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探究论文_张陆陆

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探究论文_张陆陆

牡丹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一分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企业在土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作为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有效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之上,再不断地进行施工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完善,进而才能有效地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推动建筑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耐久性;安全性

引言

我国土木建筑结构工程规模、数量在逐年提升,展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现代土木建筑结构工程数量比较大,如何有效确保工程数量的同时,提高土木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在土木建筑结构工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而目前的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由于对建筑数量的过高要求,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以及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施工,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结构的功能

1.1空间及美术需要

房屋与人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物质设施。其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基础硬件需求的同时,对于精神层面的需要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BS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内涵。

1.2承受多种载荷

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保证其稳定性,BS要确保房屋在各种负荷的影响下保持稳定性及使用性。

1.3提高建材的使用效能

建材是用来进行建筑的各种用材。纯粹的建材无法发挥良好的建筑功能,需要对其赋予一定的表观形态才可以使其各种建筑效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土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管理制度不落实

由于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导致了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隐患,未能责任到个人。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对企业员工未能做到合理奖惩,使得施工的效率有所下降。

2.2管理人员缺乏安全培训

有关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在施工前没有有效地对管理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因此导致了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职业素质较低,未能满足企业基本的安全管理要求,未能有效地进行施工安全管理。

2.3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很多的企业为了节约开支,聘用大量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作为施工人员。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培训,对于施工过程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和流程也缺乏认知,未能有效落实建筑施工的规范流程,因此他们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效率。另外,由于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造成施工未能有效开展,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构设

3.1耐久性的构设需求

耐久性设计时要考虑到承载力极限状态。该状态的设计公式为:ys≤R。式中,y为结构重要性系数。s为内力组合的设计值。R为结构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在满足该状态的基础下,还要考虑到使用时长及混凝土的持久性。一般情况下,临时建筑使用5年,替换房屋25年,重大房屋100年。常规房屋混凝土强度应保持不小于C40,使用时长为50年,竖向承受力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

3.2材料的选取

在进行建材的选择时,要结合房屋项目的具体特点来个性化地选择建材的参数。以混凝土的选择为例。当房屋建设地点周围的气温较低时,要选择有高稳定性的混凝土。因为在低温环境下,普通材质的混凝土会出现一定的形态学变化,由此降低房屋建筑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耐久性的检验

在房屋建设完成以后,应该根据建筑的特点制定一定的时间考察点。考察的项目主要是房屋外围的墙面、玻璃墙等。如若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了构造的老化、损坏,则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者返修。

4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构设

4.1规范结构设计

经过规范化设计的房屋结构可以具备一定的破坏负荷稳定性。即使在剧烈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损,但仍然可以发挥基本的结构维持功能。规范的结构设计包括整体建筑的坚固程度、承受载荷以及持久性。

4.2安全设计组件承受力

组件承受设计主要包括组件负荷的分散设计、组件材料负荷的分散设计以及整体负荷安全分配。通过对以上方面的合理规划可以使组件具有最大的负载值。在该设计中,负荷力的分配要参照房屋结构组件的整体负荷,并可以在适当范围内波动。

4.3设计建筑的牢固性

牢固性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而非单一局部组件,由此提高房屋整体的牢固程度。在设计牢固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的延展性能。良好的延展性能可以使建筑在极端条件,例如地震中仍然保留基础的稳定性能。

5提高土木建筑结构施工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有效举措

5.1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知

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应当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因此施工单位的领导应当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在有效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全面提升施工的质量,并且实现施工流程规范化、合理化。在实际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将施工安全作为企业的发展命脉,并且要积极地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企业的基本工作,正确引导下属部门配合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进而有效地加快整个工程施工进度。

5.2提高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

在企业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提高企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企业对有关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是极其重要的,而不是随意地聘用缺乏技术和安全意识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分阶段培训,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但必不可少的则是,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放到培训的首位,进而有效地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5.3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各工种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保证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应当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并且制定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比如以下的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出入检查,确保员工能够安全上岗,可以在安全范围内逐步实现高效施工。对于各工种负责人,应当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制定详细施工计划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土木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和严格执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按计划完工,进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整个工程耐用。要求各施工方必须至少提前两天向项目部提出下一工序需要购买的材料的清单,并注明所需要材料的数量。对于项目部所供应的材料,各施工方均应用于本工程,不得挪作他用,不得浪费,且要负责保管,还应当做好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在对这些施工材料进行保管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查,对负责人进行严格的要求,进而避免在保管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各施工方还应高度重视安全施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

6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国民在对建筑的要求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加上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使建筑行业有了快速发展,但很多质量问题随之而来,因此在确保建筑数量的前提下,应当科学思考土木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地把控施工质量,才能有效确保建筑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杰勇.分析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5(52):81-82.

[2]宋卫中,宋卫杰.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6):110.

[3]蔡胜武.谈耐久性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4(06):205.

论文作者:张陆陆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探究论文_张陆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