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本土民俗文化的创造性游戏探索与实施论文_黄秀玲

融入本土民俗文化的创造性游戏探索与实施论文_黄秀玲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步文中心幼儿园 363000

摘 要:将本土优秀民俗文化与幼儿创造性游戏相融合,整合家园资源,创设具有浓郁龙文民俗文化气息的环境,营造自主开放游戏氛围,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指导,有助于在幼儿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和喜爱本土民俗文化,感受自主与快乐、自由与创造,同时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 创造性游 探索实施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其中蕴含着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言:“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创造性游戏是学前儿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探索周围世界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创造着想象,实现着自己的构想。将本土优秀的民俗文化与幼儿创造性游戏相融合,不仅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而且能激发和唤醒幼儿对生活场域的记忆,促使幼儿文化认同的形成。家乡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厚、民俗文化资源异彩纷呈,蕴含丰富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历史悠久的龙文武术、一年一度的湘桥龙舟赛、热闹喜气的大鼓凉伞等。我们开展龙文民俗文化融入创造性游戏的研究,让幼儿在具有浓郁民俗氛围的游戏环境中自主游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龙文民俗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优秀本土民俗文化。

一、创设具有浓郁民俗氛围、探究性和互动性的游戏环境

游戏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瑞吉欧教育理念主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创设具有浓郁民俗氛围、探究性和互动性的游戏环境,引发、支持幼儿与龙文民俗文化游戏环境进行互动,不仅有利于龙文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有利于幼儿获得对龙文民俗文化丰富的体验,实现个体的发展。

我们根据幼儿发展兴趣与需要及幼儿园构造,利用廊道和公共活动区域,与幼儿共同创设“湘桥人家”“龙文小吃一条街”“龙文民俗村”等浓郁民俗氛围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多元游戏材料,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与创造,如投放红纸砖、茶叶罐、木条等低结构建构材料,支持幼儿建构湘桥古厝、龙文武馆具有闽南建筑文化特色建筑。创设探究性和互动性的游戏环境,如在龙文小吃街中将麻糍和红龟粿小吃的制作过程以互动性图片的形式提供于麻糍坊、红龟粿店的墙面上;在龙文民俗村中,展示家乡的布袋木偶、幼儿设计和制作的手偶等。公共活动区环境创设突显龙文民俗文化特色,且不失童真童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多感官、多方位地体验龙文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经验和感受。

二、开发具有龙文民俗特色、追随幼儿兴趣的创造性游戏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挖掘具有代表性、蕴含童趣童真、接近幼儿生活经验、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优秀龙文民俗文化资源,将龙文民俗文化与创造性游戏相融合,在与幼儿共同讨论下生成游戏主题。

1.龙文民俗文化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民俗饮食文化与幼儿的生活世界相通共融。家乡龙文美食丰富多样,有云洞岩盐鸡、郭坑馒头、坂上麦芽糖、孚美面线、红龟粿等风味各异的龙文小吃。我们将龙文小吃融入幼儿游戏中,提供石臼、印模制作工具和本土材料,开发了“龙文小吃一条街”等角色游戏,幼儿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中通过扮演小吃一条街里的各类工作人员,如:小吃店老板、收银员、点心师、服务员等,动手制作麻糍、红龟粿、汤圆等龙文小吃,了解小吃店的工作内容,并与“顾客”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发展社会情感,感受家乡龙文的饮食文化。

2.龙文民俗文化与表演游戏的融合。

热闹喜气的大鼓凉伞、精彩灵动的木偶表演、源远流长的金牌草根武术、大鼓凉等民俗文化具有浓郁本土特色,每逢喜庆节日和集会时,这些民俗文化给幼儿带来丰富的经验和再现乐趣。我们选取具有游戏情境的闽南童谣、木偶戏等,融入于幼儿表演游戏中,开发了以闽南童话剧“天乌乌”“虎姑婆”等为主题的表演游戏,游戏给予幼儿形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空间和领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游戏中,幼儿参与闽南童话剧情节、角色对话、动作等创编,用超轻粘土、纸筒、花布等多种材料自制角色道具,以童话剧、木偶剧等形式演绎故事,从自己的视角表达对于家乡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3.龙文民俗文化与结构游戏的融合。

结构游戏是儿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构造物体的游戏。家乡的龙文塔、省级湘桥古庴、武馆、九龙江大桥等独具特色的建筑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湘桥古庴的红砖厝、燕尾脊,龙文塔的八角形塔身等构造独特,为幼儿的结构游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开展了以“龙文塔”“湘桥古厝”“龙文武馆”等为主题的结构游戏,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建构材料创造性地与同伴合作搭建,在游戏中提高创意建构、合作能力,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支持幼儿在融入龙文民俗文化的创造性游戏中学习与发展

游戏彰显自由愉悦、体验创造的游戏精神,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表达思想和感情、发展与同伴之间的社会关系。教师对于幼儿在游戏中有效推进和获得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幼儿游戏的有效观察和指导能促使幼儿的游戏向更深入的水平进发。

在融入龙文民俗文化的创造性游戏中,我们通过对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解读,关注幼儿兴趣和需要,支持他们的想法或提供材料、点子等支架,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发挥,促使游戏水平不断上升,同时引导幼儿学习品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使游戏更具有学习和发展价值。例如:在表演游戏“天乌乌”中,教师追随幼儿兴趣,通过提问、讨论和交流、模拟或示范等适宜的策略,支持游戏的推进,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从音乐的整合、情节的创编、角色的选择、对话的创编等方面参与故事创编。其中,在情节创编时,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阿公、阿嫲为什么会把锅摔破?”“你们觉得阿公、阿嫲、海龙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如何来编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你又会怎样编呢?”在与幼儿共同探讨中,明确了故事主要情节“阿公出门挖芋头,偶遇海龙王娶亲,锄到泥鳅,阿嫲、阿公争吵泥鳅的煮法而打破锅”。在装扮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角色装扮,在师幼互动中查阅“三媒六聘”“抬花轿”等风俗习惯,为故事中的“白发苍苍”的阿公、阿妈、“身骑骏马、胸挂大红绣球”的新郎官、“头蒙红盖头”的新娘、“嘴刁大烟斗,脸点媒婆痣”媒婆等角色选取服装和道具进行装扮。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角色对话和动作表情等不断丰富,幼儿的表演逐步丰满而生动。你会感到,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

四、利用家长资源,推进龙文民俗文化与创造性游戏融合

家长对幼儿园实施本土化游戏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助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他们献出的力量会成为幼儿园课程与游戏中宝贵的财富。

例如,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收集本土自然素材,和孩子一起制作龙、狮、花轿等民俗道具,以及根据表演的故事角色亲子制作手偶、杖偶等;家长来园助教,为幼儿讲述“闽南童谣的押韵”“滑稽有趣媒婆形象”“十里红妆大花轿的来源”等闽南文化习俗,或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教幼儿学唱闽南童谣;家长带领孩子游览龙文的风景和建筑、品尝龙文小吃等,帮助幼儿做好游戏的经验准备。

在融入龙文民俗的创造性游戏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体验龙文龙文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同时推动龙文民俗文化与创造性游戏的融合。维果斯基认为,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本质,幼儿看到周围成人的活动,模仿并迁移到游戏中。融入龙文民俗的创造性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本土文化,是最本真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再现自己对龙文民俗文化的理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亚斯贝尔斯 著 邹进 译 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黄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融入本土民俗文化的创造性游戏探索与实施论文_黄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