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高职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在英语中由两个单词组成: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其中sustainable即可持续;development隐含发展、开发的意思。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这种状况充分说明了可持续发展词意的广泛性和多维性。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适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研究。课程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应存在“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诞生,为环境与发展这两个从传统意义上讲不太相关的内容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营地。所以,可持续发展一词天然地包含有环境与发展和谐共生的内涵。本文试图将课程放入“环境与发展”这个“共同的营地”,以探讨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
一 课程和“环境与发展”
(一)课程是动态的
在教育领域中,课程是含义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早在1973年,美国学者鲁尔统计发现,有关课程的定义已经多达119种。据我国课程专家施良方研究,认为“若把各种课程定义加以归类,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目前,我国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是:课程即教学科目。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含义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譬如: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教材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等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教育背景中,人们为课程所下的定义总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环境中,课程的定义也会大相径庭。总之,课程是动态的。只要人类存在,只要教育活动存在,人们对课程的认知就不会中断,人们对课程的开发也不会停止,课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二)影响校本课程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种课程。它如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注定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校本课程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的内在动力,所有外部的力量,无论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还是科学技术,都只能通过课程自身的内在动力才能发挥作用。
校本课程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决定课程的根本力量。我国学者丛立新认为,反映课程中的矛盾是如下一些课程内部的基本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对这些基本关系的不同理解,构成了校本课程的内部矛盾运动。正是人们对这些基本关系的不同的认识和处置,形成校本课程的不同定义和不同的流派。它是推动校本课程发展的根本动力。
影响课程的外部因素是课程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从广义上说,环境包括个体或组织外部的每一个因素。对个体而言,环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组织而言,环境可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其内部环境包括学校类型、学校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学生特点等;其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影响校本课程的环境因素很多。校内因素有: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物质资源等;校外因素有:政府部门、立法机构、教育评论家、专业工作者、家长、公众等等。大量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则会形成更加复杂的环境。尽管环境因素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可以说,影响校本课程发展的环境因素最根本的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国际因素。
环境如何影响校本课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本课程开发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二是校本课程开发者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对大量的环境因素进行审视和分析,并且准备为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采取积极的行动。正如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所言:“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不同的,从一所学校获得的环境分析结果不能照搬到另一所学校。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环境,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
二 探索课程 应对复杂性
(一)何谓课程开发及校本课程开发
1935年,美国学者卡斯韦尔与坎贝尔合著出版了《Curriculum development》即《课程开发》。课程开发,通常的理解是指:“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地评价、改革学校教育活动的计划——课程——的持续性活动”。这一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课程开发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课程开发就是不断地评价、改革学校教育活动计划;课程开发是一种持续性活动。课程开发,有时可指“课程研制”,有时也与“课程设计”通用,但其含义要比课程设计宽泛。它由“课程编制”、“课程建设”等词发展而来。这一术语在教育界流行始于1974年,特别是这一术语中的"development",隐含着发展、开发、创建、编制和形成等多重词意,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它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使用。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课程专业术语,其英文缩写词为"SBCD"。最初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位学者在1973年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来的。菲吕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这一定义至少包括三层意思:校本课程开发者是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校本课程开发是关于课程的计划和指导的各种活动。
(二)课程开发的向度观演变
所谓课程开发的向度,是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来源,以及相应的课程编制的基本标准。早在18世纪卢梭就提倡课程要以儿童为中心,他认为:课程开发的向度是儿童、自然、社会和知识。“自然”这一向度在卢梭的经验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到了20世纪初,杜威在《儿童与课程》和《学校与社会》两本著作中集中阐明了他的课程开发的向度观,即课程开发的向度是儿童、学科知识和社会。在杜威看来,“自然”不过是供理性裁剪的对象。“自然”这一向度在杜威的课程观中已经不占位置了。深受杜威思想影响的,并被誉为“现代课程之父”的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中把“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并列地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从而使学习者、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成为公认的课程开发的基本向度。在泰勒的课程观中,“自然”这一向度彻底消失了。自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众多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课程理论流派,主张课程开发需要建立在“理解课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自然和社会的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在课程中重新确立了人的价值及“自然”这一向度的独立价值。目前,新的课程开发方兴未艾,它势必将加速“近代课程”迈向“现代课程”的步伐。课程开发的向度观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纵观课程发展史,不难发现,体现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展开的长期的课程理论研究,都是旨在培养富有个性、合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无论课程开发的向度是三个,还是四个,都是在致力于追求人与环境的平衡,即和谐共生。
(三)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是复杂的。假如再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角度进一步考察校本课程开发,则问题就会更加复杂。
