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经济看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在我国论文,知识分子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0)03-0061-06
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在现代化中的作用,对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我国的“四化”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刻,这也是人类迈进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时刻,我国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可以说,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我国逐步步入知识经济的过程。为此,探讨知识分子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有可能为我们认识和评价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这就是本文试图研究的问题。
一、一个理论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见外宾的谈话中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好,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p274)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一次重大发展,它是对二战以来尤其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和世界新科技革命成果的新总结、新概括,也是对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本质的深刻揭示。因此,既是我们深入理解知识经济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在新时势下认识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点。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力的关系讲得很多,在此,我们略引几段。早在1978年3月他就说:“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2](p87)10年后,他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这表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学说,而它又是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趋势和世界新科技革命成果的最新总结和概括。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程度和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在生产力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和资金数量的投入,曾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力量很微弱。在古代处于襁褓时期的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诸要素结合的程度和水平都很低,因此,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只有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技术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成果在大工业生产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才日益明显。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则使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而迎来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到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明,在今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已不是一般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是具有首位的、决定性的因素。有三个公式足以形象地描述它的第一位作用:
科学→技术→生产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科学技术]
前者表明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先导作用;后二者表明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之中,具有乘数乃至乘方效应,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在生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正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它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之上。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深刻地揭示了知识经济的本质。
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承认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步入世界知识经济的行列,那么,承认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就是逻辑的必然了。邓小平同志曾经风趣地说:“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1](p275),揭示的就是这种逻辑关系。因为知识分子是知识的活载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者、开发者和传播者。正因为如此,所以,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全党:“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2](p104)
二、一个理论概括——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是建国以来继确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之后,党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对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的科学的、高度的理论概括。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政策分别在建国初、1956年、60年代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在这四次大调整的过程中,党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认识,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第二次是确认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理论的重大发展。
建国后,党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关于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这次飞跃,从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开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最终完成,即确认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知识分子既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也不是一个统一的阶层,而是由脑力劳动者所构成的分属于不同阶级的特殊阶层。对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既有依附于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也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他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并不是一个阶级或阶层。但是从他们的家庭出身看,从他们的生活条件看,从他们的政治立场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多数是可以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的。”[3](p641)
建国初,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重新公布1933年瑞金中央政府颁发的《关于土地改革中一些问题的决定》时作了一个补充决定,规定:“凡受雇于国家的、合作社的或私人的机关、企业、学校等,为其中办事人员,取得工资以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称为职员。职员为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凡有专门技能或专门知识的知识分子,受雇于国家的、合作社的或私人的机关、企业、学校等,从事脑力劳动,取得高额工资以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例如工程师、教授、专家等,称为高级职员,其阶级成份与一般职员同。”[4]在确定工会会员的条件中,也明确这部分知识分子有权参加工会。
最系统地提出这个问题,还是1956年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如果说,过去将知识分子划归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主要是从他们的经济关系来说的(即不占有生产资料,受雇佣,靠从事脑力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生活),那么,1956年肯定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则还有新的内容。周恩来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建国后,对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除了采取“包下来”的方针,作出适当安排之外,党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改造。经过六年的努力,知识分子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周恩来认为,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的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5](p162)。可见,在进一步作出这一判断时,还联系到了知识分子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和为社会主义、为劳动人民服务这一实情。显然,这是一个既同过去相衔接,又考虑到了新情况、概括了新内容的新估计。
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定,从“小资产阶级”到“工人阶级”,这显然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然而,这次飞跃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了几个反复,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才算最终完成,前后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个中原因,本人曾有专文论及,此处不再赘述。
建国后,党对于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关于我国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问题的认识。这次飞跃的标志是1992年10月党的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关于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的理论概括。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与社会作用是知识分子历史定位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问题,前者确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归属,后者指它的社会功能。阶级属性的确立是评价社会作用的基础和前提,而社会作用的评价则是确认阶级属性的必然结果和落脚点,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对知识分子的历史定位有一个准确完整的认识。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可以说是同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相伴随而发展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的最终确认,为知识分子的使用扫清了政治障碍。特别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提出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之后,党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就更加充分了。对这个问题讲得最早、讲得最多、讲得最精辟的,还是邓小平同志。1977年5月24日,他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2](p40)1984年10月1日,在国庆庆典上的讲话中,他又提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不能把重视停留在口头上[1](p70)。同年10月22日,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在谈到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历史性文件时指出:“这个文件一共十条,最重要的是第九条,……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p91-92)这些评价不仅从政治上肯定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充分肯定了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和价值。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的本质联系,为我们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而且也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基点,使我们对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者的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正是在这一科学论断的基础上,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的命题。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对此又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他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是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命题之后,又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历史定位的马克思主义命题,是在肯定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的基础上对知识分子社会作用的最准确最科学的概括,是党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的论断,是对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的最准确、最完整的历史定位。