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必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与效率,提升管理质量。本文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阐述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非常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找到工程施工多遇到的问题可性,才能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策划,保证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常常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困难性和复杂性。管理工作需要对不同因素进行分辨,并找到解决方法,进而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理解:①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工作领域广,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要综合的考虑水利工程的周围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城市交通、地形地貌,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工程主体实际情况。②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学科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提供相应的知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所以需要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气象识别、工程设计、地质勘探、制度法规等相关的知识内容。③具有未知的自然、人为因素,不确定的自然、人为因素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这些问题一旦触发就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自然因素有泥石流、洪水、地震等,人为因素有经济政策的改革、建设周期长、资金短缺等。
2、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管理部门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去指定一套详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例如,在实际工程前,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的管理,将施工所需的资料进行收集,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工,对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当发现资料存在问题时,要及时的提出来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往的施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时代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所以要结合现代信息化管理工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分工并对其跟踪与分析,能够及时的掌握施工过程产生的数据信息。采用水利工程信息化进行管理,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工程建设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文件材料信息,所涉及的文件种类多、内容复杂,主要的文件有施工方的施工文件、监管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等。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中,要加强对资源共享的要求,才能满足施工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在信息化时代下,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文件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方便施工者进行查阅施工文件。
3、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
3.1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关系水利施工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平台建设要充分结合现代化水利施工的新特点,整合各种必要的资源,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来积极应对企业的战略提升。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支持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利用好平台在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企业节省时间和金钱,对企业运行的关键节点,例如:安全、质量、人才管理等,实施好监测工作,确保水利施工的高效运转。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水利施工所需的必要材料按照成本低、质量好的计划要求采购,增强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活力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对于一些共享的资源信息,可以通过平台对其进行分享,加强人员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和对公司运行的了解程度,争取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及时有效的进行信息沟通。
3.2 构建信息化管理制度
和以往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同,新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于制度的构建上更加科学合理,对于一些企业的管理优点,我们要做到主动借鉴,为建设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而努力。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员对于工作认真细致,奖惩分明,对于一些事物的划分更加明确。作为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对于信息化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合理;对于条款的落实要加以监督;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要做到娴熟,加强执行人和计算机的契合程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好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的科学化标准,严格管理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并且做好保密工作,在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设备来对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进行正面分析,取得相应的结论,为水利施工企业的相互竞标和采购效率做好准备工作。
3.3 建立健全管理数据库
数据库是水利施工企业建设的重要数据基础,为了有效促进水利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化数据库管理。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包括了BIM的引入和使用、物资管理软件等多种先进信息技术的联合应用。结合必要的材料、施工方、供应商、企业发展数据等,利用信息化处理工具,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和施工过程的监督运行。在一些必要的地方还需要数据库进行一定的数据更新,对企业的运行工作进行数据管理,以保障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
3.4 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人才是保障水利施工科学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只有专业素质过硬、能力较高的专业信息化管理者,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才能在发展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像恶劣的天气,大雪、雷电等,这些状况的发生很容易给企业的工期带来延误,甚至带来技术性的阻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冲击水利施工信息管理的正常运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障碍。因此,专业的技术人员就需要发挥核心作用,处理好这些问题,让系统工作得以正确、高效运转。
3.5 资源和市场开发
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资源在施工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旦处在瓶颈,就无法让真正的好的资源得以正确运用,对于资源的把握不合理,就会阻碍建筑施工的正常运行。只有认真开发资源,将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让建筑工程在信息化管理的市场中拥有良好完整的体系,使得资源在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处理起问题来就会得心应手。扩大水利施工领域的市场化,增强市场参与的主体,让一些有助于创造财富的资源真正融入市场,增强水利施工信息化市场的活力。
4、结语
总之,加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要完成从传统管理模式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摈弃原有的一些工作方法,需要做到全员参与、整体规划、系统推进,保证思想的高度统一。然后将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相结合,加速房屋建设行业信息化管理应用的进程,提高建筑公司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使其核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9):164-165.
[2]孟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120-121.
[3]杨洪升,全京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8,9(12):146-147.
论文作者:齐建忠,马人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水利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企业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