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增值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文,商业模式论文,软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网络经济时代,为r快速适应世界软件市场的激烈竞争,软件企业在调整其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将传统的价值链商业运营模式向适应价值网商业运营模式转化,①使其在价值网的商业模式运营中取得丰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软件产业实现收入25022亿元(3800多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28.5%(数据来源于2013年《CCID年度分析报告》)。但是,相对于世界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软件产业与发达国家软件产业的差距,主要是我国软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导致企业盈利空间狭小。从商业运作形态看,国内软件企业商业运作模式陈旧落后,缺乏创意,其产品在网络经济的竞争环境中无法快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对此,我国软件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在价值网商业模式下的价值增值能力,将目前基于价值链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提升到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式上来。②价值网是提高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发展模式,其商业价值由顾客价值、合作关系与核心竞争力协同而形成价值增值机制,也是目前世界软件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③ 二、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网络组合架构 软件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研发、研究、经营及销售软件产品或相关服务,该企业组织可以为顾客提供计算机的相关软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等。④目前,国际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大致有:通用软件、系统集成项目、企业解决方案、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应用服务提供商(ASP、SAAS)和嵌入式软件等六种典型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 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有三大主体:软件企业、顾客和合作伙伴。该价值网价值体系需要这三个主体相互协作,实现商业模式的有效运营,进而达到合作者的利益目标。但是在该价值网价值体系运作过程中,各主体的利益目标不同,因而会产生利益矛盾,而利益矛盾会导致整个价值网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其有效运作。所以,为了消除这种不稳定性,提高和扩大各合作企业间的协作水平和盈利空间,组建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的网络组合架构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该网络组合架构如图1所示。 三、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增值机制 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增值机制(如图1所示)可分为四个层面,即价值界面、价值类型、价值构成要素和价值增值单元。 (一)价值界面 在软件企业价值网络的构建过程中,价值界面涉及的软件企业价值界面、客户价值界面和合作伙伴价值界面。在该层面上,软件企业价值网为了获得更多的增值,将会积极筛选合作伙伴企业,进而不断争取更多的目标客户,来保证足够的增值空间,最终实现该层面价值创造最大化和传递最优化。 (二)价值类型 价值类型主要包括三类:顾客价值、伙伴价值和软件企业价值。①顾客价值是软件企业提供给顾客的软件产品或服务,软件企业首先根据自己的运作目标确定目标顾客群体,并将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顾客,最终借由价值网将价值实现价值的最终传递。为顾客提供软件产品或服务,形成顾客价值。②伙伴价值是在进行价值增值活动中合作企业所获取的价值。在进行价值获取和价值维护流程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作用。软件企业通过其合作伙伴赢得价值机会,并将得到的一系列客户资源进行共享,在一系列博弈和共赢的过程中,最终赢得更大价值。③软件企业价值是软件企业为顾客提供软件产品或服务所获取的价值。软件企业通过一系列价值单元流程:价值主张、价值增值、价值获取和价值维护来创造价值,并在这一系列流程中实现了价值的传递,最终在交付环节实现了价值获取,实现了企业使命和目标。 (三)价值构成要素 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价值构成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支持性要素,其中关键要素包括:产品主张、顾客群体、收入逻辑和核心能力等四项,这一系列关键要素具有主导作用,可以影响到软件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此外,产品主张、顾客群体、收入逻辑和核心能力这四项关键要素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顾客群体的需求不断变化,软件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主张,同时软件企业还必须不断优化新产品开发,改进工作流程,最终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主张。当软件企业实现新产品开发或者工作流程优化后,又会将这种新的产品主张传递给顾客群体,反作用于顾客群体的需求,促使其得到改变。支持性要素包括:分销渠道、顾客关系、合作伙伴网络和交付方式等,关键要素会影响支持性要素,如为了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会改进分销渠道;同时,为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时,企业会更新合作伙伴网络,赢得更多的人脉资源。