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一体化”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训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我作为一名县级小学数学教研员,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数学教研怎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研究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走出一条高效的研究之路。2002年,长沙市推出了小学数学“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模式。为此,我们结合市里面的工作要求,潜心研究了“研训一体化”模式的县级推广模式。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一个“问题—引领—研讨—展示”的研训工作模式。
一、问题即课题,教研在针对性中展开
在推进研训一体化工作中,我感受到,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必须实现根本性转移。本着这一思想,我要求自己的教研工作必须实现“三转”:即,将“我要求你什么”转为“你有什么要求”;将“我有什么”转为“你需要什么”;将“我给你什么”转为“我们共同解决什么”。在这一新的认识下,我们针对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了“问题即专题、专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并建立了四条通向“问题”的途径——
1.在理论对话中筛选、提炼问题
课标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这个目标中,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呈现在教师的教学视野里,但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因此,我们便以此为专题,形成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数感”“在大数认识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等一系列数学问题。
2.在与名师的比较中筛选、提炼问题
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要求他们回来后必须组织同样的活动,再将两次活动进行比较,问题就得到了彰显。
3.在听课、评课中筛选、提炼问题
如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作的三角形歪歪斜斜,画的对称轴如同蚯蚓,教师却视而不见。于是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如何养成”等问题。
4.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筛选、提炼问题
教师的教学反思,往往是针对课堂中的问题而写的,是一个丰富的问题库。利用教学反思提炼问题,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通过上述途径,我们提炼出了计多一线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然后进行整理分类,把影响大、可操作性强的问题剔出来,形成研究专题集。这一方式,使教师切身感受到了数学教学中一些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也领略了数学研究的广阔天地。
二、专业引领,教研在合作中优化
教研员的重要工作职责是实施全面的专业引领。教师的专业怎么引领?我们突破传统的引领方式,结合研训一体化的要求,研制出了下面一些引领方式。
1.“师生式”引领
我们在组织县级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一改过去那种“我讲、你听”“我做要求、你执行”的演讲模式,要求教师先提出问题,再组织老师们一起研讨,寻找教学问题的共识。
2.“讲座式”引领
在每年的年初,把教研员要讲授的理论专题一次性发到全县各学校,要求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点菜”。在学校“点菜”的基础上,要求学校按照自己的“菜单”组织若干堂研讨课。教研员的讲座围绕实践的成败展开。
3.“蹲点式”引领
我们在全县选定5所学校为自己的“实验田”,进行“蹲点”实验。在“实验田”里,我们既为教师解难,又给学生上课;既在学校发现问题,又与老师们一起研讨、解决问题;既向老师学习,又指导教师教学。教研员真正成为了老师的学生和朋友。
三、专题循环研讨,教研在规范化中运行
教研员用什么方式来激扬教师的教学智慧?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专题循环研讨”这一有效模式。循环研讨是指以教研专题为核心,以行为序列研究和课堂教学比较研究为重点,以得出规律性的教学共识为目标的一种研训模式。
行为序列研究是指按一般行为发生的顺序构建研究序列。行为序列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学习:即围绕专题,寻求理论指导,教师们以独立或集体的形式读书或上网查找并学习相关理论,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
研讨:教研组围绕专题,交流理论学习体会,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们再一起将这些不同方法进行对比筛选、去粗取精,找出最佳方法。
实践:专题研讨形成共识后,把共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共识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反思:反思主要是针对研讨结果在课堂实践后,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而进行的。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即以研讨的结论去衡量课的成败,反思课堂设计是不是落实了研讨的结论等,也可以从课的成败来看研讨结论的正确与否。通过反思,教师对研讨结论作进一步的补充、修订,以形成正确的共识。
课堂教学比较研究是循环研讨的横向发展。一般有四个步骤——
一是同课异构。同一内容有多种不同的教法,就会出现不同效果,从而为对比分析提供素材。
二是对比分析,即对所上的课作对比,分出教法孰优孰劣。
三是重构。在教师们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去劣存优,形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形成最佳教学方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和“1亿有多大”,就是重构后的课,获得了与会代表的认同。
四是展示。将重构后的课在全县、片区、学校开放,供教师们学习和借鉴。
在循环研讨中,要特别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每个数学教师应真正投入到研讨中去,自觉成为研究的主体;二是要重视同伴互助、博采众长,实现“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共赢效果;三是必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可以使教研少走弯形,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四是要形成研讨韧性,在研讨过程中切忌流于形式,研讨要步步为营,研出结果。
四、展示自我,教研在竞争中升华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在研训工作中,我们着力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促进数学教师在展示自我中研究、在研究中展示自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1.课堂教学定级达标
我们制订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印发给全县的每一个教师。教师自行选定教材,依据评价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再向乡镇中心校申报上课并定级,然后由乡镇中心校择优推荐参加县级优秀课的认定。我们已进行了三年。可喜的是,课的质量越来越好,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逐步提高。
2.城乡优课互动
我们围绕研究专题在城区或近城区选拔优课,选送到边远乡镇农村巡回上课,所到乡镇选出优课与之互动。我们已进行了五年,互动课两百多节,既展示了优秀教师的风采,也交流了城乡教学经验,切磋了教学方法。
3.每年一次教学开放周
我们选取自己的“实验田”或申请被选定的学校为开放现场,全校数学教师的课整周向全县开放,各校教师在本周内可随时来听课,可随便听任何年级的课。这样就给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也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研讨的机会。
4.开设教学论坛
对第一次使用的新教材,我们都进行研讨,研讨内容分为“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的教学困惑”“专题教学展示”三个部分,由教师自荐或指定优秀教师讲课。这样既能督促主讲者深钻教材,又为其他教师熟悉教材、优化教法作了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