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在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迈进21世纪大门的时候,社会主义这条在世界范围内真正优于资本主义的道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行之有效的计划、有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真正独立的主权),在中国得到了证实。
中国在不到半个世纪之前还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半殖民地国家,而今日已经从第三世界的落后状况中脱颖而出了。这一事实,雄辩地回答了当今大多数人的问题:应该遵循什么道路才能把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成功地向前推进。应该遵循什么道路才能使自由的、摆脱了奴隶和依附地位的民族在世界上获得较好的环境?
社会主义中国的经验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让我们设想一下,在一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2%、耕地面积只占国土总面积10%的国家里,要使12亿人口有饭吃、有衣穿,该是一项多么宏伟的任务啊!
解放前,中国的经济是在地主所有制基础上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纺织工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形势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在解放之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满目疮痍的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七大国,在最近15年内,国内生产已比1980年翻了一番,平均经济年增长率达9%。这种速度真是无与伦比的,今日,中国在钢铁、石油、食品、水泥、电力、煤炭等重要生产部门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民的生活日益得到改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的例子说明,只有在社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这一切。国家的作用是制定战略,调控宏观经济。国家代表社会和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国家政权掌握在广大劳动者手中,而不是少数富翁手中。
在当今新自由主义浪潮把昔日劳动人民的社会成果横扫一空的时候,如果12亿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资本主义,那么情况将会如何呢?肯定会出现一个资产阶级占有一切,而广大的贫困人民无衣无食,饥寒交迫。难道这种状况能够保持国内的稳定和世界和平吗?保持公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国家进行战略性的引导,这样,中国就能集中地、有计划地,而不是无政府主义地发展经济,为全体人民谋福利,决不走两极分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上捍卫和平,推动发展,促进和平共处,建立一个更加正义和平等的世界。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的制度,中国才能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帝国主义调动一切宣传机器诽谤中国的人权问题,而恰恰是这些昔日的殖民大国肆无忌惮地违背人权、违背民主、进行残暴的镇压。它们今日倒关心起中国的人权问题了,有人知道中国在解放之前有什么民主吗?正是现在,摆脱了国内外压迫和奴役的中国人民才有了真正的、完全彻底的人权。正如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在1994年指出的,民主就是捍卫公民的所有权利,包括独立的权利和民主的权利。当西方大肆宣传他们有关人权的虚伪的理论时,他们闭口不谈独立权,这不是再有说服力不过的事了吗?
中国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有能力克服自己的缺点,解决自己的矛盾,中国在不违背独立和主权的基础上总结了“文化革命”的惨痛教训,重建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经济很快地发展上去。
当然,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没有结束。它在短短的生命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经历了难忘的挫折。社会主义是一种选择,对全人类来说,它是真正的、美好的前途。因为在所有制方面它不是人剥削人的,这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在各方面的道路还是漫长而艰巨的。它的领导人宣称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还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富裕程度。中国还面临很多困难问题:人口众多、耕地很少、资金不足,需要做艰苦的工作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如果说社会主义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的任务的话,那么在今日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不平等交换、跨国公司控制的经济全球化、反共反人民的思想的进攻、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侵略——则是更大的挑战。国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可观的国内储蓄和相当不少的外国资助能够轻易解决得了的,更何况还有基本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在人均收入和社会福利方面,比起那些以掠夺殖民地和新殖民地来发展自己的反面例子来说,达到先进的水平显然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社会主义在政治、思想和道德上的完善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是中国面临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任务。贪污腐化、社会不平等的萌芽等消极的现象和倾向,是中国党和政府面临的十分复杂的挑战,当局正予以极大的重视。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国家加强其战略计划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以便抑制消极力量,正确地引导国家,加强共产党在政权核心中的作用。
人类面临的抉择是很明确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就是要成功地、创造性地、非教条地、不脱离其基本原则地向全世界表明,社会主义才是唯一真正的可行的道路。
(古共党刊《社会主义古巴》 王玫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