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均势与北约东扩_北约东扩论文

欧洲均势与北约东扩_北约东扩论文

欧洲均势与北约东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均势论文,欧洲论文,北约东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纵观十七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百多年的历史便是一部法、俄、普、奥四个强国激烈争夺欧陆霸权又努力维持它们之间的均势的历史。从十七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13年麈战,经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到1870年普法战争,欧洲大陆上先后崛起的法、帝俄和普鲁士都曾经企图称霸欧洲,但都被欧洲其它几个国家的结盟所战败。战争之后,原有均势被打破,战胜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分配战果,国家实力发生变化,新的均势建立起来。但这样的均势只是短暂的、脆弱的,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对比仍在不断变化,直至下一次争取霸权的企图重新威胁到欧洲安全,新的结盟再次形成。欧洲均势便依此逻辑发展着。经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和二战后的雅尔塔体制,欧洲均势一直都处于微妙复杂的变动和平衡过程之中。直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德统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时期以美、苏为首在北约和华约对峙下维持着的欧洲均势再次被打破了。欧洲又处于动荡不安的均势重建过程之中。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分裂成十五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其余12国组成了“既非国家又非国际组织”的独联体。俄罗斯基本上继承了前苏的政治地位,资源、财产和军事力量。经过前苏联连年经济下滑和苏联骤然解体的剧烈冲击,一方面,俄罗斯再也无力扮演超级大国的角色;另一方面,俄罗斯却仍然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小视的大国。世界第一国家面积,雄厚的核力量,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优越的资源条件,文化素质较高的国民,初步回升的国民经济,俄罗斯仍然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决定欧洲均势的最终形成。

中东欧国家脱离前苏的势力范围之后,在这一地区出现了“势力真空”。虽然至今为止,中东欧国家的政局尚未出现较大震荡,然而,前南地区的连绵战火,独联体某些国家的动荡不安,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的抬头,使东欧国家深感不安。此外,为表示“回归西方大家庭”的决心,东欧选择了北约,作为其安全保障。在东欧国家的表示之下,1991年,北约决定首先建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开始了北约东扩的进程。北约东扩是将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转移到北约名下,对俄罗斯形成潜在威胁,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中东欧国家究竟归属如何,也势必会影响欧洲均势。

华约的解散,使北约骤然间失去对手,美、欧的战略处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时间,欧洲似乎不再需要美国的核保护伞、美国似乎也无意于承担过急的军事责任。可是事实说明,冷战后欧洲地区出现的新的危机,欧、美两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欧洲这部“经济上的强国、政治上的矮人、军事上的侏儒”仍然需要依赖美国在欧洲的存在,美国也绝不甘于就此退出欧洲。北约仍然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北约东扩”也得到欧美的一致赞成。只是,在一致东扩的主张之下,各国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打算,希望在这一进程中赢得更高的筹码,最终能占据欧洲均势中理所应当的位置。

由以上分析可知:苏联解体是欧洲旧的均势被打破的主要原因,北的东扩牵涉到各方利益,其进程和结果将决定新均势的最终形成。那么,这一举世所瞩目的“北约东扩”进展如何,又怎样影响着欧洲均势呢?

(二)

北约东扩首先确定了俄罗斯的战略位置。北约前沿如推至俄罗斯的边境,将使俄处于十分不利的地缘政治地位,不仅局限了俄罗斯向东扩展的可能性,而且使俄处于西方的包围和威胁之中,因此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为照顾俄罗斯的感情,北约曾作出过一些让步。如1993年,美国提出的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即是在对俄让步下迈出的一步。1995年底,鉴于俄罗斯的96年总统大选,北约组织决定暂不公开讨论“北约东扩”计划。然而,北约的让步仅是策略上的和暂时的,实际上,北约东扩已势在必行。俄罗斯只能在坚持反对立场的情况下作有条件的妥协。

自“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实施以来,近两年,北约又加紧了东扩的步伐。1995年9月,北约发表了精心准备的《东扩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方面遭到俄罗斯的激烈反对,另一方面,俄罗斯加紧与北约的对话,并游说中东欧国家放弃加入北约。但上述行动均无成效。俄罗斯不得不表示不反对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其条件是中东欧国家只参加北约的政治组织,而不参加北约的军事机构。但这一让步未引起积极反应。1996年1月,北约高级官员正式通知“和平伙伴计划”成员国,北约将与申请国开始进行接纳新成员的定期会谈。3月下旬,美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布拉格举行外长会议,其实质内容是为申请国排列加入顺序。

