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戏声腔源流考论文_商亦然

武陵戏声腔源流考论文_商亦然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

摘要:武陵戏是一个形成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等县市,流布于洞庭湖区与沅水、澧水流域,并远涉湖北、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其中的武陵一词,源于逶迤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境的武陵山脉为名。武陵戏有高、弹、昆三大声腔,本文通过对其三大声腔的研究,分析其三大声腔的源流。

关键词:武陵戏;声腔;源流

一、高腔与昆腔

武陵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她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元杂剧,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等戏曲艺术而逐渐成长壮大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她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其所在地区的社会风气、经济情况等。战国时期,南方楚声兴起,湖湘地区兴歌舞祭祀神明,史考 汉·玉逸《楚辞章句》道“昔楚国南郡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常德地区在当时也有专门陈演祭祀舞乐的文庙。武陵古剧《傩头神戏》便是用来还傩愿,家主会聘请武陵戏班来家中唱《傩头神戏》,戏班每年腊月24日封箱前,内部也必演此剧,直到1949年才不举行这个仪式,这些都与古楚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如今演唱的武陵戏高腔中仍保留着一些古傩戏、师道戏的原始风貌。宋元时期,市场经济的繁荣以及舞乐表演的商业化使得民间歌舞异常兴盛,南戏、元杂剧等都在湖南境内也有着长足的发展,武陵戏的《琵琶记》、《拜月亭记》等多出自南戏的剧目,《天官赐福》之类的则属于元杂剧剧目。

据武陵老艺人传说,武陵戏最早传入的是弋阳腔,元末战乱,朱元璋取得潘阳湖之战的胜利,从此江西的“许真君”备受推崇,连同江西人的政治地位也有很大的提升,常德地区还修建了两座奉江西人为神的英佑神庙,由此可见弋阳腔的兴盛也是有迹可循,弋阳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武陵艺人视《目连传》为百戏之祖,这说明弋阳腔对武陵戏有着深刻的影响。明永乐时期,常德修建的老郎庙中有着一口太平缸,缸上署有“大明永乐二年置华胜班”字样,华胜班便是武陵地区历代使用的高腔班名。

万历时代,昆腔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当时常德荣王府的戏曲活动盛况空前,荣王朱翊轸十分喜爱戏曲,经常与戏剧家龙膺讨论戏剧,对于龙膺的音律更是相当欣赏。龙膺的《金门记》便是湖湘地区最早使用昆腔的剧,曾多次在常德演出。与龙膺一样,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家中都有自己的家乐,家乐以吴侬居多,跟着主人去各地演出,昆腔也因此在常德地区盛行。龙膺在他的《诗谑》中提到:“何物最娱庸俗耳,敲锣打鼓闹青阳。”这说明青阳腔在当时常德地区也已广为流传。

明万历时代,弋阳腔和青阳腔的传入促进了常、澧一带具有当地特色的高腔出现。万历三十年,袁宏道的《竹枝词》中记载“楚妃不解调吴肉,硬字干音信口讹”,文中的“硬字干音”指的是武陵艺人所演唱的高腔。又据袁中道的《游居柿录》记载“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二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余笑曰:此天所以限吴楚也”。其中明确的指出吴、楚腔调是不同的,楚人演唱的的,称之为楚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说明常德地区已出现了有着鲜明特色的地方高腔。万历四十一年袁中道第二次来桃源游玩,在他的《再游花源记》载:“在(桃源)桃花观,邑人江伯通、张阿蒙诸公,携酒宫中,携得村伶一部佐酒。”,文中的“村伶一部”指的便是本地的高腔班。

二、弹腔

明末清初,荣王府,湘西诸土司府戏曲逐渐消亡,常德地区遭受战乱。康熙十三年,战乱平息,农业生产和城市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苏州、山西一带的商人进入常德地区,苏腔、秦腔也随之传入,并出现许多新剧目。武陵戏从此步入“乱弹”时期,“乱弹”一词,指的是昆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的声腔剧种。顾彩的《容美纪游》中记载道“女优皆十七八好女郎,声色皆佳,初学吴腔,终带楚调,男优皆秦腔,反可听,所谓梆子腔是也。”其中谈及当时容美土司家设的戏班情况,声腔有“吴腔”、“秦腔”、“苏腔”,旧容美辖有湖南石门部分地区。这个时期的乱弹剧目兴起,但由于其较为短小,多被用于官宴、堂会,祠堂、庙会等仍然演唱高腔昆腔的整本戏。

乾隆时期,常德工商业发达,商帮行会的增加带动了戏曲行业的发展,戏曲演出的需求增加,更是出现了由华胜、华庆、瑞凝、天元、元秀、松秀、荣庆等九个戏班合建的老郎庙。王昶在《雪鸿再录》、《使楚丛谭》等书中提到,乾隆末年常德地区,湖南提督俞金鳌“招饮观剧”,“以安庆优伶祗应,呕呕唧唧,亦颇怡然”,由此可见当时常德地区官饮之风盛行,而微班艺人将徽调带入常德地区,为武陵戏的“乱弹”开拓了市场。乾、嘉时期,弹腔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其主要腔调南北路已经形成,武陵戏北路腔仍保留着各行通用的徽调式唱腔,南路腔调有多种板式变化,比起之前的“乱弹”更能适应和表现剧目的需求,弹腔因此争取到了广大城乡观众的喜爱,昆腔逐渐淡出舞台。这个时期,昆曲《岳飞传》、《白罗衫》等剧目也被翻演为弹腔,有的剧目出现了高、弹两腔并用的格局,甚至有的戏班逐次增加弹腔的比重。这时期的整本戏依然流行于庙会和农村舞台,但由于堂会戏的兴起,折子戏的演出越来越多,这类短小精悍的剧目逐渐备受追捧且长期流传。这样,便出现了不少整本戏失传的现象。

综上所述,常德汉剧自明初以来,经过以上三个声腔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现在兼并高、昆、弹三大声腔的地方大剧种。常德汉剧是常德地区的戏曲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她集中体现了常德地区的人文风情,是常德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常德地区独特的音乐现象,审美艺术现象。常德汉剧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步入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从而使常德汉剧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湖南戏剧研究所.湖南地方刷种志从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2]湖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湖南省志(文化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中国戏曲音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4]常德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常德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中国戏曲音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论文作者:商亦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7

标签:;  ;  ;  ;  ;  ;  ;  ;  

武陵戏声腔源流考论文_商亦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