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让农民富起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千方百计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让农民富起来,这是中央的指示,也是全国所有县乡村干部工作的重心。如何让农民富起来?一方面是减负,另一方面要增收。如何增收,各地应从当地实际出发。首要的是调整种植业,搞好养殖业。宜耕种的将其耕种好,不但要增产,还要力争优质。应当明白,那种只求吃饱肚子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如
今,人们追求生活质量,讲究吃好,讲究营养,讲究多样化,所以引种良种,科学种植,高产优质,就成为我们种植业面临的严肃课题,做好了也是可以多赚到钱的。该退耕还林还草的,就退耕还林还草。还林时,要认真分析市场前景,应栽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经济林;还草时,可以将种草和养畜衔接起来,种那些高产优质的草,例如鲁梅克斯K—1号。据北京市通州区一种植户的实践,种一亩鲁梅克斯K—1号草,比种粮食多收入五分之三,即多收入295元。
种一亩鲁梅克斯K—1号,在水肥良好的条件下,年亩产鲜草10—15吨,精料辅以鲜草,可养奶牛3头,或肉牛4—5头,或肉羊55—67只,或肥猪27—33头,或蛋鸡227—270只,或蛋鸭139—166只,或养鹅125—150只,或养兔130只。将种植与养殖衔接起来,不但给种草找到了出路,还能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中的种植和养殖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搞好了,一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将种植和养殖如果能协调发展,就能给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从而促进乡镇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其附加值,再把“运销”抓起来,形成农村经济产业链。只要农村经济活跃起来,这其中的各个环节都会给农民带来收益,农民收入必然会有所增加。关键在于我们的农村干部,要学会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种植现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行情,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当地情况的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当好“参谋”,做好指路人,带领群众分阶段实施,逐步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经济。这种区域特色经济,是植根于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因此根基是牢靠的,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又是国内乃至国际大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自己的区域特色经济也会发展壮大起来,农民也因此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总之,种、养、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大有可为,而首要的是要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既是最古老的产业———从原始社会就有了的产业,又是长盛不衰的产业———人类永远离不了的产业。我们千万不可轻看了它。以为搞种植业和养殖业赚不到大钱,发不了大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赚不赚钱,不在于种植和养殖业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经营它。不然,在海南岛省,在广东省,在广西自治区……等地,有那么多大的企业家,商家,跑到农村去投资农业,他们显然看好了这块“风水宝地”,想从中赚到钱,赚到大钱。我们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人,客观条件比他们优越,如果我们学习他们,学到新的思想,学会用现代手段经营农业,肯定也能赚到钱,赚到大钱的。千方百计地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中赚到更多的钱,这是摆在我们农村干部面前的严肃课题,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做出令党和人民都满意的答卷。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