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通过客观分析当前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客观进行岗位梳理分析,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的进行设置岗位;实行严格的护士岗位聘任制度;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加强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士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一、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有关岗位管理的改革措施。从目前各个医院执行的情况来看,总体上并不理想,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类问题。尤其是是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改革过程中涉及的人数多、岗位多、利益群体复杂,稍有大的改革就会引起医院职工情绪的不稳定,制约改革进程的推进,很难全面展开。同时,在执行改革措施过程中医院自身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现行管理模式不适应医院的发展需要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医院规模的大小设置主要以地区需求、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而医护岗位的设置是由医院规模、组织目标、性质、业务量、服务水平等因素所决定的。特别是大的医院,一般都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医疗机构。有着庞大的护士队伍,这对医院岗位管理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然而当前很多医院的管理制度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医院的发展,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
(二)医院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影响医院管理成效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专业分工的细化,部分医院在岗位管理设置上仍然延续传统方式,缺乏对岗位设置前的合理评估,没有根据医院规模的发展科学合理的设置好每一个岗位,进而导致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编,特别是护理岗位,医院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减少护士的配备,导致工作量急剧增加,一些技术过硬的护士调离临床一线岗位,代之以低年资护士成为临床一线的主力军,护理质量很难得到保障。由于人为因素,还存在“因人设岗”设立“人情岗”,现象,医院在岗位安排上,部分管理人员不能按照招聘制度严把人才关,来人就安排,因人设岗情况还较为普遍,因而造成了有的岗位严重缺编,有的岗位严重超编,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护理风险大的科室如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缺编更严重,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和护理人员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护士工作不稳定、要求调离的护士多,管理起来也非常难,人浮于事。
(三)医院岗位聘任制度的不规范,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规范的聘任制度,是岗位管理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目前诸多医院的人才聘任情况来看,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而这种做法也大大挫伤了入职时间短、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看不到希望,工作能力得不到发挥,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四)医院岗位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依据岗位的实际,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评价体系是岗位管理的重要保障。从当前的实际看,很多医院仍然采用旧的绩效考核体系,由于缺乏权威的评估手段和适合医院的科学的考核、评价系统,致使岗位和绩效考核体系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绩效评价体系不能真正反映出医护人员的工作业绩,很多程度上制约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无法将此项工作真正进行下去,因而在薪酬分配方面造成岗位风险大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员工的个人工作水平及价值得不到体现。
二、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对策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患者服务需求的提高,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医院必须打破旧的、传统的用人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岗位管理体制。
(一)客观进行岗位梳理分析,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医院要根据改革的文件精神,对当前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梳理,确定护理岗位和非护理岗位。分清什么岗位需要护士、什么岗位不需要护士;另外分清哪些岗位需要什么级别的护士来完成。同时,由于相同专业科室较多,护理部还要根据对现有工作状况的分析研究,梳理各科室护理岗位数量。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推进改革进程,完善护士岗位管理体系,医院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针对医院的实际问题,制定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各种配套的文件。
(二)科学的进行设置岗位
岗位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要做好医院管理,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因此,随着现代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医院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科学设置岗位。具体而言,一是要科学区分岗位类别,明确岗位的性质。区分岗位类别是岗位设置的基础,设置医院所有岗位时都要从医院总体发展出发;二是要科学编制职位说明书。科学的岗位设定应该依据医院发展目标、医院的规模、医院的收治范围及医治疾病的能力,同时依据能完成正常的工作,且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制定出岗位说明书。三是明确岗位分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依据岗位风险、工作量、工作性质、能力要求、技术难度等对科室护理岗位进行分级。这要求我们遵循工勤技能人员、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客观成长规律,让他们有用武之地,重视各层次的员工队伍的发展,切实提高用人的质量。
(三)实行严格的护士岗位聘任制度
医院要实行公开岗位聘任制度,使岗位聘任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进而实现培训、监督、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岗位聘任包括以下阶段:第一:成立考评组织阶段。第二:个人申报阶段。第三:科室评议及推荐阶段。第四:考核阶段。第五:竞聘结果公布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搞清楚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间的联系。”[1]
(四)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评价体系
“岗位评价将有助于建立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依据科学的方法、可靠的数据、简便的可操作性对护士所在的岗位进行评价,对护理岗位的评价依据科室的分类、岗位的风险系数、护理技术难度、护士的工作量、工作质量、病人的满意度、出勤率等绩效指标进行评价。”[2]科学的岗位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使临床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能够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更好、更快的实现医院总体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2]尹桂梅.综合性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
宋宏平(1980-),女,汉,河南南阳,本科,初级职称,从事护理行政管理研究
论文作者:宋宏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岗位论文; 医院论文; 护士论文; 科学论文; 绩效论文; 工作论文; 科室论文; 《健康前沿》2016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