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人高校学生考试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学生论文,成人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161(2001)04-0038-03
成人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所有的教育形式一样,它不仅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养,而且,也使得整个国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所有的成人高校来说,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并加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就成为这些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成人高校考试中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考试形式的多样化,以期起到锻炼和测试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在我国几乎所有形式的教育系列中,考试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开卷和闭卷、口试和笔试以及它们相互综合的形式等等。笔者以为,面对成人高校学生年龄相对较大和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的特征,这些学校应当主要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测试。由于这些学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前,较之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尽管这种经验并不具有扎实的社会实践基础,可是它毕竟能够表明这些学生一定的社会成熟度。鉴于此,成人高校应当首先抓好对这些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与提高。为了检测这两方面教育的成果,有关方面还应当通过下列形式检测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是闭卷考试:多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这种考试形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虽然这种形式有它古老的一面,但仔细想来,当一个人的综合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后,学校相关机构通过命题书写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其实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它能够很直观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假如试题形式科学的话,它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学校的有关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教师在试题内容上多下工夫,以确保试题内容和形式上的科学性,从而达到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目的。具体来说,闭卷试题应主要保持下列形式:选择题、简答题、判断题、实例分析题、论述题,不同学科的试题及形式可以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强调的是,论述题应主要考察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类试题所包含的内容既要表现出一定的理论色彩,又要体现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试用市场营销理论分析一个生产皮鞋的企业,将其产品销售到非洲的可行性。如此等等类型的问题,就会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一般地说,这种考试形式适合于那些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对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有较强的普遍指导意义的课程。
二是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比,其实开卷考试的难度更大。实践中一些人对开卷考试有一些错误的理解:在学生看来,开卷考试的内容在书中都完全可以找到,因此不必费太多的工夫,就可以考到一个理想的成绩,何乐而不为?但实际情形并不像学生所考虑的那样。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所谓开卷考试,就是试题所涉及的原理在书中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找到,但是整个实际分析过程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发挥。而且在整体比例上,分析应用部分应占较大比例,一般大约在60%—80%之间,在此范围以内,不同的课程可以有所不同。
从试题类别上说,这种考试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举例说明类。例如:“举例说明什么是市场细分?”此类题目不仅要求学生回答相关的理论问题,而且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际事例来说明,当然,所举事例一定是与主题有内在联系的事件。这类试题可以测试出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原理的状况,鉴于此,命题教师必须对书本知识进行详细的分类,做到不同的理论知识用不同的试题形式去考察。
2.实际判断题。例如:“市场部经理管理的幅度是否越大越好?”此类题目所涉及的知识,不是一个大的问题而是一个小的知识点。这类试题的存在弥补了大型题目的不足,既拓宽了试题的范围,也全面地考察了学生,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分两步来回答:首先指出该问题是否正确,其次还要回答为什么。通过这样两个步骤,学生的判断以及分析能力就会一目了然。
3.案例分析题。例如:“某大型企业营销部经理汪紫霏到某大城市联系业务。夏日里劳累了一天的她回到了所居住的宾馆。夜里,一阵滴滴答答的声音将睡梦中的汪经理吵醒。定睛一看,原来分体空调的室内部分在向电视机滴水。这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赶快切断电视机电源。之后十分有经验的她迅速将这一切电话通知了楼层服务员。该服务员在不听劝告的情况下,以检查电视机是否损害为由打开了电视机,结果显像管当场损坏,这时,汪经理抬手一看,正好是早晨五点。假如你是客房部经理,你怎样处理该事件?”这类试题不仅能检测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看得到学生未来所能从事工作的基本状况。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案例设计就成为一项比较繁重的任务。这里,案例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典型性,即:案例情节要符合实际、案例内容要符合理论体系。总之,案例必须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4.小论文写作。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对于大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易适中的试题形式。大学一年级当中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能力,在这种试题形式中都程度不同地得到了全面检阅。需要强调的是小论文的题目可以适当地灵活一些,它既可以是理论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实际应用性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类问题当成日记和一般的论文来对待。否则,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5.口试。所谓口试,就是任课教师在所教课程结束以后,在全书范围以内选定比全班同学人数稍多的题目,并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这些题目排序。考试时,教师可按照一定次序依次让学生选题,选定题目的学生在准备十分钟以后,就需接受教师的专题提问。如果接受考试的学生不能准确而快速地回答问题,该生的考试成绩,就会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来说,口试的成绩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能全面、准确、快速地将问题回答出来的考生为优秀;全面、准确、快速这三个标准中,只能符合两个方面的考生为良好;只能做到全面或准确两者之一的考生为及格;只能回答一小部分或不能回答出问题的考生为不及格。评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临场发挥情况,给予不同的分值考虑。对于那些口才表达较好、内容回答比较详实的同学,可以适当地提高档次。
