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式铁路隧道反向施工技术应用探索论文_王宁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各种铁路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在铁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燕尾式铁路隧道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施工技术非常复杂,施工安全风险也比较多,通过将反向施工技术应用在燕尾式铁路隧道施工当中,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速度。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燕尾式铁路隧道反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索,希望对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燕尾式铁路隧道;反向施工技术;应用探索

1前言

工程位于山西境内,设计为单洞过渡单线双洞隧道的燕尾式隧道,其总长为940米,隧道呈现出燕尾状,在DK578+400处开始进入加宽段,到DK578处+493处分成两个小间距单线隧道,这两个单线隧道外轮廓之间的间距仅有1.5米,此后间距逐渐过渡至DK578+551处外部轮廓之间的距离仅有6米,隧道的土质条件较差,成洞条件差【1】。

2总体施工方案

在传统燕尾式铁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先大跨后双连拱、先施工双连拱,后间距施工的顺序。但是由于工程入口是悬崖峭壁,非常不便于施工工作的开展,只能从出口端向进口端进行施工,在燕尾段需要采用反向施工技术,先施工单线双洞,再施工双线单洞【2】。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进出洞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安全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施工方案。其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右线洞的施工,在两支线洞的连接处停止,然后开挖左线,开挖到两洞的相交处停止,采用七部六步法依次开挖加宽单洞,采用CD施工法进行断面施工,最后进行CD法开挖大跨段。

图一:燕尾段施工概况

3进洞及出口正常间距段施工

隧道的出口处于浅埋段,且设有两个出口端出洞,在洞出口处应该设有1比1.25的刷坡,为了避免滑坡现象的发生,应该施作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在洞口处也应该设置导向墙,导向墙的尺寸为1米乘以1.3米,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一定要在混凝土的配比和制作上下大工夫。在导向墙的施工完成,并达到强度后,就应该进行管棚的施工,为了提高出口端的强度,应该采用热轧无缝钢管超前长管棚进行注浆支护,长管棚长应该保持在30米,并按照一环38根的布置方式。

4小间距段的施工

在小间距段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支线洞之间的间隔较薄,必须控制好对右线先施工隧洞的偏压,在保护的过程中,因该采取强支护、严格控制变形的措施,需要及时采用超前支护措施,并留有足够的预留量,在开挖后,应该及时进行支护,避免隧洞坍塌现象的发生。

在本次施工中,左线隧洞的长度为58米,右线隧洞长度为78米。为了避免一侧隧洞施工对另一侧施工的影响,后施工隧洞必须在前施工隧洞施工开挖30米后,才可以开始开挖,等有线隧洞达到二衬设计强度后,才能开始进行右隧洞的开挖,对间距较小的地段,应该采用二次爆破技术,充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3】。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支护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间距段,应该采用超前支护,采用直径为42毫米的超前小导管和直径为25毫米的超前锚杆进行注浆预支护,为了保证支护的强度,应该采用I20钢架进行全环封闭,对二次衬砌应该采用C35钢筋混凝土。

在两支线隧洞施工的过程中,其最小间隔仅为1.5米,为了保证其稳固性,应该采用超前导管支护的方式,并在中夹岩起拱线的上部应该采用预应力贯穿锚进行加固。在锚杆的设置过程中,应该将锚杆固定在左线隧道处,张拉端应该设置在右线隧道,从右线线性隧道进行钻孔、注浆和张拉。在左线隧道开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右洞临时横撑,这样才能防止夹岩出现严重变形情况。

5大跨段的施工

在支线隧洞的施工完成后,就开始进行大跨段隧洞的施工,其断面加宽值是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开始的520厘米分段变成180厘米。在两侧支线隧道的交汇处时,就不再采用两台阶法,而是转变成CD法进行施工。

由于断面的跨度突然增加,围岩的相对稳定性开始变差,在充分论证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分段开挖的形式【4】。在第一段隧洞的施工中,将隧洞的剖面分成了7个部分,采用的是七部六步法进行施工,在开挖到第二段后,开始采用CD法进行施工,最后进行内衬施工。

七部六步法施工。在右线隧洞开挖到相交处后,开始进行上台阶的开挖,在开挖后需要及时加设临时仰拱,对喷射的混凝土一定要进行封闭支护。在该部分施工开挖6米后,就需要开始开挖左侧洞壁的导洞。在第一部分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设横向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应该采用I20工字钢或者直径为200毫米的钢管,让其和支护钢架呈上下组合的形式。在第二部分开始开挖后,左线隧道应该扩挖至右侧洞壁,两部分掌子面的距离应该保持在3米左右,一边进行支护,一边进行初期支护。为了保证围岩在施工中处于稳定的状态,在初期支线完成施工后,因该及时进行临时支护。最后在进行两线隔墙的施工,并采用CD断面施工法。在采用CD法来开挖第一段时,应该及时进行支护,直到第一部分开挖完成后,才能及时按照设计进行初支。

在采用CD法施工中,一定要合理对施工参数进行选择。对于超前支护,应该对拱部采用双排小导管超前预支护,并注入泥浆。对于开挖进尺的选择,各部分应该采用进尺为1榀钢架间距及0.5m。在开挖过程中,还应该合理对工作面间距进行控制,各个台阶之间的间距应该控制在3-5米。在施工支护中,对中隔壁临时支护和初期支护应该采用I20b工字钢,拱部施作直径为25厘米的中空锚杆和边墙砂浆锚杆。

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左右导坑分别开挖的形式,每侧导坑应该分为两步阶梯。在施工中,为了进一步对围岩进行保护,应该尽量采用机械辅助人工开挖的形式,每循环进尺按照榀钢架间距设置为0.5米,如果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则应该考虑在中部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施工。

6监控测量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一定要做好工程监测和测量工作,其主要的监测项目为围岩位移、支护系统的内力和中夹岩的压力等。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应该按照周期法进行监控,对所有的测量点因该在爆破后12小时内进行埋设,对大拱段的周边应该采用5点6线的布点方式,对小净距段左右洞边的收敛处,应该采用3点3线的布点方式。

在小间距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左线隧道的施工中,因该加大对右侧围岩的测量频率,在洞口的上方设置足够多的沉降观测桩,做到随时进行监控。及时根据围岩的变动情况,对左线的开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在进行隧洞大断面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净空收敛和拱顶下沉的监测,尤其是在中壁的拆除中,其拱的下沉量不得大于七天两毫米的增量,如果净空收敛值小于7天时,如果发现比较严重的下沉现象时,应该及时进行加固,保证下沉量保持在合理的区间,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结语

燕尾隧道施工一直是隧道施工中的难点,施工技术非常复杂,安全风险也非常多。如果将反向施工法应用在燕尾隧道的施工中,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但是在反向进洞大跨段掌子面面分块过多,各种工序相互交错非常复杂,对围岩的扰动也较大,需要我们及时做好支护处理,对施工进度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施工的经济性也不能保证。因此,在反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好做好工艺的优化,并及时采取围岩稳定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无铰连拱计算[J]. 何延松.北方交通.2011(03):11-12.

[2]多孔连拱计算孔数的确定[J]. 王国鼎,罗秉钧.湖南大学学报.1982(01):29-30.

[3]双连拱公路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研究[J]. 赖可勇.价值工程.2014(16):39-40.

[4]连拱计算方法的学习体会[J]. 中南公路工程.1975(03):57-58.

论文作者:王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燕尾式铁路隧道反向施工技术应用探索论文_王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