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论文_王珅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论文_王珅

天津市人防建筑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0

摘要:混凝土在建筑中确保了建筑的质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建筑业的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城市化程度正在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技术的分析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配比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建设技术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探究出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有效的质量管控策略,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了搅拌、浇筑和振捣技术。

1.1搅拌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搅拌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内容。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大部分的施工现场,都应用了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该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种类需求的搅拌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中,工作人员要合理把握水灰比例,按照实际的需求严格控制配比。在进行搅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时间、季节和要求,对温度进行控制。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较为常见的搅拌模式为移动搅拌站。河南省新巨威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制造厂,生产制造了移动混凝土搅拌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特征,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项目的施工要求。

1.2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也十分重要,该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性。在进行浇筑时,工作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需求,以及不同施工环节的具体模式,应用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比如,针对平面顶板的施工,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整体推进的方式进行浇筑;在对墙体进行施工时,则需选择段面连接的方式进行操作。再比如,发体积施工工程中,分层浇筑的方式适应性更强;针对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可以应用隔仓浇筑的方式。合理地应用不同类型的浇筑模式,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更加流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

2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不科学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裂缝经常发生在建筑混凝土的后期阶段,主要原因是设计图纸不合理且不科学。有些设计师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再设计中进行盲目的应用和设计,而他们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整个结构不完整,导致了温度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

2.2水灰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施工中,水灰比控制是混凝土施工强度的重要保证,水灰比的变化也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导致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下降。当混合水和灰时,与材料混合的水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搅拌水泥时,掺入水泥的水量应控制在水泥总重量的1/4,水灰比的1/4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混凝土正常施工配合比的量。

2.3砼灌装过程中故障频繁

许多专门负责建筑工作的工人可能熟悉混凝土填充工艺,这是简单的混凝土生产步骤之一,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完成相关工作的基本一线工人,项目经理部和项目主管都不太重视这项工作。然而,正是这种疏忽给混凝土填充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轻微的情况可能会由于进料不足而导致隐藏的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给施工带来更明显的压力。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要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优选,并对配比和施工操作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

3.1混凝土原材料优选

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原材料变异对工程项目强度和质量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对混凝土搅拌之前,要对混凝土配比中应用到的各类水泥、骨料等进行严格筛选和检验,只有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才允许进入到施工现场。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资质的供应商,提供水泥材料,并且按照生产和入场的先后顺序,放置在干燥的水泥仓库当中,切忌露天散放。对水泥材料的放置管理要按照施工管理的标准:存放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堆放高度不可以超过15层,水泥材料堆放的位置要与周围的墙面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放置水泥受潮结块问题出现。此外,在对骨料进行检查时,同样要按照有关的材料筛选标准,选择级配好的骨料。在存储期间要确保骨料的含水率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在存放期间出现了砂子中黏土淤泥含量超过3%、碎石和卵石中的黏土淤泥含量超过2%,需要将骨料进行清洗,当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3.2混凝土配比控制

混凝土的配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等级会产生直接影响。采取科学的配比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在正式施工建设之前,要根据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通过科学试验的方式,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但试验中确定的配比存在理想化的特征,比如骨料处于饱和面干状态,不含超逊径颗粒。而实际的材料运输中,各种材料会受到天气变化情况、运输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的骨料中不仅含有一定比例的超逊径颗粒,并且含水量也大大提升。所以,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设计图纸、气候环境等因素,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满足实际施工建设特征的混凝土配比。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强度等级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在进行配比时要结合有关的规范和规程,对混凝土抗渗强度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升0.2Kpa,水灰比控制在0.55以内,砂率维持在35%至45%之间。

3.3混凝土施工操作控制

除上述两项措施以外,实际施工建设中,工作人员还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操作进行控制。比如,在混凝土搅拌时,技术人员要对加料的顺序、搅拌的时间、搅拌的均匀程度等方面进行集中管理,以此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要求。我国某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团队,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在混凝土中加入了适量的减水剂和粉煤灰。在正式搅拌之前,还对泵管内的残留物质进行了清理,确保甭管始终处于畅通的状态。工作人员要在监理人员的监督和配合下,对混凝土进行了坍落试验,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00mm至140mm之间,确保混凝土拌合料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标准。日清厂房的一层梁板,应用了汽车泵和ф100的无缝泵管进行连续浇筑,确保不会留下垂直的施工缝,提升了一层梁板的整体性。

4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施工建设工作,是我国建筑领域中的重点内容。该环节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管理中,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之一。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明确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技术要点,采取科学搅拌、浇筑和振捣等技术。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和施工操作等进行控制,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少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90

[2]丁兴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1):91-92

[3]徐晓丹.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智能城市,2017,3(5):164

论文作者:王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论文_王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