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客观事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报道论文,客观论文,事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事实到新闻,这一步很简单,又很复杂。因为事实的局部是一元一次的,整体是多元多次的;有时只出现一个变量,更多的时候呈现多个变量。我们可以把新闻与事实的关系简化为一个公式“新闻≠事实”,西方大众传播学对此的表述则带有原理意味:媒介内容必然与现实有所差异①。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对这一现象十分关注,他在《大众传播学导论》中列举的几种产生“差异”的情况颇具代表性,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不等式:
--一贯过多地以社会“顶层”或精英分子为新闻来源。政府、国家元首、官方发言人比处在“底层”的事件参与者、“普通人”有更多发表己见与制造新闻的机会。
--新闻报道的对象亦多是政治、社会的领导人物,根本不在按一定比例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观念。
--新闻所报道的事件大多具有规模大、戏剧性强,突发与暴力的特征。其实,按新闻的定义看,这些事实都非典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愈是符合“现实常规状态”的事件往往愈被否定其新闻价值。
--新闻报道的主题大都着重于表述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
--大量研究项目显示,国际报道偏重于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比较接近的国家,而不计较其大小、或在地理上是否接近。新闻报道中的民族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偏见不仅可见于定量分析,还可见于定性分析,遣词造句都有意影响现实形象。
--新闻中女性比男性少见,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亦不及男性多样。
--在不同程度上,少数民族、异乎常规者、“外人集团”受到不应有的待遇。通常的模式是:那些不致构成麻烦的小团体总被忽视,而那些认为有可能构成麻烦者则受到过分关注。后者经常被加以否定,有关他们的报道往往有夸张,失实的成分。
--少数人种,尤其是黑人,在白人社会中往往也如异乎常规者那样受歧视,虽然有时也会有一些同情的成分。即使在如实地报道他们如何受害时,也会将他们归罪为社会问题的祸因。
--在罪行报道中往往过份地渲染暴力。
从新闻本体角度看,“新闻≠事实”是新闻活动的规律、特性所致;但从普遍意义上看,“新闻≠事实”源于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因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新闻是客观事实的“主观现象”,是“观念的东西”,体现着记者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结果及情感态度。一句话,“新闻具有意识的品质”②。在这一点上,西方传播学界的“媒介霸权论”持相似观点:强调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性的国家机器”的作用③。所以,从本质上说来,新闻对事实的偏离,更体现着意识的作用,而尤为突出地体现着意识对事实的遮蔽性。我们面对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新闻的意识品质的“遮蔽”像空气一样弥漫在记者的新闻活动之中,作用于新闻的真实性,以至使这一问题长期扑朔迷离。于是,“遮蔽”成为新闻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症结,它引伸出新闻与哲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等相交叉的话题,更突出地把新闻与政治相交叉的现象推到我们面前,诸如新闻自由、新闻控制、新闻的党性原则、舆论导向等。我们不难借助对新闻的意识品质的遮蔽性分析,透视“新闻≠事实”背后的诸种政治现象。
新闻意识品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意识,就没有新闻价值的发现,一切新闻都或明或暗地体现着一种意识,连“纯净”的科技新闻也概莫能外。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时,《纽约时报》(1957年10月5日)在对事实作了一番描述后说:
“美国已经表明,它有意把一颗或更多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间可能是明年春季。
苏联说,它发射了一颗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从而打开了星际旅行的大门。
塔斯社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大吹大擂。它在声明中说,人们都已认识到:“社会主义新社会”已经把人类最大胆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很明显,塔斯社因卫星上天而兴高采烈地宣扬国威,《纽约时报》为美国空间技术略迟一步而露出妒意,这都是对新闻事实认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表现了鲜明的意识品质。如果删除这几段,让全篇只剩下客观描述,会不会失落意识品质呢?显然也不会,因为它还含有对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及人造地球卫星价值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而这还是属于“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即还是意识的范畴。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既存活在事实里,又存活在意识中。对后一句话,人们自然会生出隐忧:这会不会陷进“唯意志论”的泥沼?会不会导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式新闻的再度兴起?这种通过历史教训而感受到的恐惧是值得理解、值得回味的,但毕竟客观存在是一回事,客观效果又是一回事。
可是,新闻的意识品质又存活在哪里呢?答案是现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便是:新闻作为一种意识活动,不能离开社会的一般意识,不能离开一个社会、集团、阶级对社会存在的总体意识,必然隶属于各种社会关系的观念体系之中,从而有社会意识的性质。
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纽约时报》和塔斯社的报道不一样,为什么一个事实会有多种报道,为什么同一类事实在不同时期会有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除了事物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联系的多样性外,决定性的原因便在于:意识选择了事实,意识判断了事实的价值。
于是,相对于社会发展总体而言,意识表现出遮蔽性,制造了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言的“新闻洞”⑤,即新闻报道的过程是一个在有一定规范的封闭系统中强迫选择的过程:当报道一件新事情时,就必须略去一件或数件其它的事情,与此同时,当报道一件新事情的某一侧面时,就必须相应略去其他侧面。
在理论上,遮蔽性可表述为,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主观上追求“真实的”事实的表现,在客观上又忽略了社会发展的本质,不能充分地突出和表达这种本质。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去考察,所谓客观报道后面所隐藏的是主观信息,客观事实表达的是主观寓意,客观表现的效应是主观导向。
透过遮蔽性,我们可以根据新闻意识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推论出记者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思想和情感。即推论出适合于记者阶级地位的思想和情感。这里面有一个简单的逻辑:“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⑥因为抽象地和形式地看,“阶级意识意味着人们对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一种阶级条件的无意识”。⑦一些持“客观公正”、“超阶级”观点的西方记者也不得不叹道:西方普遍将记者的地位“比作中国式葬礼中吹奏乐队所处的地位”,尽管西方有自由传统,却日益倾向于把新闻以及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视为国内和国际政策的工具”。⑧可以说,他们虽然没有意识到阶级性,却把它给说了出来。而马克思主义者则明确地意识到一定历史时期内,阶级意识的客观存在。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谈新闻真实。有些资产阶级记者也试图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但他们选取报道的角度和分析问题的深度永远不可能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是说透视新闻的聚焦点永远是模糊的。更多的资产阶级新闻则受阶级利益的驱动,在遮蔽中露出谎言意识。无产阶级则能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确立真实性原则,既不主观随意,也不纯客观的罗列事实,而是对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作全面的、辩证的、如实的描绘。它的特点便是对社会生活作整体的把握。
应该承认,无产阶级新闻对社会生活整体的把握,也受到意识对事实遮蔽的影响。无产阶级的记者也会受到眼前的、直接的、局部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迷惑,从而构成新闻意识的一种遮蔽。不能克服遮蔽的后果,便是导致像“大跃进”年代“亩产万斤粮”之类报道的出现。好在我们能在历史给予的机会中去克服遮蔽,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指导下,反思“新闻为政治服务”的危害,纠正自己的错误,表现出无产阶级新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注释:
①③新闻为什么会偏离现实?(英)丹尼斯·麦奎尔 陈韵昭 编译《对外报道》1991年4月
②试论新闻的本质 吴高福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页
⑤《大趋势》约翰·奈斯比特
⑥《史记·维阴侯列传》
⑦《历史和阶级意识》(匈)乔治·卢卡奇 张西平译 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⑧《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 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