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1]2001年在《广西农户农业投入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广西农户农业投入行为研究
丁慧媛[2]2012年在《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方向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沿海地区农业取得飞速发展,生产力有较大提高,目前已经进入了由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发展时期。适度规模现代农业通过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农业生产能够达到最佳经济收益,使农业劳动力能够获得与务工经商劳动力相近收入,是一种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农业经营形式。但由于沿海地区农村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严重稀缺,农户生产规模较小,此外兼业现象仍十分普遍,这种小规模兼业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停滞,普遍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其日益深化必将延缓沿海地区现代规模农业的发展进程。鉴于以上原因,本文立足沿海地区农村,在深入研究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演进轨迹;提出用于测度、评价转化的程度、水平、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际发掘制约适度规模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和约束机制,探寻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演变方向,寻找最有利于发展当地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和转化模式,进而提出促进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措施。从而一方面从量化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经营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结合各地实际为促进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的转化提供借鉴和帮助。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论文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了小规模兼业农业及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的相关概念,包括兼业农业、小规模兼业农业、规模经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等;并对这些概念所涉及的各种理论,包括恰亚诺夫“小农经济行为”理论、舒尔茨理性小农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等进行了梳理。(2)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发展现状剖析。首先,结合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简要介绍了沿海地区的行政区划及地理范围、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以及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接下来,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详细介绍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的基本形态,包括其兼业主体、兼业内容、兼业模式、兼业深度等,并总结了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产生的宏观、中观、微观原因及农业生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演进轨迹的探讨。通过分析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时空演进轨迹、农业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轨迹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演进轨迹,将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时间轨迹划分为叁个主要阶段:以解决粮食问题为核心的小规模分散农户单一性生产阶段(1978年~80年代中后期)、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小规模兼业农户多元化生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以发展现代化农业为核心的适度规模农户专业性生产阶段(21世纪初至今)。(4)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效果评价。首先对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的含义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和描述,接下来将我国沿海11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本着整体性、综合性等原则,构建涵盖8个方面32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数学方法综合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对沿海地区适度规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并对各省市区的发展水平进行排序比较,具体分析地区间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5)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约束体制。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主要的约束体制加以定量评测,指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机制、农业投入机制、农业产业化机制、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约束了目前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的转化,因此必须对其加以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6)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演变方向。主要通过对现有转化过程中的农业生产主体及经营模式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生产绩效的分析,指出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生产主体的改造及演变方向是培育适度规模现代农业核心农户,农业经营模式演变及整合的方向是推进合作社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发展及壮大。(7)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推进机制研究。本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措施,包括通过土地流转机制改革与创新加速转化;通过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机制改革与创新加速转化;通过农业财政投入机制改革与创新加速转化;通过农业产业化机制改革与创新加速转化;通过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改革与创新加速转化。
吴浩[3]2011年在《农户耕地资本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户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投入的主体。农户对耕地的合理投入不仅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农户耕地资本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调动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为研究区域,利用农户调查资料,采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对农户耕地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研究区域内农户耕地的流动资本投入意愿、固定资本投入意愿均较弱。研究区域内的农户大部分不愿意增加耕地流动资本投入,其中江汉平原地区有80.25%,太湖平原地区有90.40%;同样大部分农户不愿意增加耕地固定资本投入,其中江汉平原地区有89.50%,太湖平原地区有98.01%。由此可见,农户对耕地资本投入意愿较弱,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没有显着的差异。(2)理论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农产品价格、投入品价格、农业生产技术、现有的土地和劳力要素投入水平、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和政策因素是影响农户耕地资本投入意愿的主要因素。由于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以及农户家庭状况千差万别,所以影响农户耕地资本投入意愿的因素存在区域差异。(3)对江汉平原地区农户耕地流动资本投入意愿有显着影响的因素有:耕地经营规模、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了解情况、户主年龄、农户家庭人口数等因素;户主年龄对农户耕地流动资本投入意愿的直接影响是最显着的,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了解情况的耦合作用也是影响江汉平原地区农户耕地流动资本投入意愿的重要驱动因素。对太湖平原地区农户耕地流动资本投入意愿有显着影响的因素有:耕地经营规模、农户人均收入等因素;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流动资本投入意愿的直接影响是最显着的,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人均收入的耦合作用也是影响太湖平原地区农户耕地流动资本投入意愿的重要驱动因素。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来说,影响农户耕地流动资本投入意愿的因素是有区别的,其影响路径也是不同的。(4)对江汉平原地区农户耕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有显着影响的因素有:耕地经营规模、务农劳力比例、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等因素;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直接影响是最显着的,耕地经营规模与务农劳力比例的耦合作用也是影响江汉平原地区农户耕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重要驱动因素。对太湖平原地区农户耕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有显着影响的因素有:务农劳力比例、农户人均收入、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了解情况等因素;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了解情况对农户耕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直接影响是最显着的,农户人均收入与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了解情况的耦合作用也是影响太湖平原地区农户耕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重要驱动因素。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来说,影响农户耕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因素是有区别的,其影响路径也是不同的。因此,为引导农户对耕地进行合理投入,首先要积极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其次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第叁要鼓励农地流转,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最后要积极有效的宣传国家相关支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赵玉姝[4]2014年在《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过去技术对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在于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农业科技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关键在于把先进的适用技术推广到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实现农业科技有效转化。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较低。