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俄关于北约东扩的斗争及其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影响_北约东扩论文

美欧俄关于北约东扩的斗争及其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影响_北约东扩论文

美、欧、俄围绕北约东扩问题的争斗及其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争斗论文,其对论文,格局论文,北约东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美国、西欧与俄罗斯围绕北约东扩问题展开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之间东扩与反东扩的争斗,也表现为美国与西欧之间的矛盾。这场争斗的实质是美国、西欧与俄罗斯对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主导权的激烈角逐,其结果必将导致逐步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形势,重塑欧洲安全格局。欧洲将形成多重机构发挥影响的多层次的安全新体系:北约将逐步确立在未来欧安格局中的核心地位;美国将继续发挥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作用;欧盟的作用将会得到一定的加强,但短期内尚难对美构成严峻挑战;俄罗斯仍将作为重要一极发挥作用,但其战略范围将逐步萎缩。

一、北约东扩的由来

北约成立于1949年4月,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军事集团。冷战结束后,北约并未因华约和苏联的解体而解散,反而把冷战的结束看作是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机遇,酝酿、确立了北约逐步向东扩展的战略,即逐步把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纳入其战略范围,填补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安全真空”,最终建立起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新秩序。

北约之所以没有解散反而确定东扩战略,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首先,美国作为北约东扩的积极倡导者,其目的是:1.遏制俄罗斯,防止它东山再起。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强大对手消失,但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虽然暂时处于政治经济转轨的困难时期,但无论从其国土面积及人口,还是从其民族特性、历史传统看,它一旦摆脱困境,决不会甘当西方不平等的小伙伴,特别是它仍具有足以摧毁美国的军事力量,所以,美国仍将其看作潜在的敌人,欲借其虚弱之机,吸收前华约成员国,抢占其传统势力范围,巩固冷战成果,达到遏俄弱俄的目的。2.制约西欧,防范西欧对其构成挑战。西欧在冷战后由于以往苏联的直接威胁消失,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并且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防务联合日趋加强,这样发展下去势必对美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美国企图通过北约东扩,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体系,使欧洲建立独立防务的愿望难以实现,也使欧洲在形成统一决策上更加困难,从而不能摆脱美国的传统影响。总之,美国想通过扩大北约,遏俄制欧,继续保持其在未来欧洲事务中的主导权。

其次,欧洲在冷战后并不太平,面临种族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原教旨主义抬头等威胁,西欧仍无实力摆脱美国的参与而建立起独立防务系统,而且在遏俄弱俄、巩固冷战成果方面与美国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所以,西欧支持美国倡导的北约东扩战略,特别是德国,因为北约东扩将使其不再是北约的东部边界。

再次,冷战的结束使东欧国家处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所谓灰色安全地带,东欧国家认为北约是唯一能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的国际组织,所以,希望尽快加入北约,以摆脱俄罗斯的传统控制。这样,既可以寻求安全保护,又企图借此促进与西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实现其“回归欧洲”的夙愿。这也在客观上为北约确立和推行东扩战略提供了可能。

迄今为止,北约为推进东扩战略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

1994年1月10~11日,北约召开苏联解体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了与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正式提出北约东扩战略。

1995年9月,北约常设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扩大北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阐述了北约“为何”和“如何”扩大的问题,强调东扩进程将是“渐进的、透明的”,并对入盟国规定了加入前必须达到的条件。12月,北约外长会议批准了这个报告。

1996年12月10日,北约召开外长会议,正式公布了北约东扩时间表,即在1999年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吸收第一批前华约国家加入北约。会议还决定授权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1997年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前,争取与俄罗斯谈判达成一项全面规范双方安全合作关系的“宪章”。

进入1997年以来,北约加紧了与俄罗斯的谈判。北约秘书长与俄外长多次举行会谈,德国总理科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相继访俄。3月20~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历史性”会晤。5月14日,北约秘书长和俄外长经过六轮艰难的谈判后,终于就“北约与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达成一致。5月27日,北约16国领导人、北约秘书长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正式签署了这一文件。7月8~9日,北约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首脑会议,邀请捷克、匈牙利和波兰与北约开始举行关于参加北约的会谈,并发表了《北约东扩宣言文本》,这标志着北约在东扩进程中已迈出重大的一步。

