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韩可嘉

浅谈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韩可嘉

身份证号码:65010219920604072X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繁杂,我国的园林工程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标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自然的理念,表达人们追求贴近大自然的生活诉求。随着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注重养生,注重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由此,“高档居住区”进入人们的视线。高档居住区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多,例如,居住区的区位、建筑用材、建筑质量。近些年园林行业的迅猛发展,园林景观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能创建精品的居住外环境工程成为景观房产开发商、景观设计师以及园林工程施工单位一直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观念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善,开发商与居民对于居住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已从单纯的关注户型平面扩展到整个居住区的环境以及外部的空间设计,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紧密把握购房者的心理,根据市场的需求,打出了景观效应牌,斥巨资加强环境建设,如今景观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补充角色,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住房需求。

1居住区景观的发展

居住区景观的发展和住房政策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居住区的主要模式是实行单位自行统一规划设计,建成后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因而当时居住区的景观形式以零星的绿化点缀为主。80年代以后,居住区规划开始考虑居住地周边居民生活的需求,但景观的痕迹依旧尚未显露。90年代后,一改单位分配的形式转换为以货币分配为主的交易形式,随着这种货币交易的市场经济导向的住房形式,人们传统的住房观念开始逐渐转变,业主对住房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景观成为建设居住区的重要元素,并且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景观开始向着生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人为本和具有生态效益的居住区规划理念成为景观设计师必须考虑的条件。时至今日,居民在选择居住区除了考虑交通和房屋格局外,景观环境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

2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2.1生态原则

在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植被,并将其规划到居住区域的生态环境之中。对于园区中新增加的植物,一定要考虑到天气的原因,确保植物类型的多样化,使其成为种群稳定、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复合结构。通过对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进行建造,能够实现对居住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在居住区景观设计工作中,要尽可能结合现有的池塘、湖泊、溪流等进行设计,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破坏和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一系列有效手段达到补充地下水、节约用水、促进水循环的目的。

2.2人性化原则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设计方案必须要符合人的实际需求,居住区对于绿地的应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交往活动和锻炼休闲、喧闹与安静活动、个体和群体活动、老人与中年活动、儿童和青少年活动等等,上述活动通常都是交叉进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对各种类型的活动进行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凸显园林景观的人性化特征。结合居住区居民生活和的功能分区的实际需求,在进行绿化规划布局的过程中,一般要根据小区的分区功能和整体特色,明确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结合各应用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内外部、动静之间之间的关系,确保园林景观整体的秩序性。此外,还要重视起居民的行为习惯、价值观以及实际需求,以凸显居住区的社会价值。

2.3特色原则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充分凸显当地价值观。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群众的实际生活,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公共空间。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循“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融合,为人们创造出个性化的特色空间。

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具体措施

3.1植被景观设计

在园林植被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重点考虑。在植被的选择环节,可对植被的抗污染性、生长速度、形态特征等进行重点考虑,要重点突出植被的特性,明确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长规律。在植被配置环节中,不仅要关注植物的错落搭配,同时还要控制好植被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临近建筑物窗户处要尽量避免种植大型树木,以免对室内光照产生影响。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植被,要防止其过快生长而对建筑物安全产生影响。在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工作中,树木少、草坪多等问题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商为节约投资而导致。但草坪后续的养护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植被,且其释放碳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可见,通过大面积草坪的布设来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还远远不够。此外,在小区植被景观设计中,无需引入一些名贵的植物,甚至还可选取一些乡土树种,对于开发商而言,既能节约资金,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绿化效果。

3.2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应当由单一的平面化转变为空间组成中的立体化形式

住宅区的园林设计与景观打造应当由单一的平面设计谋划逐渐转变为三位立体化,这样能够将植物景观的环境效应充分发挥,另外还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与绿化景观的诉求。住宅区园林设计和景观打造的好坏是评定住宅区自然环境优劣的主要指标,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观及绿化不能局限于绿色植物种植,还要充分体现出空间整体设计感,利用点、线、面、体的布局形式提高绿化空间使用效率,同时在配合居住者欣赏、休闲等需求,提高生态环境的综合使用效率。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居住区的具体要求,确定整体设计思路,通过结合小区周边的环境、建筑风格等调整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方案,最终确定整体布局。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还要格外重视人性化设计,重视居住者的体验,让居住区的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与环境、文化和谐统一。现阶段,各种计算机三维绘图软件的运用可以充分的模拟立体空间的效果,充分利用此类软件,结合设计师合理的思路,可以为居住区营造丰富的立体景观层次。

3.3逐渐朝着人文化方向发展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既具备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作用,还能够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功能。在城市化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以城市文化与历史为依据,构建具有人文气息的园林景观,以此体现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尤其是古典园林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具人文情怀的景观空间,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宽容意识,在其中吸收民族文化资源,认可其中的差异性,并切实体现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另外,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应深入探究其历史性、民族性、差异性,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景观差异,打破同质化现象,立足于文化发展不同地域风格。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应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理念,即居民区保持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在居住区内进行硬质景观设计,并构建活动中心,讲究空间与层次,促使城市环境更加具备艺术性。

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此,城市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切实结合居民多元化需求,科学合理设计并布局。良好的园林景观,既能够陶冶生活情趣,又可以净化空气,保证空气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居民区园林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9):138-139.

[2]韩春艳,石希寿,周超,等.浅谈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新趋势[J].房地产导刊,2013(9):1.

论文作者:韩可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浅谈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论文_韩可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