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一个平凡而有用的好人_环保论文

让孩子成为一个平凡而有用的好人_环保论文

让孩子做一个平凡而有用的好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做一个论文,好人论文,有用论文,平凡论文,让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塑造女儿的好品质

1999年11月中旬的一天,北京大学教师袁放接放学的女儿袁日涉。女儿举着一份试卷嚷着让爸爸签字。袁放一看上面的考试成绩,心里顿时凉了下来:老天,这么简单的数学题,女儿仅考了80分。

袁放心情非常沉重,他44岁才有了女儿,中年得女,他和妻子对这个孩子倾注了很多精力。袁放的父亲袁微子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母亲董领娇是国内肿瘤治疗方面的权威。在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成堆的家庭,怎么会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他和妻子都很失望的孩子呢?

袁放对女儿的资质不看好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小日涉4岁时,袁放就把她送到北京景山公园少年宫学前艺校。哪知,进校后没有多久,女儿和别的孩子相比就差了一大截:朗诵、舞蹈、数学、语文、美术、踢毽子等样样都落在别人后面,老师也苦笑着摇头。

那天晚上,袁放和妻子要金枝躺在床上,为了女儿竟然整夜没有睡着,听到丈夫在一边唉声叹气,要金枝劝慰丈夫说:“孩子智商不高,我们还是把她当普通人来培养吧!我们不能为了大人的面子逼垮孩子啊!上午,同事们聊天时,谈到对于幸福的感受,有位同事说,清华大学一位著名教授退休后,每天只能和老伴互相照顾,因为他的孩子们都在国外定居,一年中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回来看他们。而附近胡同里一位蹬三轮车的大爷,虽然他的女儿是普通工人,但每天都到父母家里嘘寒问暖,你说哪位老人的幸福更实在呢?最后,大家都说,幸福有很多种,人老了身边有儿女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妻子的这一番话对袁放触动很大。他想,让女儿做个品质高尚的好人,应该是最大的幸福!

从那以后,袁放夫妻对女儿的德育培养更加重视。当北京有家杂志征集1万名家长对孩子20个字的祝福,她郑重地为女儿写下了“希望你将来做一个好工人、好秘书、好助手”的祝福语。

此后,袁放夫妻开始着重发掘女儿身上的闪光点。他发现,女儿虽然美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但每次回到家后,无论熬到多晚都要坚持画完,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她后来竟然得到了十校联赛的第一名。由此,袁放得出一条结论:女儿虽然智商一般,但有着一般孩子不具备的超常毅力和耐心,更有着乐于助人的品性。

打那以后,袁放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有时,他身体不舒服时,就在床上指挥女儿做这做那,教育她“百善孝为先”。小日涉长到7岁时,袁放就开始带着她到超市见习,让孩子学会购物。

一次,袁放带女儿从超市回到家里,他坐在沙发上,故意喘着粗气说:“女儿,爸爸又累又渴,帮我削个苹果好吗?”小日涉拿着小刀削了10多分钟也没能削好,袁放也不着急,一直等着女儿削好后递给他。

“哎呀!”袁放听到女儿惊呼一声,忙看过去,发现小日涉已经捂住了手指,原来她不小心划破了指头,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这时,正好有个朋友来串门,看到小日涉眼泪汪汪的样子,便大声指责袁放太狠心了,女儿小小年纪竟让她做这种事情。可袁放在一边仍不动声色。其实,他也很心疼女儿,但这是他对女儿实施的“行为养成教育”。

经过袁放夫妇的细心引导和培养,袁日涉成了一个人见人爱、勤快、孝顺的小姑娘。

女儿成了环保网站最年轻的CEO

2000年元旦前的一天,袁放做好了晚饭,迟迟没见小日涉回来。他有些着急,正要出门去找,这时,门铃响了,袁放急忙打开门,女儿跨了进来,小手脏兮兮的,手里拎着个塑料袋。只见小日涉把那个塑料袋打开,兴奋地说:“老爸,这是我捡的旧电池!”袁放一看,果然袋子里装了十几节废旧电池。他有些诧异,小日涉认真地说:“老爸,报纸上不是说,废电池有毒,会破坏环境吗?以后,我上学时,只要看到废电池就收集起来!”

袁放对女儿的举动暗暗称叹,他认为,女儿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就是有孝心的表现,应当鼓励。

一天,小日涉和爸爸商量,她打算与人民日报社有关部门商量,在他们进门大厅里放一个废旧电池回收箱。袁放爽快地答应了女儿的请求,他陪着女儿来到《人民日报》报社保卫处,本来说好是让女儿独自去找处长商谈的。可小日涉一看保卫处长那严肃的面孔,心里有些打怯,眼巴巴地望着爸爸求助。袁放赶紧上前说明了来意,得到了保卫处长的赞成和支持。不过,在回家的路上,袁放对女儿说:“爸爸只帮你一次,以后就要你自己去联系了!”

就这样,袁放助阵,小日涉又相继与多家单位谈妥了在大门口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的事情,袁放心里暗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女儿与人打交道的口才与技能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001年,袁日涉迎来了环保生涯中第一个奖项——“福特汽车环保奖”,奖金5000元。这笔钱应该怎么用呢?袁放建议说:“孩子,环保是大家做的,你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你明白爸爸的意思吗?”袁日涉为这笔奖金的用途想了好几天,终于做出了决定——用这笔钱开办一个属于少年儿童自己的环保网站。袁日涉开始自学起网页制作的知识来。一下课,她就看书,查资料,请教老师,常常忙到夜里一两点,父母催促几遍才上床睡觉。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袁日涉创立的红领巾环保网就开通了。年仅8岁的小日涉成了全世界环保网年龄最小的CEO,很快,她的网站聚集起了30万名环保人士,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上普通中学也不错

袁日涉做了很多的公益活动,自然占用了很多学习时间。袁放和妻子担心从小就对学习有恐惧感的女儿成绩会更差。可让他们没料到的是,袁日涉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觉得自己整天忙于公益活动,如果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别的同学就会对她有看法。所以,她必须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对女儿的这种想法,袁放很支持。他对女儿因势利导:“要想学习好,除了刻苦努力之外,还得向课堂要效率。”

五年级期末考试,袁日涉的全部课程都是优。

2005年9月,袁日涉小学毕业了,按她的条件可以保送重点中学,可袁放把选择权交给了女儿。袁日涉经过认真的思考,对爸爸说:“重点中学各方面条件虽然不错,但那里竞争压力大,离家又远,我还是上一所离家稍近些的普通中学吧!”

2006年春节期间,袁日涉打算编一本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方面的书,把热心环保的少年的事迹记录下来。袁放担心编书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影响到女儿的学习。袁日涉反过来安慰爸爸:“老爸,别担心,我会合理安排时间,不会影响到学习的,您放心吧!”

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志愿者,袁日涉刻苦地学习英语,口语越来越熟练。她和爸爸在北京东城区举行的家庭迎奥运学英语活动中,以小品“外国友人与北京的士司机”荣获第一名,而这个小品是袁日涉独立创作出来的。

袁日涉的努力给她换来了诸多的荣誉。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少先队员标兵”、第八届“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第九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2004年度中华十佳小记者”、2008年7月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北京奥动会火炬手。袁日涉还曾以全国少工委委员的身份,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袁放以自己对女儿教育的切身体会说:“让孩子成材不只读书这一条路,让孩子做个平凡而有用的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标签:;  

让孩子成为一个平凡而有用的好人_环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