二、美、欧、俄围绕北约东扩问题的争斗

北约东扩实质上是冷战后美国、西欧、俄罗斯重新划分欧洲势力范围,争夺未来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权。由于美国、西欧在推进北约东扩以遏制俄罗斯问题上根本利益一致,所以这场斗争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之间东扩与反东扩、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同时,美国、西欧在处理与俄罗斯关系、建立欧洲安全新秩序问题上又各有自己的打算,因而这场争斗还表现为美国与其西欧盟国之间的矛盾。

虽然北约一再声称,东扩决没有反对或威胁俄罗斯的目的,而是要帮助消除分裂欧洲大陆的分界线,来加强欧洲—大西洋地区所有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但由于军事、地缘政治和传统的安全心理方面的因素,俄罗斯仍然认为北约东扩将对其构成威胁。首先,北约东扩将使北约的东部边界延伸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尤其是如果北约的军事设施也随之推进,将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其次,北约东扩将缩小俄罗斯在中东欧的传统势力范围,使俄罗斯失去历史上传统的缓冲地带,使其对欧洲的影响进一步削弱。再次,北约东扩将建立起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体系,有可能将俄罗斯排除在欧安体系之外,至少使其在欧安事务中的发言权受到削弱。所以,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围绕东扩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俄罗斯曾坚决抵制北约东扩计划,但由于其处于政治经济困难时期,需要西方的支持,没有实力与西方对抗,而美国、西欧在北约东扩上有着本文前面所述的重大战略利益,坚决不让步,所以,在无法阻止北约东扩进程的情况下,俄罗斯的立场才从坚决反对转为有条件的同意,与北约展开了艰难的讨价还价。俄罗斯的要价是:北约不得吸收诸如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等俄的“直接近邻”,不得在新成员国境内部署核武器及常规力量,不得建立军事设施;重新谈判修改《欧洲常规武器条约》,与西方保持军事上的平衡;建立俄罗斯与北约的磋商机制,以使俄罗斯在欧洲安全事务,特别是与其安全利益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上,同北约拥有事实上的共同决定权;签署包括上述内容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以规范双方未来的关系。

针对俄罗斯的立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坚决不给俄罗斯以否决权,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另一方面,鉴于全欧安全离不开俄罗斯的参与和合作,并为使俄罗斯吞下北约东扩的苦果,北约对俄罗斯亦作出适当让步。1.北约与俄罗斯签署了相互关系基本文件,但拒绝赋予文件以法律约束力,文件只需有关国家首脑和北约秘书长签署,无需各国议会批准。2.向俄提供经济援助,同意俄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承诺促成俄罗斯加入包括巴黎俱乐部、世贸组织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组织,既帮助俄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又企图借此将其融入以西方为主的国际社会。3.北约表示“不打算,也没有计划或理由在新成员国的领土上部署核武器”,“不在新成员国境内部署重要兵力”,但对“重要兵力”没做具体规定。4.北约同意修改《欧洲常规武器条约》,但对俄罗斯试图让其承诺不增加装备数量并作为确切义务固定下来,未作明确答复。5.同意成立俄罗斯—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建立双方磋商与合作机制,使俄罗斯在欧安事务中拥有发言权,但拒绝赋予俄罗斯否决权。6.北约仍拒绝接受俄罗斯反对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的立场,宣称北约的大门将向所有国家开放。

为了避免发生直接对抗,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双方都作了妥协和让步,但在原则性的重大问题上又针锋相对,竭力维护各自的利益。从目前北约与俄罗斯总的攻守态势看,北约已占主动,它以向俄罗斯作出一定的让步换取了俄对北约东扩的默许。今后,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既针锋相对地斗争又适当妥协、避免直接对抗的状况将贯穿北约东扩的全过程。

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美国与其西欧盟国也有矛盾冲突。其一,战略目标不同。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借助北约东扩继续控制欧洲,遏制俄罗斯,防止中东欧形势逆转,确保其在欧洲的主导权和战略利益。欧洲盟国支持北约东扩,目的是使美国继续对欧洲防务承担责任,通过密切与东欧国家的关系,维护自身安全,并借此加强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发言权和自主能力。

其二,在如何处理东扩与俄罗斯关系问题上的分歧。美国极力主张乘俄罗斯目前虚弱之机加速推进北约东扩,西欧则不主张操之过急,担心东扩太快会激发俄罗斯日益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对欧洲安全不利,主张善待俄罗斯,适当照顾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其三,在东扩对象国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主张北约应加强在巴尔干和黑海地区的安全,而美国、德国和北欧国家则主张促进东欧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今年7月上旬召开的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上,美国主张首批东扩只接纳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而法国和意大利强烈要求再加上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