⑤ (四)价值增值单元 在价值网络组合架构中,价值增值单元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增值、价值获取和价值维护等四个方面。其一,软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企业价值和战略资源,提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价值主张,并深入研究顾客群体需求,找到一种全新的要素组合实现价值增值。其二,价值增值是软件企业针对某类顾客群体或单个顾客提供软件产品或服务,在该过程中,与网络中各节点合作伙伴不断博弈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不断赢得真个价值网络的价值增值最大化,同时,在博弈的过程中,尽量为本企业争取更多的价值增值较多的价值增值活动。价值增值单元包括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分销渠道。其三,价值获取是以顾客群体价值增值为起点,以软件企业价值实现为终点,贯穿于软件企业商业模式运作的整个过程。软件企业不断争取更多的顾客资源,并采用灵活的交付方式,如项目制、合同制或互联网形式,为顾客交付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在交付之后,软件企业最终实现了软件企业价值的获取。软件企业价值获取包括交付方式和收入逻辑两个主要价值增值因素。其四,价值维护是基于价值网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是以顾客为中心展开价值增值活动,软件企业主要采用顾客关系管理作为维持忠诚顾客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不断开发新市场赢得更多的新顾客资源。 总之,软件企业在完成一系列商业模式价值增值流程后,需要定期维护整个商业模式,该维护业务主要是基于关系的维护,即顾客关系的维护和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 四、软件企业价值网价值获取 软件企业价值网内各企业通过客户资源联合开发、产品和服务、分销资源整合等实现软件企业价值网的价值获取和增值,软件企业价值网的成员企业包括软硬件制造商、软件渠道提供商等利益相关方。根据价值的可加性,软件企业价值网所创造的价值能够通过价值网内部各企业创造的价值与原有价值之和表示,即: 软件企业价值网总价值=软件企业价值网各企业原有价值+软件企业价值网企业新创造的价值。 在上式中,各企业原有的价值需要通过企业经营的综合指标来衡量,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风险以及不断增值能力。由此可知,软件价值网创造价值的能力取决于价值网内部企业的价值增值能力。软件企业价值网组合中的各软件企业都是利益相关者,其价值是基于效用的,符合艾尔文·费雪的资本价值理论。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价值网中的各节点企业在同一项目中处在不同的价值环节,同时决定了其在价值网中的价值增值所做的贡献。⑥例如,节点企业i-1代表软件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包括设备供应商和基础软件供应商;而节点企业i是软件企业价值网的组织者,它确定价值网的经营规则和协调机制。节点企业i+1表示软件价值网所服务的客户群。 MRT是边际转换率,表示软件企业在向客户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过程中实现当期成本向下期成本的转换,软件企业为了实现价值增值,通过系统集成等投资和经营行为,将自己的价值从A点增值到B点。B点处的MRT是: 其中,表示软件企业对时间偏好的感受,u表示企业的效用。 软件企业在A点的价值可以表示为: 软件企业在B点的价值可以表示为: 在等财富曲线上,所有的软件企业拥有相等的价值,所以等财富曲线也被称为等价值曲线。两条等财富曲线与之间的差值就是价值增值的数量,可以表示为: 在(4)式中,软件企业期初的投资用I表示,软件企业在经营中的投资收益通过φ表示。那么,软件企业i在生产经营投资中创造的价值为: 在(5)式中,软件企业i在t时刻的收益可以通过表示,软件企业i的价值可以通过(5)式右边第一项表示,第二项表示软件企业期初生产经营投资。 假如节点企业i有多个顾客,那么节点企业i向不同客户提供不同价格的产品或服务,表示节点企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实际价格与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之比,即=出售价格/max(接受价格),则有: 在(8)式中,表示价值网中节点i完成交易的折现率,表示节点企业i在t时刻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价值网节点i的固定成本以时间为自变量逐渐减少。利用上式可以计算出每个节点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基于价值可加性原则,整个价值网的价值增值可以通过所有节点企业的利润净现值之和进行表示。所以,整个软件企业价值网的价值增值可以表示出来: 上述验证说明,软件企业价值网价值增值过程是通过各合作节点企业通过相互合作而形成的,其中,软件企业作为整个价值网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实现软件企业价值网价值增值的最大化,需要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和完善一个多赢的网络合作环境。 五、实证研究 (一)价值增值评价指标参数设定及有效性 价值网核心软件行业及其他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的独特性表现在能够吸引客户、创造利润,且不可被模仿,同时企业有能够维持这种商业模式的资源与能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商业模式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针对不同的商业模式,进行商业模式有效性的评估——模糊综合评判,这个过程需要专家打分,根据企业财务各方面的数据,从现有的一级五种指标来评判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对本文的六种商业模式进行一个排序,从而指导其他软件企业优先实施有效性高的商业模式,或采取以有效性高的商业模式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从而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将评价尺度分为5级,即优秀(90分)、良好(80分)、中(70分)、一般(60分)、差(50分)等。