在这种形势的压力下,俄罗斯不得不提出另一项折衷方案。1996年6月初,在北约外长柏林会议期间,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表示:俄罗斯可能接受北约东扩,但前提条件是北约不在中东欧国家建立军事基地,不在这些地区部署北约军队和核武器,对北约东扩一再让步。

在俄罗斯大选前,西方暂停谈论北约东扩,但俄大选一结束,东扩又成为热门话题。丹麦国防大臣海格普鲁最近谈到:北约明年春季前将吸收波、捷和匈为新成员,而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则说,这一举措1996年年底前就将实行。美国国会甚至还通过了一项法案,给予上述三国6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用来为加入北约做准备。

北约之所以在近年来坚定不移地推行其东扩计划,主要是因为1993年后在俄罗斯和中东欧发生的变化。1993年12月的议会选举中,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日里诺夫斯基是获得多数选民支持,表明俄罗斯民族主义抬头。俄罗斯民众对西方“口惠而实不至”的经济援助失去信心,几乎3/4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是一个错误。俄罗斯外交政策也由原来的向西方“一边倒”转向面向东西方的“双头鹰政策,并逐步走上独立自主制定外交政策的道路。与此同时,独联体也在发生“由独向联”的转变。这些变化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警惕,为了遏制所谓“俄罗斯恢复帝国的冲动”,西方决定加快北约东扩的步伐。正如布热津斯基在其《不成熟的伙伴关系》一文中所言:“正确的路线应该是坚持逐步地把北约向东扩展,这不是一个‘划一条新界线’的问题——象克林顿总统于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说错的那样——而是避免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出现安全真空,安全真空的存在只会诱使俄罗斯人更加愿意选择帝国而非民主。”

另外,近几年来,中东欧国家发生了西方所谓的“天绒鹅”复辟,左派政党纷纷上台,有的甚至成为执政党。这些左派政党虽然没有公开表示放弃加入欧盟和北约的目标,但主张加强对俄关系和东方外交。这一事态也不可能不引起西方的重视。

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虽然坚决表示其反对立场,但仍然不得不进行有条件的妥协。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俄罗斯并没有对北约决议的否决权,只能对北约东扩进行间接反对,在过去的几年,俄罗斯采用了舆论抵制、停止履行裁军条约、与北约讨价还价等方式与北约较量,但是,由于俄罗斯并无足够实力与北约硬碰硬的对抗,只能作出让步。

二、俄罗斯对北约让步,另有一个重大的战略目的:在对北约让步的同时巩固俄罗斯在独联体范围内的影响。近年来,独联体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与俄罗斯“剪不断、理还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在北约压境的情况下,它们只能选择俄罗斯的保护。独联体一体化过程大大加快。尤其是1996年4月2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正式签署的两国建立联盟国的条约,不仅扩大了俄罗斯的防御空间,还刺激了其它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合作。对这一进程,西方国家没有也不可能阻止。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在摩尔多瓦、克里米亚、奥塞梯、阿布哈兹、格鲁吉亚和塔吉克斯坦的“维持和平行动”,既引起了西方对俄罗斯的担忧,另一方面,西方却不得不承认俄罗斯是唯一能够在前苏范围内创造稳定局面的强国。西方的态度是:只要乌克兰能保持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西方不插手独联体内部事务。一方面,西方不能阻止独联体(乌克兰除外)成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不能阻止北约东扩,其当务之急应是发展经济,加快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北约东扩的势在必行和俄罗斯有条件的妥协是西方取得冷战胜利、俄罗斯沦为“二流大国”的必然结果。欧洲不再是昔日一分为二、东西对峙的欧洲,而是以美为首的北约和以俄为首的独联体之间争取均势的欧洲。只是,另有些不容忽视的因素,使新一轮欧洲均势的形成更加复杂、脆弱。

(三)