这种定位是基于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知识分子既不像身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那样,也不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那样,分属于不同阶级,且大多数还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而是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领导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二是我们正处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传统的工业经济。处于这一时代的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有自己特殊性的部分,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因而“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我国知识分子所处的这种历史背景,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也不完全像列宁所处的时代,党对于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认识的两次飞跃正是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理论的重大发展。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前后文来看,它首先是一个特征判断,是特指我国的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普遍判断,是泛指知识分子在未来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里所指的“先进生产力”,就是指的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力,也是以智力为中心的“智力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即知识经济生产力。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一个国家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所依靠的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等创新体系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开拓”就是创新的意思,肯定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就是肯定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中的创新地位和作用。这点,江泽民同志也讲过,他说:“创新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大量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6]不难看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一科学命题,深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也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特殊作用,把知识经济、知识分子和我国现代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是我们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认识和评判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点。
三、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的现实剖析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的第二部分,以“科学系统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为题,论述了科学系统在知识型经济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主要表现在:①知识的生产——开发和提供新知识;②知识的传播——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③知识的转让——传播知识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路甬祥院士把它概括为知识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知识的广泛传播。我们理解,这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三个环节看知识的功能和作用。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泉和动力;知识应用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知识传播是知识的继承和扩散,是高素质劳动力和人才的培养手段。在这三个环节中,知识分子都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抓住“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这个主题来深入理解江泽民同志的科学命题所包涵的丰富内容,以便进一步探讨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的具体作用时,不妨可以从这三个重要环节入手。
(1)知识创新者
知识分子首先是知识创新者。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7]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发明新技术、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科学知识(主要指基础知识)创新和技术(主要指技术知识)创新两个部分(也有人干脆把技术创新从知识创新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科学知识创新主要回答“是什么”,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它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理论基础和源泉,故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主要回答“怎么办”,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故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然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科学和技术的界限往往不是十分清楚。
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不同的显著特点是,知识(科学技术)不单单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是生产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为一种“无形资本”,取代了工业经济中的资金、资源等“有形资本”。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这种“无形资本”——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国家的整体发展潜力将不再主要取决于拥有的自然资源和资本的多少,而更多地取决于知识资源的多少,更多地依赖于企业或国家范围内求知活动和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依赖于企业或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参与者(主要是各类知识分子)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小。作为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的美国微软公司的发展,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知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显得重要。固然作为“追赶型的现代化”的我国,可以更多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我们不可能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的后面,形成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我们必须有自己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和高新技术方面的突破,才能在世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世界科技的竞争中,我国明显地处于劣势。
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党和政府对我国的知识创新非常重视,早在198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1](p279)。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陆续实行的"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等,就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实施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加大知识创新的力度。为此,我国的知识分子要承担比发达国家同类人员更繁重和艰巨的任务。
(2)知识应用者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然而,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还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物化在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所以马克思称现实生产力为“物化的知识力量”。这个科学技术知识的物化过程,或者说产业化过程,就是知识的应用。故知识的应用也可称之为生产力开拓过程,生产力的开拓也是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化的高速增长,所以经济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的更新速度十分快捷,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为提高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产品和技术产业。为了适应这种竞争,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这些国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已达50%左右。
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我国要实现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步是关键。然而,在这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仍有很大差距。从科技成果转化率来看,我国只有6%-8%。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后状态,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上的重要批示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改革科技体制,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即提高R&D的比重),加强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8]1985年以来陆续推出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其用意就在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近期关于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已经把知识应用系统和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共同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知识应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知识分子将为之艰苦奋斗。
(3)知识传播者
知识传播,是指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传播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最初都只是科学家的“私人知识”,不通过传播过程扩散和输送到社会上,它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不能为人们所用并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释放其内含的巨大力量。早在300多年前,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的同时,就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以知识为基础和“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传播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承担着不同的具体任务。即:专业交流中的知识传播,科技教育中的知识传播,科技普及中的知识传播。
在科技传播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类的文明成果有效地代代相传和发扬光大,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大批量地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素质的人才。其实,教育的意义远远突破了知识传播的范围,而贯穿在知识经济的各个环节之中,它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方面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展望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逐步占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将远高于以往任何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纷纷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作为迎接21世纪的基本国策,以抢占新世纪国际科技、经济的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水平仍然较低。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我国现代化中教育的基础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也明确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作为基本国策的“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进一步肯定了教育的战略地位。
作为教育龙头的高等教育,更是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90年代中期开始起动的“211工程”,意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其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211工程”与“技术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其他重点技术计划共同构成“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大举措。我国的知识分子任重道远。
收稿日期:1999-11-15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分子论文; 工人阶级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第一世界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