为了更加直观地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可对校本课程可持续开发过程以图表示(见图一)。从图示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同人和环境似乎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上,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譬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他们本是课程开发的三个步骤或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课程设计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而人和环境恰恰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来源等。因此该图反映了校本课程开发与人和环境不可或缺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校本课程可持续开发过程示意图(图一)
另外该图还体现了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同人和环境这四个方面的关联及构成情况,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和时间顺序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便可获得校本课程发展变化的轨迹曲线。如果把上述四维图改制成五维图,则可看到校本课程发展的螺旋轨迹。
校本课程发展的螺旋轨迹示意图(图二)
如果进一步观察上图,还可看到:该图不仅表明了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而且也指明了校本课程可持续开发的战略方向及其活动的范围。
在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所面临的上述情况,往往还要受到有多种理解、多种期望和多种需求的多重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所以这些情况经常是模梭两可充满矛盾的。这就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同时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现择其主要问题阐述如下:
1.应对多重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对组织投资或者对组织经营管理有各种期望和要求的团体或个人。他们包括投资者、员工和管理人员、顾客、当地社区、供应者和其他业务伙伴;也包括政府机构和管理人员、公众、媒体和学术评论家、竞争对手;还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等。对高职院校而言,其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学校领导、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等;其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部门、投资者、银行、学生家长、社会公众、社区、企业、教育评论家、专家学者、自然环境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倾向于将自己的利益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优先考虑的对象。学校受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支配”越来越大。譬如:学生的利益、企业的利益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认真应对多重利益相关者,必须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平衡问题,这是成功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促使校本课程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保证。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问题,要承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他们的潜在贡献。如何应对多重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如学生、家长、教师、社区、政府等都是利益相关者;又如,满足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社区的利益;要求获得全面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需求是学生的利益。
(2)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如聘请社区、政界和企业界人士参加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DACUM委员会以及召开学生座谈会等。
(3)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如学生的责任、教师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等。
(4)认知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依赖和共同合作。如产学研结合。
(5)融合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等。
这些方面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上:要求以开发符合学生、学校、国家等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为目标;要求所有与课程有利益关系的人士均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责;要求课程可因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要求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等。总之,只有认真应对多重利益相关者才能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才能使校本课程得以可持续开发。
2.同时应对多项事务
课程是复杂的,环境也是复杂的。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娴熟地应对多项事务。他们必须同时拥有专家和通才的技巧,学会同时在许多领域内都有杰出的表现。他们需要重新组合互相矛盾的情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应当意识到,任何具有多重意义的情形,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处理或联系在一起。同时应对多项事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抓住七、八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如在课程开发时,课程设计要素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教材、学生、教师和环境共九个。对这九个要素,可以不同的方式作出不同的处理,通过这些不同的处理就可以开发出多种课程。其中关键之处是:课程设计诸要素在课程内部必须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如果不按一致的方式处理材料依据和课程要素,或者仅仅注意引进DACUM课程模式,不考虑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等其他要素的内在一致性,则势必会影响教育的品质。
(2)必须学会在多条战线上开展工作。如广义的课程开发,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其中课程设计又包括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开发的多步骤工作,不仅表现为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更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对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不能忽略,必须同时开展工作。
(3)必须学会应对多重含义。如课程有多重含义,课程开发有多重含义,校本课程开发也有多重含义。对不同的人来说,即使最简单的情况,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学会应对多重含义。对这种情况的有效处理最终要依赖于那种同时理解多维度的能力。
三 解读环境 保持前瞻性
(一)解读经济结构调整对课程的影响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举例来说,近几年我国钢铁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开始步入从数量扩张到结构优化,实现战略性转移的新发展阶段。这一调整主要体现为组织结构调整、体制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工艺技术装备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对不同层次、类型和规格的人力资源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影响到教育结构的调整。由此也就产生了各个层次的冶金专业教育在不同程度上的不适应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冶金高等教育层次与钢铁工业改革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不适应;各层次培养规格比较单一、侧重学科理论,忽视工程技术;本科和大专、中专和技校之间界限不清楚;大专教育存在着照搬本科教育的情况,没有办出特色;并且各层次教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高层次的倾向。
关于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对专门人才需求的影响,郝克明教授所著《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一书有着更为翔实的调查资料:在宝钢生产部门的专门人才中,本科生与专科生之比为1∶0.4,而日本为1∶0.8。因此宝钢提出不仅需要大量高层次的研究、开发、设计人才和复合型、外向型生产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还需要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大量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其中对第二类人才,据调查,现在的学校还没有合适的教育层次和类型来培养。首钢也提出相类似的要求:不仅需要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解决科研、生产和经营的各种实际问题,而且还需要提高生产第一线专门人才的学历层次,增加大专生比重。