北约东扩实质上是美国希望继续加强在西欧的存在,继续在欧洲发挥领导作用的举措。美国希望通过北约东扩形成在北约领导下的欧洲安全格局。的确,在欧洲众多的安全合作机构中,如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欧洲联盟、西欧联盟、独联体防御体系,北约至今仍是最具实力的军事组织。如果包括东扩后波、匈、捷、斯“维谢格拉德”集团,北约的坦克、火炮、战车将比独联体多一倍,飞机多一半。至于北约对西欧联盟的优势,更已在海湾战争和波黑战争中得到证实。欧安组织至今虽已包括五十多个国家,但这一组织的作用得不到信任。因此,西欧国家不可能超越北约来谈论欧洲安全。

此外,除了对来自欧洲不稳定因素的担忧之外,西欧对美国“过分关注”亚太新兴市场大感担忧,意欲通过改善欧美关系以减缓美国向亚太地区倾斜的势头。从1994年底开始,英、法、德先后提出与美国建立“新大西洋共同体”的构想,以稳住美国在西方的存在。因此,对北约东扩,西欧大国都附和美国持赞成态度。尤其是德国,因为与中东欧国家地理上的接近和悠久的传统联系,更是热衷于北约东扩。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欧洲均势并不是西欧国家的理想,西欧的追求是实现在欧盟领导下的“欧洲人的欧洲”。因而,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西欧与美国目标有着重大分歧。西欧国家更注重北约组织内部的改革,这主要表现在欧洲防务特性的建设上。西欧联盟作为北约的欧洲支柱和欧洲联盟的防务机构,其军事能力近几年来有了明显增强。它已拥有“欧洲军团”、“英法欧洲空军小组”、“法、意、西地中海舰队”、“中欧多国师”等可供指挥的部队。今年6月3日,北约外长柏林会议又决定组建“多国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进一步巩固了北约“欧洲支柱”,尽管西欧要独立承担欧洲防务尚有许多困难,美国对“欧洲特性”的建设也存有戒心,“放权”十分有限,可是,西欧在欧洲均势中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却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

另外,使欧洲均势更加复杂,北约东扩更加困难的不仅有欧美之间的目标分歧,还有西欧国家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首先,两德统一后,美国用“美德特殊伙伴关系”取代传统的“英美特殊伙伴关系”,就给欧洲内部关系打下一个锲子。法德轴心开始松动,英法合作加强。1994年11月14日,连接英法两国的海底隧道正式开通,同月18日,英法达成建立联合空中打击力量的协议,1995年10月,两国发表了核合作共同声明。英法联手制德。德国虽然得到美国的青睐,却不敢忽视法德轴心的建设。此外,英、法、德为增加全欧洲的合作,减少敌对压力,都在提防俄罗斯的同时与俄接近。例如,在对塞族实行制裁,建立禁飞区以及解除对波黑政府的武器禁运问题上,英法同俄站在一起与美抗争。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法国建议中东欧国家只在政治上加入北约,德国提出北约不在中东欧国家部署核武器,并将北约对话方式由16+1改为17国同等权利的协商,与“七国集团”改为“八国集团”相似,来消除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疑虑。北约东扩虽已势在必行,但北约内部矛盾和对俄态度是阻止这一进程的重要因素。

最后,北约东扩看似进进退退,但迄今为止,都只是处于口头上吵吵嚷嚷的阶段。北约东扩要真正付诸实施,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东扩的耗资问题。据美国兰德公司预算,北约如决定东扩,在第一阶段接纳波、匈、捷、斯的头10年至15年里就要耗费420亿美元,此后,北约每年所需经费将比以前增长1—2%。这一预算使中东欧国家大感意外。过去,中东欧国家还为仅从“北约楼外”进入“北约大楼的候客厅”而感到不满,如今,进入北约大门的“门票”却让中东欧民众望而却步。最近一两年内反对北约东扩的人口比例明显上升,有些国家的反对者人数已接近甚至超过了支持者。选民情绪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政府的态度。如波兰过去排除就加入北约问题同莫斯科谈判,现在表示愿意同俄谈话,并郑重声明波兰加入北约不针对任何国家。经费问题将是北约东扩的重大现实障碍,也将影响中东欧国家对北约及对俄罗斯的态度。

可见,北约东扩虽是形成欧洲均势的决定性步骤,但是,北约东扩之路是漫长的,欧洲均势的重建必须考虑到美国、俄罗斯、西欧各国、中东欧国家的利益走向和实力对比的变化。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才能把握欧洲均势和北约东扩的微妙变化。

标签:;  ;  ;  ;  ;  

欧洲均势与北约东扩_北约东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