邀请多名领域专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个商业模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指标,确立评价项目集由六个项目组成,如表1所示。 根据商业模式各要素排序评价,进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最后计算出软件企业创新能力为0.2301;盈利能力0.4458;客户服务能力0.093;环境、组织与网络能力0.0314;企业管理能力0.0478;持续发展能力0.1519。利用专家意见,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计算出各种商业模式的有效性总分,从而评判不同商业模式的有效性。 (二)A公司商业模式价值增值评价 为了进行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增值评价,设实证企业A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度值。该企业2008年至2011年进行了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试点,从三个年度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2008年进行的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式创新为3.5086,2011年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财务适应度为3.9774,企业整体能力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后比创新前有一个较好的改观。基于价值网的A公司商业模式价值增值阶段如图3所示。 通过对A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适应度越高,商业模式创新效果越好,企业财务能力(包括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可持续增长能力和财务效益能力)水平越高。图3显示A企业的2008年商业模式和2011年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后的适应度评价结果。以适应度纵轴为界,右边表示商业模式创新后的财务适应度变化情况。从图3左半部分可以看到,经过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后,A公司财务度明显上升,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可持续增长能力和财务效益能力的适应度由原来的3.7407、3.5988、3.5636和3.3868分别上升到4.0434、3.9878、3.9453和3.9670。 通过研究A公司2008年与2011年的盈利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组织与网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适应度可以发现,单个子体系即NK模型种的组分,创新前后适应度的差距不大,但将其综合到一起并对企业商业模式产生影响时,商业模式的创新作用就显现了出来,适应度前后的差距也被拉大了。因此,经过商业模式创新后,企业从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环境、组织与网络能力、盈利能力、财务、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随着网络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渗透不断加深,软件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服务化、网络化和模块化的特点,软件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软件产业而言,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和服务以及软件企业较强的网络合作运营能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在拥有大量的顾客和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应借助其价值网运营机制和价值增值策略快速地整合与调度各类资源,建立高盈利的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式。因此,软件企业的成功不仅要依赖软件核心技术的创新,还需要致力于网络资源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惟其如此,才能提高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水平。 ①钟耕深、孙晓静:《商业模式研究的六种视角及整合》,《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②DAVID BOVET,JOSEPH MARSHA.Value nets.Adrian Slywotzky,2000:24-29. ③SRINIVAS TALLER,R.C.BAKER.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value chain networks.Production Economics,1999,62:133-144. ④霍克、勒丁、帕克特:《软件业的成功奥秘》,逸庐、博政/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⑤王鑫鑫、王宗军等:《基于系统视角的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6期。 ⑥胡汉辉、刘怀德:《价值转移理论的形成及其启示》,《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1期。 ⑦李麟、李骥:《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增长》,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60-76页。 ⑧K.T.WINTHER.Value drivers in the economy.Center for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of Rensselaer Poly Technical Institute,2001:4-6.标签:商业模式创新论文; 软件论文; 顾客价值论文; 企业软件论文; 软件服务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网络节点论文; 软件过程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