、311-312页。 。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的消费排泄物不能回到土地,而只能污染泰晤士河,资本主义生产的反生态原始本性充分暴露出来。

二、节约资源的具体主张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精神归结为“获得直接的眼前的货币利益”⑪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7页。 ,并进一步指出资本在自己的实际运动中不理会人类在未来将退化并将不免终于灭绝的前途,他还把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话——“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视为“每个资本家和每个资本家国家的口号”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579-580页。 ,从而充分揭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只重视眼前利益的不可持续性特点。当然,马克思在这里对资本主义追求眼前利益的指责并非直接指向环境问题,而是批评资本因过度使用劳动力而导致的劳动力后继不足,这种批评中却内含着对资本破坏环境原因的思考。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然被视为“不费资本分文”的,自然资源被视为“自然无偿赠予的”。而这种无偿的自然生产力却“像一切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3、723页。 。因此,当它参与利润的创造时,资本家的商品成本价格变低,他的个别生产价格也变低,因此资本家“只需为较少的对象化劳动支付代价,也只需为所使用的较少的活的劳动力支付较少的工资”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3、723页。 ,便能获得较高利润。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自然资源便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便有可能接踵而至。另一方面,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当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各资本家之间毫无规划地竞相占有自然,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且范围波及全世界。在批评资本主义生产对土地本身的掠夺时,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579-580页。 这一观点重申了前面的那个的结论,即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是以对自然的剥夺和自然条件的衰退为代价的,“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福斯特将生态恶化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必然联系视为资本主义的本质,他说:“生态退化,如同帝国主义一样,就像追求利润本身一样属于资本主义的基础本质。”⑤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刘仁胜、李晶、董慧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0页。

度量长度的本质是度量两点间距离④,如前所述,这样的度量依赖的是人对距离远近感知的本能,这样的度量是需要参照物的.

第三,节约成本。马克思以“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为题专辟一章,讨论了固定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涉及力学和化学上各种发明带来的节约、从共同的生产消费中产生的节约、因总结经验而形成的节约等方面。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115、116、118、118-119页。 就固定资本本身来说,要尽量使其参与到劳动过程中,从而使其从可能的使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否则,不仅造成生产资料的闲置和浪费,还会因“自然的物质变换的破坏力的影响”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465、465页。 ,而丧失掉可能的使用价值。“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指的就是自然的物质变换的破坏力对生产资料的消耗。在“机器与大工业”部分,马克思又提到了机器“由于自然力的作用”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465、465页。 而导致的损耗,这种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同机器的使用成反比,机器不使用,“就像剑入鞘不用而生锈一样”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465、465页。 。

第二,减少废料。除废物利用外,马克思还想方设法减少废料的产生,以期从源头杜绝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发生。一方面,提高机器和工具的质量,以节约机油、肥皂等辅助材料,并尽可能减少废料的产生。另一方面,提高原料的质量,而这又与生产原料的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原料在进入制造厂以前所经历的过程的发达程度”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115、116、118、118-119页。 密切相关。磨谷技术的改善使同量谷物多提供一半的面包,从而大大节约了谷物的消费量;利用显著进步的力学原理改造的石磨增加了同量谷物的面粉产量。原料的充分利用和技术的进步,大幅减少了废料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尽管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环境问题因尚未凸显而未被纳入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上述关于节约资源的举措也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缓解经济压力,但其中包含的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卓见,既能够直接运用于当代的环境保护实践中,也能够对当今的环境保护理论和政策提供直接的理论借鉴。

第一,废物利用。马克思看到,废料几乎存在于每一产业中,而对这些废料的处理情况不仅与生产成本息息相关,还决定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例如,由于落后的机器和粗糙的梳理方法,加工亚麻时产生的大量废料极大地降低了英格兰和爱尔兰许多地方的租地农场主种植亚麻的热情。又如,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再生呢绒业成为约克郡毛纺织工业区的一个重要部门,收集废毛和破烂毛织物进行再加工便从“不光彩的事情”转变为“符合工人需要的生产部门”。再如,英国的丝织业也由于使用了经过改良的机器,而把原本几乎没有价值的材料,制成了有多种用途的丝织品,既节省了原料,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得到了巨大利益”① 当然,这种“巨大利益”是以质量的下降为代价的,“他的毛料衣服只穿到以前的1/3的时间就会磨破,穿到以前1/6的时间就会磨薄”。 。基于此,马克思提出了“废物利用”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115、116、118、118-119页。 的主张,并提到了废物利用三个条件:“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115、116、118、118-119页。 化学工业因此被马克思视为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各种各样工业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燃料,茜红燃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转化为药品”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115、116、118、118-119页。 。

