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论文,化与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和时代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实践和时代任务所要求的。
马克思主义就其本性讲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需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展的科学理论。实践性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通真理,但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每个国家如何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反复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马克思曾指出,相同的经济基础——按其主要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地变异和程度差别。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具体多样的,不可能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只有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伟大的认识工具”的作用。列宁说:“我们认为,对俄国社会党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他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选集》第1卷第274-275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同上,第707页)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各国化、具体化,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找到具有本国特色的正确道路,才能完成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实现中国化、具体化,而且必须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所谓真理,不过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都带有时代的印记。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不仅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且要根据国际环境、国际格局和时代特征加以阐明和发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当时国际环境、国际格局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围绕时代的主题,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地时代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由于不同时代的主题不同、特征不同,因而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被斯大林阐释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新的时代,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历史雄辩地证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各国化和时代化,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更主要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正如党的十五大所指出的,从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到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百年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孙中山是中国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位伟人,他领导了中国的第一次巨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辛亥革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中国人民仍然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站在时代的前列,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但是,在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初期,由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犯了“左”、右倾错误,遭受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这两次挫折,几乎使革命濒临绝境。实践证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写出新著作,提出新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已成为决定中国革命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指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是时代的主题和历史的潮流。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以社会主义为前途,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毛泽东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实际,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际出发,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他领导我们党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战略、策略和革命经验总结的科学理论,这便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从中国实际出发,成功地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完成了中国百年来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来第三次历史性巨变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诚然,毛泽东在建国后,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对如何粉碎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写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光辉著作,有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严重的失误,特别是“大跃进”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造成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脱离了中国实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因而,从总体上看,毛泽东没有找到如何完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历史任务的正确道路。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和开阔眼界观察世界,敏锐地观察冷战趋向缓和、两级走向多极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及时地对时代特征、主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早在1985年6月,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捷、要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观点,向确认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是有可能的,要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的观点转变;从过去“一条线”战略向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交朋友的战略转变。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正在推动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步伐加快,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调整对外政策,为我们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一条线”,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争取和平时间,聚精会神地搞经济建设;二要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来发展生产力,赢得比资本主义相比较更大的优势;三要重视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和科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邓小平总结和借鉴了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当代实践和时代特征结
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这一最大实际出发,实现了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支持、推进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实现了从特区、沿海、沿边、沿境、沿江到内陆的全方位开放,开创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践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个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个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作出了新判断。这个理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无疑,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两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实现了百年来最伟大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完成了中华民族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大历史任务,找到了胜利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第二大历史任务的正确道路。在一定意义上说,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不断前进的运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前进上升过程,这是因为实践与理论的矛盾运动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辩证过程。一方面,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是注定要失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须叟不可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而实践是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发展必然要求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回答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的问题,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当代实践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理论、新观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另一方面,理论也离不开实践。科学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实践不仅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发展的动力、检验的标准,更是理论之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之革命本性,必然要求它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完成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圣使命。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实践和理论的辩证统一是不断前进上升的矛盾运动,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必然是永不停止的前进上升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在中国已经发生了两次飞跃,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运动并没有完结,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对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因此,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必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水平,反映着一个党的成熟程度和领导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五大庄严宣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反映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成熟和我们党的成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正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发展,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永远充满勃勃生机。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邓小平论文; 毛泽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