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创造性教学模式与学生创造力培养论文_康方芳

简论创造性教学模式与学生创造力培养论文_康方芳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创造性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采用创造性教学理念,通过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发挥学生主动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创造性教学应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模式;创造力培养

目前在创造力教学方面还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简单将创造性教学等同于创造力的培养;二是认为创造性教学是一个固有的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和定位创造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的教与创造性的学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科学高效的开展创造性教学实施,将有效促进创造力培养。

一.创造性教学的内涵界定

创造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到各科教学通过创造性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教学活动。白应东界定,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根据创造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教学。陈美玲定义,创造性教学是教师采用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产生创造动机,发挥创造性潜能,形成创造行为和生产创造产品并建立创造性人格。秦虹,张武升指出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是以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运用各种教材,以刺激学生的创造力。王灿明认为创造性教学核心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儿童创造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通过儿童自身能动作用,有效发展创造潜能和创造心理素质的教学范型。总之,创造性教学的首先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创造性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和潜能,实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创造性教学

常见创造性教学模式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充分肯定了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程度创造性,教师能够且应该通过创造性教学引导学生创造性行为。吉尔福特的问题解决模式将创造性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将创造性教学成为问题解决过程;威廉姆斯创造性思维与人格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泰勒的发展多元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等。采用创造性教学模式固然可以培养创造力,但创造性教学不应只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这将无形给创造性教学带上枷锁。创造性教学是根据不同学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灵活开展的教学活动。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实践能力,运用启发、合作,探究学习等手段,发展了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都可称为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不局限固定模式。例如:建构主义,发现学习,深度教学,二次倒转理论,情境教学法等教学理念都打破传统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建构,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都是创造性教学的表现。

三.创造性教学与创造力培养

创造性教学从一种理念转化为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创造性教学不能等同于创造力的培养。斯坦伯格认为创造力是由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与环境。费德荷森认为创造力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基础、元认知技能和人格因素。创造性教学不能一步到位实现创造力培养所需的各个方面。创造性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关系:一方面,创造性教学是实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前提。创造力培养贯穿教学中,通过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对学生创造思维、技能训练,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强调实践和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创造力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创造性教学促进学生高效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更多知识,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创造力和创造性教学相互促进。创造力培养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创造力培养促使创造性教学的发展。创造性教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化和普及化推动了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性教学被看作是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创造性教学开展的越有成效,创造力培养水平也将提升越快。

四.创造性教学实现创造力培养的路径

首先,正确认识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是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科学教学理念和方法,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创造性品格的教学活动。张庆林指出,“有创造性的教学”未必等于“以创造性为目标的教学”创造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将课程设计复杂多样但未必就是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之一。由于每门课程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内容不同,并不能简单的根据教学设计定义创造性教学。比如德育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案例对学生创造力道德水平提升有渗透,同样是实现了对学生创造力培养。

其次,培养具有创造性教学素养的师资。刘道玉指出创造性教学关键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师范院校应通过创造教育、课程设计等课程培养未来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在教学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造性教学,为教师提供创造性教学氛围。沈力军认为创造性教学由社会环境、教学氛围、学生、教师、师生关系、学习任务、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承受、教师的设计、教学过程九方面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契机,创造性教学不一定都是课前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开展,有创造性的教能使呆板的教材变得活泼生动,达到培养创造力的效果。

第三,创造性教学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创造性教学小组,班级环境。创造性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创造性的学。在教学中强调反思教学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强调学生本位出发的经验体验。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课外活动,重视课内外的结合,基础知识和创造力培养兼顾。最后,做好创造性教学评价。新加坡学者Soh编制“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量表”对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评价有一定的意义。但教师创造性教学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现代技术、教学环境、教材、学生等。创造性教学包含创造性的教和创造性的学。开展创造性的学,也是创造性教学评价的另一方面。创造性教学对创造力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品格培养在创造性教学中实施不能立竿见影。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创造性教学和创造力内涵,以及创造性教学对创造力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教学在实现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承认创造性教学对创造力培养的局限性,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创造的环境、学生自由思想、评价的体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创造性的师资水平等因素,都对创造力培养起到制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灿明.儿童创造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8.

[2]白应东.创造性教学原则初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06.

[3]秦虹.创造性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教育科学.2014:12:101-102.

[4]沈力军.创造性教学原则的构想[J].教育评论.2010.4:106-109.

[5]刘道玉.论实施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机制[J]文化评论.2016:7:19-20.

作者简介:康方芳(1981.10-),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论文作者:康方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  ;  ;  ;  ;  ;  ;  ;  

简论创造性教学模式与学生创造力培养论文_康方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