总之,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的变化和调整,不仅影响和制约着人才需求结构,而且还会通过计划的或市场调节的方式,影响和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可以推断,教育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不仅会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变化和调整。根据矛盾法则,教育结构、课程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又能对人才需求结构及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二)解读科学技术进步对课程的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市场对人才类型、层次和规格的需求上,而且还使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根据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编著的《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资料:1.高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产生了许多与其相关的职业岗位(群)变化,如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员、CAD/CAM的技术岗位、柔性加工系统操作调试维修人员等;2.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3.传统的职业岗位产生复合现象,出现了不少智能结构呈复合特征的职业岗位,如机电外贸、商务英语、电算会计等;4.技术与技术之间复合的岗位,如机械与电子等,以及技术与技能复合的岗位,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和维护。
除此之外,科学技术进步还缩短了职业更替周期,对职业演变也产生重大影响,致使职业变动愈加频繁。美国劳工部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20岁的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将要变换工作6-7次。又如美国每年大约有130万人从一种主要行业领域向另一种领域转移。总之,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既影响到人才需求的变化,又影响到职业种类的变动。它不仅影响到教育结构、课程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而且还影响到教育内容、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发展。
(三)保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前瞻性
由于世界社会经济变得日益躁动不安,科学技术进步随时可能改变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培养一种解读环境并准确定位,从而以应对潜在趋势的能力日渐重要。当前,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产业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还是以冶金工业为例,有人认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等新技术为基础,将形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工程、材料工程等新兴工业,这种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相反,近200年来一向作为经济发达主要标志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将会日益萎缩,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逐步缩小。”也有人认为:“跨入21世纪。钢铁工业尽管在一些西方国家被视为‘夕阳产业’,但在我国却仍然有着辉煌的前景。因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钢材数量有着巨大需求。”孰是孰非?还须借助于“解读环境”、“准确定位”。这就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及时解读环境,保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前瞻性。那么,如何才能保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前瞻性?
1.“面向未来”式开发
本校本课程开发中,要保持“面向未来”式开发,就需要:(1)捕捉潜在趋势。校本课程开发者,不仅要捕捉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发展趋势,而且还需捕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如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心已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转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从传统的职业技能培养转向“人格力量”和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从“能力本位课程模式”转向“人格本位课程模式”。(2)寻找转折点。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学习型社会等,这样的重要事件往往意味着重要的转折点。如何利用对潜在“转折点”的重视来揭示高职课程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3)勇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环境模式。这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也都存在难以克服的不足之处。尽管各种模式各有利弊,却并无优劣之分和主次之分。校本课程开发者应该根据教育对象、课程内容、办学环境等,勇于创新。如采取折衷的灵活手段,取长补短,交替使用这些模式;或者将这些模式整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应用各种模式的独有价值。使开发出的课程在最大程度上既体现教育的目的,又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2.“由外而内”式开发
同环境建立并保持富有前瞻性的关系意味着非常有必要与该环境保持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内而外”式;另一种是“由外而内”式。“由内而外”式主张:从内部的分界线和视角看问题,其行动通常是分散的、不太恰当的。“由外而内”式主张:用系统的整体的眼光透视环境,以构建内部的结构和程序。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者,需要保持“由外而内”式的开发。这主要从三方面入手:(1)增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者,要坚持将环境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要完全理解环境,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因此,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者应频繁且广泛地进行环境监控,频繁地拜访利益相关者,以及时获得真正的环境信息,敏锐地感知环境的微小变化。另一方面,在应用上,校本课程开发者应将环境信息整合进新课程开发的所有步骤中,并定期对课程进行重新审视。譬如:进行课程设计,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要关注环境的变化及发现市场热点;课程实施时,要倾听学习者的意见;课程评价时,要听取利益相关者的建议等。(2)选择发展点。“由外而内”式的视角可帮助校本课程开发者审视课程的根本性问题,为课程的可持续开发作出关键的抉择。譬如:课程创新、课程特色、课程实施技巧等。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是课程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3)具有卓越的环境联系能力。“由外而内”式开发要求关注环境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要求透过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眼睛了解自身;要求课程开发者充分了解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并与其建立紧密的联系,或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行广泛的信息共享,形成共同的长远利益。譬如: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等。如果校本课程开发者将自己置身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立场,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则会更加清楚地理解所开发的课程。
高职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又依赖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和课程创新。摩根教授认为:“如果一个组织要想取得适宜的创新,它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在其观点和决策的产生过程中,融入充分的多样性。这在控制论中是个著名的法则——即多样化原则——它意味着,对任何一个试图适应外部环境的系统来说,它的内部控制必须考虑到周围环境中的多样性。如果将内部控制的多样性降低,这个系统就无法应对外部的多样性。”课程创新是如此,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也是如此。校本课程开发者要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来应对周围环境的多样性,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的成功最终归结于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持续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