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探讨论文_李振华

李振华(山东省蒙阴县中医医院妇产科 2762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4 例2013 年5 月~2015 年5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对照组42 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剔除术治疗,观察组4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组间对比显示,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观察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4.29%,上述指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更适宜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22-01

为了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我院随机抽取了84 例相关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84 例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且单个瘤体的数量不超过4 个,直径在5 厘米以上,剔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和宫颈癌患者[1]。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随机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42 例,最小年龄为29 岁,最大年龄为52 岁,平均为(38.6±4.3)岁。其中有36 例已婚,6 例未婚,在已婚患者中有28 例已育,8 例未育。从肌瘤的数量来看,30 例为单个瘤体,12 例为多个瘤体。观察组共42 例,最小年龄为289 岁,最大年龄为50 岁,平均为(38.2±4.5)岁。其中有39 例已婚,3 例未婚,在已婚患者中有32 例已育,7 例未育。从肌瘤的数量来看,29 例为单个瘤体,13 例为多个瘤体。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和瘤体数量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操作步骤为:行全身静脉麻醉,取截石位后完成常规的术前消毒工作。在肚脐下10 毫米处建立人工气腹,并经切口注入二氧化碳,气压参数控制在12mmHg[2]。然后经切口置入腹腔镜,选择右麦氏点进行辅助切口。

随后注射垂体后叶素,待组织颜色变白之后切口肌瘤,最后进行缝合包扎,从左下腹取出剔除的肌瘤。

观察组行开腹手术,具体操作为:行腰硬联合麻醉,取仰卧位,开腹进入腹腔后对肌瘤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全部剔除后缝合,最后冲洗腹腔后逐层关腹。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其中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包括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则主要包括伤口疼痛和伤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给予不同的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给予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给予t 检验,其表示形式为±标准差( x ±s),P<0.05 表明数据对比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组间对比显示,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观察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4.29%,上述指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在妇科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子宫肌瘤是一种很常见的良性肿瘤,患者以中年妇女为主。过去,开腹手术是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3]。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因为具有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逐渐在临床中应用。

在本组研究中,行腹腔镜下手术的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行开腹手术的观察组,且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行腹腔镜下手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同时,本组研究结果还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观察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也有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另外,对照组有1 例在术后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有6 例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对照组的发生率(2.38%)显著低于观察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

综上所述,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更适宜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王小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科研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优生优育基因科学专家指导中心.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科研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优生优育基因科学专家指导中心,2008:4.[2]徐莉,李丹,郭凤军,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18(12):3011-3013.[3]赵红霞.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3):578-579.

论文作者:李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探讨论文_李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