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
【摘要】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术后3h、术后6h以及术后24h认知功能。结果:术前及术后24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h、术后3h、术后6h的认知功能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会导致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内产生认知障碍,与吸入麻醉相比,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比较快,有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全凭静脉麻醉;吸入麻醉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记忆缺损、认知功能异常等,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痴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麻醉是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十分重要,本院以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全屏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观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进修时中大医院2012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男76例,女60例;年龄62~83岁,平均(69.3±2.7)岁;体质量45~80kg,平均(62.8±3.4)kg;ASA分级:Ⅰ级60例,Ⅱ级46例,Ⅲ级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胃癌切除术46例,肿瘤手术26例,胸外科手术20例,骨科手术14例。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均>60岁;(2)排除药物过敏、外科手术史及麻醉史、长期使用镇静类药物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开放外周静脉通路,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速度为每分钟0.2ml/kg,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等。采用面罩吸氧保证患者呼吸畅通,给予患者顺苯0.1ml/kg,静脉滴注,给予患者咪达唑仑0.04ml/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依次静滴,观察患者的睫毛反射情况,当睫毛反射停止且肌肉松弛时,给予患者麻醉。
实验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给予患者丙泊酚3~6mg/(kg?h),瑞芬太尼0.05~0.2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对照组患者采用吸入麻醉方式,给予患者七氟烷和50%一氧化二氮,维持吸入。两组患者均依据实际情况调整给药剂量、速度,术中,肌松采用维库溴铵维持。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术后1h、术后3h、术后6h、术后12h采用MMSE评分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前及术后24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h、术后3h、术后6h的认知功能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麻醉药物,老年人更加敏感,而且由于自身的代谢能力下降,影响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从而延长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或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比较大,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瑞芬太尼为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酯键为其化学结构中的一种,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键可以迅速的水解瑞芬太尼酯键,缩短了瑞芬太尼的作用时间,促使患者快速苏醒[2]。同时,与丙泊酚合用时,可降低丙泊酚的用量,预防苏醒延迟发生。而在吸入式麻醉方式中,多采用七氟烷联合50%一氧化二氮麻醉,诱导快,患者也可尽快苏醒,但会产生呼吸抑制,不过停药后,呼吸抑制可较为快速的消失[3]。因此,从苏醒时间方面看,两种麻醉方式并无明显差异。
吸入麻醉方式属于全身麻醉,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会受到药物一定程度的抑制,而老年患者的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本身就比较低,因此,吸入麻醉方式会导致患者脑部神经元受损,导致术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4]。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并不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无呼吸抑制产生,缩短药效时间,促使患者认知功能更快的恢复。在本研究中,以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术后1h、术后3h、术后6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全凭静脉麻醉可促使患者更早的恢复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综上所述,老年手术患者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为主要影响因素,全凭静脉麻醉方式不会出现呼吸抑制,减少药效时间,促使患者尽快苏醒,并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恢复速度,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张雪蓉,王进忠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肺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1):4117-4119+4143.
[2]刘智宏.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0):167.
[3]章云飞,冯艳平,卢锡华等.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1,18(05):470-472.
[4]邱灿金.不同麻醉维持方式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5,01:170-172.
论文作者:李洁旻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认知论文; 功能论文; 静脉论文; 实验组论文; 老年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