三、未来社会的生态内涵

未来社会开始于异化劳动结束的地方,代表着私有制的终结。但是,由于“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97、97页。 ,劳动在未来社会仍然存在。也就是说,未来社会终结的是异化劳动,而非劳动本身。于是,有人指责马克思在其阶级理论中所表达的对于变革剥削性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关切“并没有延伸到对自然的剥削”② 转引自[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刘仁胜、李晶、董慧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8页。 。也就是说,在该学者看来,“对自然的剥削”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唯一形式。事实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丰富多彩,“对自然的剥削”其中一种极端的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不是劳动的结果,表明人与自然之间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指望获得直接的眼前的货币利益的全部精神,都和维持人类世世代代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条件的农业有矛盾。森林是说明这一点的最好例子。只有在森林不归私人所有,而归国家管理的情况下,森林的经营才会有时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全体的利益。”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7页。 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探讨了对自然剥削的根源及其出路。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只顾眼前利益,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枯竭成为必然。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只有将自然资源视为人类“永远的共同财产”,并按照符合全体利益的形式共同管理之。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依靠私有制的废除才能达到。这表明,马克思不仅没有剥削自然的观念,反而积极为自然被剥削的现象寻求解决之道。基于此,福斯特认为100多年前的马克思已经抓住了“今天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本质”。因此,上述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变革“没有延伸到对自然的剥削”的指责是不公允的。毋宁说,消除对自然的剥削正是马克思变革剥削性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必然结果。

未来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剥削性的关系,而是“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97、97页。 。根据马克思,这种关系的实现有两个条件。第一,社会生产的发展积累的丰厚的物质基础。在讨论商品拜物教时,马克思第一次提到“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这一设定,并将其视为宗教和商品拜物教消失的条件。马克思认为,由于“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狭隘性,结果导致了宗教和商品拜物教的产生。随着“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成为实际生活的常态,宗教和商品拜物教也就消失了。而要使“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成为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只有使物质生产过程“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才有可能。而自由联合的人,正是人在未来社会的发展状态,这又反过来再次印证“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是未来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日常状态。与此同时,马克思看到,这种状态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产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史的自然产物”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97、97页。 。这里,马克思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前提——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第二,主体的联合和社会化。这一点是马克思在谈论自由之实现时提到的。他指出:“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928-929页。 ,但这并不表明自由不存在于自由王国实现之前的必然王国中,只是这时的自由是有条件的,即“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928-929页。 。也就是说,必然王国内的自由之实现需要诸多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之间合理调节和共同控制的结果。这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主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劳动者”。通过这两个条件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不再是盲目混乱的,而是明白合理的,是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的。换言之,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之所以被合理地调节为明白合理的,是因为“不仅按照他们自身的需要来进行这种调节,而且也按照后代和整体生命的需要来进行调节”③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刘仁胜、李晶、董慧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1、175页。 。于是,有学者认为,尽管马克思“并不是在意识到现代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谈这些的,但是这一论述却和现代的非自然中心主义的环保思想不谋而合”④ 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和环境保护思想》,《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

未来社会首先是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出现的,其财产共有的所有制性质、社会化的人合理调节和共同控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方式、劳动的合目的性等因素,使生态因子成为未来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个意义上,本顿认为,“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现在必须被定义为不仅要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和解,而且要推动它们和自然生产条件即‘自然力’的和解”⑤ [英]泰德·本顿主编:《生态马克思主义》,曹荣湘、李继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9页。 。两种和解之实现的未来社会内含着生态因素。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马克思当时研究重点的限制,马克思后期著作中这些生态因素尚不足以促使马克思把生态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视域,并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方面。但这些因素又内在于马克思理论中,当环境问题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时,它便会迸发出来并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成果为环境社会学构建了一种可能的起点”⑥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刘仁胜、李晶、董慧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1、175页。 。这也是本文使用“基因”一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五)药物效果评价 利用新型复合驱虫药的驱虫模式是在对我国大中型猪场寄生虫危害进行大量调查基础上,筛选目前最有效、安全和广谱的药物通过目标规划优选而成。据应用效果统计,对寄生虫驱虫效果达94.9%~100%,饲料转化率提高5%~6%,每头肥猪节约饲料18~20 kg,肥猪提前10~20 d出栏。整个猪场苍蝇数量减少80%以上,使环境卫生大为改善。证明该驱虫模式适用于全国各地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控制,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伟,女,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石家庄 050051)。

责任编辑:黄建安

标签:;  ;  ;  ;  ;  ;  

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生态基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