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张华龙

风力发电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张华龙

(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郑州 450018)

摘要:获取电力需要其他能源作为转换条件,利用风力发电可使发电成本大幅降低。同时风力发电可减少碳能源的使用,因此推广风力发电将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正面的影响。但大型的风力发电工程,通常会在野外建设。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风力发电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了设计单位重点评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风力发电工程对于自然环境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分别作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风力发电;自然生态环境;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引言:

当下社会对于电力能源的依赖度较高,失去电力能源的支持我国社会将出现严重的倒退。但获取电力需要其他能源作为转换条件,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发电方式,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当下较为常见的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以及核能发电。其中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是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但太阳能发电的效率较低,并且维护成本较高,因此风力发电成为了我国重点推广的发电模式。

一、风力发电的发展与特征

风力发电工程主要有两个大部分组成,首先是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站通常会选在风力较大的区域安装发电风车,通过风力与加速器的推进作用,风车叶片会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其次是电力传输设备。电力资源难以储存,因此传输设备会将电力直接传输至终端用户。我国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加之风力发电的成本较低,因此风力发电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据统计2017年,我国风力发电规模达到14864万千瓦,占我国发电总量的9%。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力存储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我国的风力发电将朝向小型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二、风力发电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

(一)对于空气质量的正面影响

传统的发电方式,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电力的产生需要其他能源作为转换条件,在传统的技术中,水利发电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但水力发电设施的投资通常较大,并且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该方式难以在我国大面积普及。火力发电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发电方式,同时由于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因此火力发电仍然在我国占据了较高的比例。据统计2017年,我国火力发电占比约为74.4%。火力发电必将带来大面积的碳排放,并导致雾霾等恶性污染的发生。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存在碳排放的问题,因此风力发电对于空气不会产生污染。同时风力发电站通常设在风力较大的野外平原地区,因此发电站所产生的人工废气也会通过野外气流逐渐扩散。

(二)对于水域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础资源,优质的水资源会使周边居民的生活更加健康,同时其会为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正面的影响。但传统的发电方式通常会对周边的水资源产生负面的影响。首先,火力发电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部分废水即使在得到环保处理后,仍然会携带污染物质,将其排入河流中必将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水力发电设施通常需要改变水域的流向,这一问题将严重破坏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水电站会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生活污水,这部分污水也将对周边水资源产生负面影响。风力发电站通常会选择干旱地区建设,因此电站产生的污染不会对水资源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风电站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淡水的消耗量较少,因此风力发电站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三)对于周边陆地区域的正面影响

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对于周边区域会带来诸多正面影响,首先,风力发电的耗能较少,因此其发电成本较低,在扣除建设成本后,其所收获的经济收益可补贴当地的环境建设。其次,普通风力发电站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而部分大型风电站较少占用优质土地,因此风力发电站不会过多占用优质的土地资源。再有,风力发电站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运输资源,因此所需的配套能耗较少,当地的交通压力也不会增加。最后,风力发电的安全系数较高。当下我国重点发展的电力项目主要有风力发电与核能发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核电站在出现重大事故后,通常会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破坏。

三、风力发电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与补救措施

(一)施工时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与补救措施

风力发电工程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建设阶段。首先,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扬尘问题。在野外环境中风力通常较大,在风力作用下水泥、沙土等建筑材料往往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往往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些尾气污染。空气质量问题,将会对周边的动植物生长带来较大的影响。再有,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这部分垃圾的运输成本较高,如果不作出合理处理将会对周边环境带来长期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施工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首先,针对施工扬尘等问题,施工单位可通过防尘网以及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的危害,最后对路面进行水泥硬化,减少飞沙扬尘的危害,同时也方便了周围居民的出行,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次,针对尾气与噪音污染,施工单位应当选择夜间运输,避开农忙时节,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再有,垃圾应及时清理回收至最近的乡镇回收点,针对难以及时运走的垃圾,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就近深埋的方式,减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对动植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与补救措施

在日常维护中,维护人员通常会对发电机进行拆卸上油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渗漏的油污会对当地的植被产生一定的破坏,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土表层中生存的生物造成毁灭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维护人员的环保意识,并为其提供更加有效的环保工具,从而使油污污染产生的影响大幅降低。其次,风力发电机通常需要深挖地基并浇筑混凝土,这一问题会对植被根茎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应当选择植物稀疏的地块开展施工。再有,风力发电站会在日常发电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会对周边动物的生活规律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为周边大型动物建立隔离保护区。

(三)对鸟类迁徙带来的负面影响与补救措施

风力发电工程对鸟类的影响主要可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鸟类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与风机叶片或裸露电线产生碰撞。这一问题不仅会对鸟类的生存产成威胁,也会对风电设备造生损害。其次,风电站的工作会改变当地的风向与磁场,鸟类的迁徙活动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再有,大型的风力发电站本身会侵占鸟类的栖息地,并对鸟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有关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开展详细的环评论证,以减少该项目对于周边环境的损害。同时,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为鸟类预留迁徙通道,并通过声波将鸟类驱赶出较为危险的区域。

(四)对自然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与补救措施

风力发电工程会对自然景观带来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对景观的和谐性产生一定的破坏。自然景观的魅力在于自然和谐,但风力发电设备难以与自然环境兼容。其次风力发电叶片的旋转会使附近居民产生眩晕症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者可参考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站,将风力发电项目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

结语:

风力发电工程不需要碳能源作为转换条件,因此该项目并不会对空气产生污染。同时风力发电并不需要消耗淡水,因此该项目将对水资源形成保护。再有,风力发电的安全性较高,因此周边生态环境不会受到严重破坏。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施工扬尘,从而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暂时性影响。同时发电设备在维修过程中会产生油渍渗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

参考文献:

[1]赵宇飞,张韬,曹阳.1995年-2005年辉腾锡勒风电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J].林业建设,2017(06):58-62.

[2]王浩宇,王三平,韩震,巩鑫磊.风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J].能源与节能,2013(10):64-67.

[3]王丽.风电场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J].广东化工,2012,39(12):120-121+119.

论文作者:张华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风力发电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张华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