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书本中图形以及概念的呈现往往是平面的、抽象的,由此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导致其出现理解困难,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怎样才能够充分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典型特征,有效提高图形概念的教学实效?怎样才能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根和发芽?我认为,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相应的情境,通过架构“形象化的比喻”为其理性认知提供支撑。以下以“认识线段”为例,谈几点教学举措。
一、基于生活情境,引出线段概念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所以针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会产生诸多困难。如果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实物,或者借助具有形象性的肢体语言对概念进行直观化处理,既有助于聚焦学生的注意,也可显著激活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片段1:先导入环节,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毛线。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毛线,在拉直的过程中,你选择了怎样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将毛线拉直,学生展开动手操作)生:我分别捏住毛线,两头同时向外拉。师:拉紧之后,你两手之间的毛线又是怎样的状态?生:变直了。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部分就可以看做线段。(板书本课课题。)
片段2:纸上出现了一条线。师:多出的这条线,我们称之为折痕,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折痕是否是线段?如果是,那么它的端点又在哪里?生:是线段,端点位于长方形的边上。师:你还能折出其他不同的线段吗?想不想试一试呢?生:想!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得出了不同长短的折痕,教师就此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中体会线段是具有长短的。
上述教学片段中,没有使用日常教学中的多媒体,也没有设计过于繁杂的教学活动,虽然操作活动非常简单,但是却完成了动手、动口以及动脑的训练,不但学得轻松,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二、借助操作情境,建构线段特征
低年级学生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针对线段特征的认知不会像高年级学生那样一步到位。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切不可将所有的图形特征全部告知学生,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应当循序渐进,由点及面逐步完善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片段: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主体的参与性
1.拉一拉:大家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棉线放在桌子上,观察一下它是什么样的?然后想一想,怎样才能将它变直?你会选择怎样的方法?(学生大都使用的是抓紧两头反方向拉)2.摸一摸:实际上我们周围有很多线段,大家可以摸一摸直尺、书本以及黑板的一边,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3.说一说: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并说一说为什么。4.折一折:拿出一张纸,任意折叠,看看纸上有几条线段,能否折出其他不同的线段?5.画一画:学生可以借助身边的任意工具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尽可能与众不同(这一活动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对于斜着、竖着的线段,教师都给予了相应的奖励,当学生得到奖励之后大都沉浸在喜悦中。)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都愿意参与实践活动,也渴望创造成功,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由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思考,使他们在亲历活动过程中,完成“做中想”以及“想中学”。结合教学内容的典型特征,我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活动,由浅入深地推进,既营造了一个充满积极氛围的课堂学习环境,也能够立足于实践操作活动完成基础教学。
三、运用视频情境,掌握画图技巧
针对低年级图形概念的教学,更多地集中于感知和认识,但是针对一些简单的图形仍然要求学生能够作图。开始动手操作之前,首先需要组织学生讨论,了解具体的绘画步骤以及绘画时的注意点。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还是很高的。因此,在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既需要立足于理论,也应当链接学生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完整地展现正确的绘画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
1.讨论画法。师:之前我们对线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而且我们所研究的线段来自于毛线,实际上线段也可以画在纸上,谁能够来试一下呢?师:那么,画线段究竟需要哪些工具?实际画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2.观看视频。师:大家的考虑非常全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看看怎样才能够画好一条线段。师:大家都看懂了吗?谁能来教教老师怎么画呢?3.尝试画图。师:大家学得认真,教得也很认真,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拿出草稿纸自己画一画。4.评价交流。师:老师刚才看一圈,原来大家都画得这样认真呢!画得都非常好,我们一起看看吧!(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发孩子的自主探讨。)
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学生的第一印象。为了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引导学生关注线段的典型特征,之后完成画线段的过程。针对画线段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先由学生自主确定绘画工具,然后展开探讨,掌握画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后观看视频,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认知,实现先入为主。既能够有效避免错误的情况,也不会引发学生对错误的过度关注;最后所设计的“现学现卖”,能够极为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个人作品的展示完成了总结和提升。这种教学处理,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也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自然发展。
总之,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言,不管是体验、形成还是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作为教者,我们应当选择多元的举措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展开有效教学,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叶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线段论文; 学生论文; 认知论文; 毛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境论文; 素养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