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依菲 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 200442
2005年,病榻上的“两弹元勋”钱学森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问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而一个在一线执教的教师却有这样困惑: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无法呈现出语文的真味?
说是困惑,其实大家心里都有几分答案。就初中学生的学情来讲,许多老师处在非常痛苦、迷茫的挣扎中。一方面,教师们理想地希望学生们能够“导而弗牵,学贵自得”;另一方面,现实中的重重矛盾交叠让教师只得“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
中国古代文学的名作流传至今,其义理深刻,发人深省。然而到学生这里,学古文苦了学生,累了老师,甚至连记诵文学常识都成了学生非常痛恨的学习文言文的一部分。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也许大量的背诵和古今异义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障碍,而当我在不断比较现代文教学和文言文教学的不同时,发现时空的阻隔也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时间的距离让这些颇具风格的大家们在学生眼里都失去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人情味。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很强调的一点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而我们自己在教学本已有难度的文言文时,怎么可以把人、情、味都丢开了呢?初中的学生是一个非常感性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贴得很紧。而当学生没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让他们对着一个冷冰冰的垂垂老朽,谁愿意耐着性子读甚至记诵呢?
因着这样一种困窘的现状,我开始在文言文课堂上进行粗浅的尝试。尝试的第一步,围绕作者开始——让作者穿越时空的重重阻隔,“活过来”。
沪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第一学期中有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西湖的美景,西子湖的美名更是由此而来。其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家苏轼。学生大多游览或听说过西湖,对苏轼其人亦有浅层的了解,于是我决定将这个篇目作为切入口。
课堂上,让学生读罢诗作并进行了简单的字句分析后,我问:“西湖,乃杭州胜景之一,历来写西湖的佳作名篇繁多,却难以超越苏轼的这首诗作,你们猜猜是为何?”热闹的课堂突然静默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在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而北宋时期由于长期疏于疏浚,整个西湖湖面长满了厚厚的葑草。刚到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见得此景,便决意彻底整修西湖。那么如何处理挖出来的淤泥呢?放在任何地方都妨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于是他就用这些淤泥筑起了一条跨越西湖南北的长堤。后人为了感谢他,就把这条堤称为——?”“苏堤!”有些同学立即产生了联想,听到答案的学生们纷纷表示意外的赞叹。原来在印象中只会“纸上谈兵”、“舞文弄墨”的苏轼竟然还是一位艺术的实干家!原来苏轼心中早已对西湖种下别样的深情,遥望湖光山色,他的感慨又怎会与一般的游览者相同呢?难怪苏轼眼里的西湖是个不折不扣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啊!
在现实与历史的交错间,学生穿梭其中,思索、谈笑,对于其人其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想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也不愿忘了,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正是北宋的文学大家,苏轼。挑起了学生的兴趣,我顺势将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猜猜”三人间的关系。细心的同学马上就发现了名字间的细微差别。“苏洵将其二子取名为轼、辙,都是古代车前不起眼的一部分,父亲也是以此希望二子能够虚心向学,切勿张扬。而苏轼字子瞻,实源于《曹刿论战》中的一句“登轼而望之”,这篇课文,我们在初二时会学到。至于号东坡嘛,我们都知道苏轼独家研制的红烧肉非常有名,记住东坡肉你一定不会忘了苏轼的号了吧。”看是一节简单的古诗鉴赏课,我试图达成的目标却是让起始年级的学生能够生发这样的感慨——其实古人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意在以此破除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
“担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建树杭州,那到了徐州的苏轼又是怎样地做起了百姓的父母官呢?”初一的学生再次接触苏轼的作品在其词作《浣溪沙》中。周汝昌先生说此词“千古未有之奇境,正在无奇之中”。这一无奇,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苏轼在徐州求雨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对苏轼出城躬迎“龙水”的故事更是娓娓道来。一则故事,道尽了苏轼对神明的虔诚,更是道尽了苏轼身为父母官对黎民百姓的关切。去石潭酬谢神明的一路上,苏轼眼里遇见的一切当是什么样?花落衣上,簌簌有声,缫车之声,响彻村周,绿荫覆地,正是卖瓜福地。路过此处,唯思茶浆,方解渴楚。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来,正是一片为民忧喜的心情。
学习至此,苏轼的人物个性、诗作辞赋渐渐从课本中立体起来,学生才开始真正对文本、对作者有了“感知”。课堂的时间虽有限,而我们也不应吝啬打开一扇窗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能从这些名家大篇中感悟到语文的重量和它的厚度,从而学有所获。
文言的真味在哪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实是——意有境,味无界。学子们在自己的琅琅书声中沉思、冥想、微笑、默叹,悟得其理,品得其意,已然是其味也。而我更希望在他们的漫漫人生路中,顿悟回首之时,慨叹古典文学厚积而薄发的意、味早已灿烂了他们沿途的风景。也许,这也就是教授语文的乐趣所在。在我们试着将语文的“味”呈现给学生时,这滋味也正在我们的心头一点点变得更醇香、浓厚。欣然合上书本,感受到,语文本就是这样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教,亦是;学,亦然。
论文作者:沈依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苏轼论文; 西湖论文; 学生论文; 文言文论文; 杭州论文; 语文论文; 诗作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