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要素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要素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除了必须具备很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能力是使教育活动顺利完成并获得预期效率的基础和保障。一个人无论从事怎样的活动,都应具备与这一活动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力量——能力。那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呢?由于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是由这一活动的各种具体因素决定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也应由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的各种因素来决定。我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中,起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要素。
一、敏锐的观察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自己工作对象思想状况的多种现象,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由思想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人的思想并不是可以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有通过多种现象表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者正是也只能是通过自己工作对象的言论、行为、表情等现象,来掌握他们思想状况及其变化。从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主动性,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者敏锐的观察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善闻其言(言语);善观其行(行为);善察其情(表情)。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思想,都必然要通过自己的言论、行为、表情表现出来。而善闻其言、善观其行、善观其情,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论、行为、表情表现出来。而善闻其言、善观其行、善察其情,就是善于从自己工作对象的言谈话语中,行为的积极消极、主动被动中,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中,发现他们的思想倾向,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等。
二、较强的分析能力
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有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对客观事物就能既看到它的正面,也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本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条件;既看到它的现象,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到它的现状,也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
较强的分析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这是由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决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的思想。在现实世界中,人的思想可以说是最复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认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思想倾向的本质和主流,认清引起思想变化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主要因素),摸清思想变化的规律,针对不同的思想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以及正确总结思想教育工作中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都离不开正确的分析。没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既不能掌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也不可能使思想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得到预期目的。
当然,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对分析的高度概括。因此,分析能力强,不只是单纯表现在善于分析事物上,也包括能够进行正确的综合和概括。
三、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
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时,要有达到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方法灵活性的高度统一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有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由思想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思想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要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在于要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使广大群众从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而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个任务是极其艰巨的,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就难免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有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表现在处理问题时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并且能把它贯穿于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事实说明,不讲原则是办不成大事的。但是,仅有原则性还不够,还必须有贯彻正确指导思想的艺术水平。有胆有识,刚柔相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应表现在善于随机处理突然情况。面对突然情况,能力强的人,能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地进行处理;能力弱的人,则表现出惊慌失措、优柔寡断或武断专行。
四、善于协调的组织能力
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在一定组织或团体内,统一和协调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进行活动的管理能力。这是因为思想教育工作,不是自发的个体活动,而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否则,就难以收到相应的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工作安排得当,人员使用合理这两个方面。在工作安排上,能做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措施有效,程序合理;在人员使用上,能做到知人善任,分工合理,职责严明,配合有序。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即使身在其位,也难以创造出高水平的成绩来。
五、一定的自控能力
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善于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控能力也叫自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善于迫使自己采取行动去执行已经作出的、具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另一方面,能够驾驭自我,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冲动。后一种表现通常被称为忍耐、克制,但不是怯懦。因为这种忍耐克制是有原则地对待事物的态度。自制能力很强的人,为了实现崇高目标,不仅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干扰,忍受各处痛苦和灾难,而且在必要时还能视死如归。而易冲动、意气行事,不能律己,知错不改,在原则性动机冲突中不能迫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服从于集体的和国家的需要,在非原则性动机冲突中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以及在行动过程中稍遇障碍就畏缩不前,或因情况变化就惊慌失措,都是意志薄弱,缺乏自制能力的表现。
自制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意志品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育人、改造人、培养人的光荣使命。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使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德。这项工作是极其艰巨复杂的。因为在教育人、改造人、培养人的过程中,不仅要摆事实、讲道理、和风细雨式的循循善诱,而且还要有对错误的言论、行为、思想进行的批评教育或采取包括执行纪律在内的必要的组织措施。由于人们觉悟程度的差异,对待批评教育或组织措施会有不同的态度,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阻力或障碍,甚至遭到竭力的反对或抵制。对此,如果自制能力弱,或者对正确的作法不敢坚持,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或者义气用事,不能冷静处理,反而使矛盾扩大。这两种行为都是难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
六、开拓创新的能力
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不墨守陈规,勇于和善于创造地进行工作的能力。思想教育工作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从工作对象看,思想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一次有效的谈话,一堂生动的政治课,帮助一个同志由后进转化为先进,都离不开创造性的劳动。思想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鲜明的党性。如果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而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则不可能从国外直接引进,只能靠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去创造。就是我们已有的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也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继承和发扬。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开拓创新能力应体现在:有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更新观念、不墨守陈规的敏捷思维;有丰富知识、并能吸收消化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才干;有善于发现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独立见解;有大胆探索、“吃螃蟹”的勇气;有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坚持真理、改正错误的意志。总之,一个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上述六个方面,只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中的基本要素的分析,而不是其全部能力的概括和综合。如我们还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即既要会“写”,又要会“讲”等。六个方面的能力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互为作用的,其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自控能力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上述能力要素,不是轻而易举的,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关键在于其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74页。 )这就明确指出了人的智力发展对实践活动的依赖关系。事实上,任何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环节;实践活动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根本途径。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思想教育能力,除了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良好心理品质的修养之外,更重要是要亲自参加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只要我们沿着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成才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博采知识园中的百花,酿造出滋润人们心田的密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