其四,在如何分摊东扩费用问题上的分歧。据美国政府今年2月份的估计,今后12年中,北约东扩的费用约为270亿~350亿美元。美国政府计划只承担其中的15%,新成员国承担35%,剩下的50%让其他北约成员国负担。但欧盟各国政府都在为达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趋同标准而努力削减预算赤字,很难为北约东扩投入巨资。法国总统希拉克今年7月9日在马德里首脑会议期间已公开宣布,法国不打算为了支付新成员国的费用而增加它每年对北约组织的捐款。

三、北约东扩对未来欧安格局的影响

欧洲安全格局正处于重要的转换时期,美国、西欧、俄罗斯三大力量都极力争取在未来的欧洲安全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三方围绕北约东扩的争斗,将导致各自在未来欧洲安全体系中的重新定位,也必将逐步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形势,重塑欧洲政治安全格局。

今年7月,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已正式宣布东扩首批候选国名单,12月北约举行部长级会议时将签署一项关于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参加北约的议定书,在北约各成员国议会批准后,于1999年4月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新成员国资格将正式生效,北约实现首轮东扩已成定局。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还宣称,北约仍将向其他中东欧国家敞开大门,在1999年举行首脑会议时将再次研究北约进一步扩大的问题,这预示着北约实现首轮东扩后,不会就此停止,将来还会伺机推动第二、第三轮东扩,将战略前沿不断向东推进,这必将极大地改变战后持续多年的欧洲地缘政治形势。

俄罗斯虽极力阻挠北约东扩,但终因实力不足而未获否决权,转而寻求在正视北约东扩现实的同时,争取把东扩的威胁降到最低限度,试图通过俄罗斯—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这一磋商机构,获得对欧洲安全事务与北约平等的发言权。同时,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采取相应措施,与白俄罗斯结盟,主动改善与乌克兰的关系,大力推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同时,更加重视发展与中国、印度、伊朗等亚洲大国的关系,增强与西方的回旋余地。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欧洲安全格局势难建立,俄罗斯仍将作为重要一极在未来的欧洲安全事务中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

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竭力维护其对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权。美国通过推动北约介入波黑危机的解决,加强了北约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作用,也凸显了美国的主导地位。在北约东扩上,美国以北约领袖自居,不仅率先提出东扩时间表,而且代表盟国与俄罗斯举行首脑会晤,企图乘西欧目前无力建立独立防务系统和俄罗斯虚弱的有利时机,借助加速推进北约东扩达到遏俄制欧的双重目的。在今年7月上旬的马德里首脑会议上,美国提出的北约东扩首批成员国方案虽然遭到法国、意大利等多数北约成员国的反对,但最后还是获得通过,这再次说明,美国作为北约的盟主,凭借其占绝对优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北约东扩和欧安事务中将依然发挥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作用,继续控制建立欧洲安全新格局的主动权。

欧盟在通过北约东扩遏俄弱俄方面与美国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但西欧并不支持建立由美国主导的未来欧洲安全新格局,而主张西欧、美国、俄罗斯共同参与。为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逐步加强在欧洲安全事务上的发言权和自主能力,近年来欧盟一直致力于防务联合,成立了多支联合部队,并不断加强军事合作,1996年12月法、德签定的《共同安全和防务构想》就是法、德轴心联合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但目前欧盟内部在这一关系欧盟在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如何定位的重大问题上,远未达成一致。在今年6月中旬召开的欧盟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上,欧盟各国领导人未能就建立共同的防务政策、确定西欧联盟逐步融入欧盟、建立欧洲自身的防务体制达成协议,法、德、意、西、比、卢六国提出的以大约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使之成为欧盟“军事臂膀”的主张未获通过。同时,美国对欧洲盟国关于对北约进行改革,建立“欧洲安全和防务特性”,以及使欧洲在北约和欧安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的要求所给予的支持是很有限度的,美国与以法国为首的欧洲盟国在今年7月上旬的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上未能就北约改革取得进展一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和欧盟实力的增强,欧盟在未来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可望得到一定加强,但欧盟在短期内无力摆脱美国而建立独立的防务系统,即使逐步建立起“欧洲支柱”,也会被溶于扩大了的北约之中。因此,欧盟目前尚难改变美国在北约和欧安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标签:;  ;  ;  ;  

美欧俄关于北约东扩的斗争及其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影响_北约东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