6.实践性考试。所谓实践性考试就是指在教师选定好的社会实践或模拟实践环境中,让学生以其中一员的身份,从事该组织的某种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状况,给予不同的成绩。例如,市场营销学课程就可根据课程内容来选题。教师可让学生以西安市东大街为标准化市场区域,让学生对该市场区域进行市场调查的系列工作。这个题目要求学生首先要确定调查的主题和方式;其次,确定调查的具体题目和内容及对象;再次,确定调查的具体地点和时间;第四,实施调查过程;第五,调查资料的汇总以及评价分析;第六,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要求有现状陈述、问题分析、解决对策等)。这种考试形式要求选定的实践环境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加强指导是这种考试形式对教师所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加强考试管理的科学化,以确保师生有一个规范而良性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明确一个理念:考试只是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手段,任何把考试理解为其他目的的认识都将是错误的。对于教师来说,检查授课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汇报自己的学习状况则是考试的主要目的之一。鉴于以上情况,成人高校在考试管理问题上,就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考试的时间和数量。既然考试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因此教务管理部门就应当确定合理的考试时间。一般来说,在成人高校,一个学期一门课程最多考试两次,因为过多的考试客观上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广泛性,使学生的知识面变得狭窄。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教学实践中,考试是一个指挥棒,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由于成人高校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从工作岗位上来学习的,因此,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高,故而无须用过多的考试来刺激他们去学习。所以,在笔者看来,成人高校的大多数课程,一个学期以考试一次为宜,少数课程,例如数学,在一个学期可适当增加练习性检测的次数。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一门课程有两次考试,那最好是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安排一次;如果只有一次考试,那就安排在学期末为最佳。
二是考试的奖励与处罚。和所有大学的考试一样,成人高校学生的考试也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从教师命题到教务的考试管理直至学生的考试本身,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1.任课、命题教师。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不仅要求认真教书,而且必须严守考试机密,做到不以任何形式向考生及和考生有密切关系的人透漏试题,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那些提交试题及时,以及试题质量高的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就应予以处罚。虽然不同的课程可以有不同的试题形式,但是所有课程都应当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规范。例如: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判断题、论述题、实际应用题等等。在此基础上,各门课程还应保持自己的特色,例如计算机在实际操作、管理学在模拟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有所尝试。
2.教务管理人员。教务人员不仅要组织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命题,而且还要认真保管教师拟好的试题,建立科学而规范的题库,做到不丢失、泄漏试题,并及时为学生考试提交打印标准的试卷。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务部门是一个中枢机构,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起着纽带的作用。因此,学校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机构与个人,都不得随意调整教务部门业已安排好的课程与考试。同样道理,教务人员如果在组织教学与考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正常进行,也应有一定的处罚措施,当然对于做得好的相关工作,也要有一定的奖励手段。
3.学生。在所有形式的学校中,学生都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成人高校的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检测他们学习的效果,考试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测试,以确保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为了保证学校有一个良好而稳定的教学环境和考试秩序,教务和学生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学生考试管理制度。以奖励那些考试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处罚那些在考试中违纪的学生,从而起到鼓励先进和推动后进的作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这方面,学生管理以及教务部门都要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密切合作,紧密配合,也只有如此教学过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三是关于题库。题库是考试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下的方面将是题库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1.题库的建立。建立题库是教师和教务人员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上述命题共同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本课程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命题。当教师按照一定的要求命题结束以后,教务管理人员就要妥善保管试题。建立题库的重要目的是在于确保考试过程的连续性,以及考试的整体安排。从学院工作的全盘来考虑,题库的建立不仅保证了考试的正常进行,而且也便于对考试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考试的客观公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建立题库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教务以及学院的其他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2.题库的管理。教务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对题库实施严格而有效的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在题库形成和题库管理过程中,教务管理者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学院也可从整体上加强纪律和财经管理,对于那些敢于违背试题管理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地予以批评和教育。对于情节严重的试题违纪行为,学院可采取行政处罚和相应的经济处罚,决不姑息迁就。
3.题库中试题及其形式的修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题库中所有科目的试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当教材、社会环境、教学对象等发生较大变化时,题库中的试题及其形式都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试题及其形式频繁地改变或者太过持久地稳定,都将对考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务管理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在恰当的时间与地点,对试题及其形式做出科学而合理的修改和调整。教务管理部门对于修改好的试题,应同新试题一样进行正确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