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实验小学 四川 雅安 625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7-030-02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与过去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存在着一定差异:《品德与社会》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基于教材以及观念的变化,我认为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师生角色的相互体验。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又该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师生角色的定位
师生角色定位要平等,也就是师生关系要和谐。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角色就是教师和学生。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如何定位师生角色呢?教师不能"高大上",定位尽量和学生平起平坐:(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多一份耐心。(4)课堂上多些微笑,多一点鼓励。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我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因而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平等角色定位的目的。
二、师生角色换位
具体到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表现为民主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民主参与理念要求学生不再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旁观者,而是实际参与者,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配角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学生应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我让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整理有关的知识,对下次上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老师,你该怎样来上这节课呢?在上课时,我让一些准备充分的同学先上台用老师的口气给同学讲解,让学生了解老师上一节课要花很多时间做准备,是很辛苦的事。然后我再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学生的活动,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我在教学《家乡巨变》这一课时,首先安排学生在课前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把了解的有关家乡的过去、现在的一些图片,文字说明等,在全班进行介绍,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我再播放有关家乡过去和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家乡发生大变化的过程以及不易,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回家去讲给家长、朋友听,让知识又回到现实生活。
三、师生角色的交融
如果《品德与社会》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回避了现实生活,那么学生所经历的书本知识无法与周围的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师生角色转变为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尽量与学生打成一片,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表演。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我通过和学生一起进行小品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了解到各民族的习俗,让一名学生在身上画了一块伤疤,然后介绍这块伤疤的来历,让学生永远地记着一段民族深情,一起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在表演中我们没有师生身份的区分,都是演员。由于我的参与,学生兴趣高涨,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在这种融洽关系中的教育,必然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在上《清晨,谁在为我们服务》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交警,我好象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我的爸爸妈妈这样的农民,我们每天就不能吃到这么好的午餐了。"学生通过这个假设,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我又让学生观察我的课程表,在我空堂时,告诉他们我这节课准备做什么,然后让他们下课再来看我做的事,让学生明白老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从而产生对老师劳动的尊重。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
一切源于生活,教育归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一个人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提升。《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是生活的缩影,它把生活转化成具体可感的文字,传递给这些正在生活中成长的孩子。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争取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教材中的"文字"生活;在教材的"文字"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原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师生角色相互体验,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既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增强《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论文作者:杨怡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学生论文; 品德论文; 师生论文; 教师论文; 社会论文; 角色论文; 课堂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