农技推广是推动农业科技有效转化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科技知识转化率较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技推广效率至关重要。农技推广效率的提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解决,其中完善的农技推广机制是提升农技推广效率的基础要素。另一方面,从农技采纳对象的需求特征看,农户分化形成的小规模兼业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技需求内容、供给途径、服务方式等方面呈现日益显着的差异性。在此背景下,从哪些方面对现阶段的农技推广机制进行优化,并通过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来提升农技推广的效率和效果,是本文关注的核心内容。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农户分化形成的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农技需求特征差异化的视角对我国农技推广机制优化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回顾探究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其次,通过分析我国农技推广机制现状,总结农技推广供给特征,比较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技需求特征,明确现阶段我国农技推广机制的主要特征及优化方向;再次,在农技供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技供求契合度模型,评价我国农技推广机制的运行效果,探究农技推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农技推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我国农技推广机制优化的方案选择及实施措施。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与变迁可以大致分为原始阶段、政府主导阶段和多元化主体参与阶段,现阶段我国农技推广模式仍属于较典型的“政府供给主导型”,而自上而下的技术传递路径显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技推广组织的构成中,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组织外,教育型农技推广组织、企业型农技推广组织与自助型农技推广组织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我国农技推广机制发展取得主要成就表现在:国家推广体系逐步完善;重大技术推广成效显着;依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农技推广机制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农技推广内容的综合化;农技推广方式的多样化;农技推广组织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保障法制化;政府仍发挥重要作用;农技推广机制的需求导向性趋势愈发明显。(2)从农业技术属性入手,通过分析农业技术从研发、到推广、再到应用的过程,阐述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中农业技术的供给现状。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对比的视角,分别描述传统农业技术供给模式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的不同特征,通过描述各类型农业技术供给主体及行为特征,总结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中农业技术供给的特征,尝试论证这些特征对我国农技推广机制优化的启示性价值。从农业技术质量、技术成果结构、技术信息交流渠道、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等方面归纳农业技术在供给环节存在的缺陷和问题。(3)对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变动及其技术需求特征进行了比较,认为农户的农技需求行为同其农业生产规模、劳动力就业结构、农业技能水平等因素相关,同时又受技术供给途径、风险程度及使用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通过农户决策行为分析法构建了农户技术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典型农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在技术内容、服务方式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回归分析辨识了各类型农户技术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技术需求多样化及需求层次差异化等特征,论证这些变化特征对我国农技推广机制改革的启示性价值。(4)依据农业技术的不同属性,将农业技术划分成公共物品类农业技术、半公共物品类农业技术和私人物品类农业技术,在明确各类型技术属性的基础上阐述他们的供求平衡状态。构建了农技供求契合度模型,利用典型农户的调查数据,从技术内容和技术途径两个维度对我国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中的供给环节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环节的契合水平进行测度。(5)从农户分化背景、农业技术供需契合程度以及现行农业推广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归纳了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农技外包和多元化农技推广组织模式叁种优化方案。首先对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研究将沿循构建背景、构成要素、内部关系以及运行机理的逻辑进行阐述。其次对农技外包的概念和产生背景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辨识不同形式农技外包带动农业产出效益提升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农技外包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外包合约形式的选择进行分析。从农业技术供需双方的视角出发,阐述利益机制在技术外包运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利用数理模型分析农技外包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机制。最后对多元化农技推广组织模式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与总结。(6)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包括改革传统“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依据不同技术需求主体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完善农技推广相关的政策与法律、优化推广环境;倡导多元化技术供给主体并提高农业技术质量;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及技术信息反馈渠道等。
李红[5]2008年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必要寻找一条既保障国家利益又能提升农户自身效益的补贴农机具的途径。那么,研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机供求市场、农机服务市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一项综合性的政策,其研究涉及许许多多的方面。农机购置补贴直接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给农机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促进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更新、升级和转化,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方面替代出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力从事二、叁产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从事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经营、农机运输和农产品加工工作,扩大了农民就业空间。近几年各级政府购置补贴额快速增加,随着补贴对象、范围的扩大,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促使我们产生对政府支出与收益问题的思考,对于这样一项“新鲜的”公共政策,农民对其陌生,政府在操作上也缺乏必要的经验。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经济学视角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关联产业以及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角度对政策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指出该项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决策建议,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全文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从对农业机械投资的研究、农业机械使用的研究、购置补贴政策研究、补贴取消后的影响分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国外针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状况;从政策评估研究、农业机械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农机使用的经济效益研究等方面分析了国内针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状况;论文在对国内外有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问题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安排和研究成果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论文归纳并分析、总结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包括农业保护的内涵、转移支出的项目类别、农业机械的外部性和政府的转移支付、补贴效率与购置补贴政策制度等等。第叁章是购置补贴现状和效果描述。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变化、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环境与补贴实施现状,分析了全国及新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的基本状况,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户节本增效,农机成了农机手的一种致富手段,相关产业利润增加,繁荣农村经济。第四章是实证分析模型与方法。对经济现象进一步抽象,用方程式表示出来,这是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如果有比较成熟的函数可供选用,会使工作量减少许多。对实证分析中应用到的Logistic模型、Compertz模型、超越函数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及使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五章分析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机工业、机械制造业、农村非农产业的影响,进行全国及新疆农机总动力发展趋势(或需求)预测,涉及Logistic模型、Compertz模型,同时阐述了目前中国、新疆农业机械所出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并利用超越函数模型分析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为探讨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六章从对农业机械投资的经济效益、农业机械使用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不同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选择新疆和江苏两省对购机农户做了实地典型调查,通过调研资料分析农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认为应取消对发达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而转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会加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不会影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为完善购置补贴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第七章购置补贴政策的评价。补贴属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必要从福利和制度角度对它做出政策上的评价,以利于完善和提高效率。“有-无政策”对比法是一种对农业政策效果进行准确评估的方法。为了得到大样本和减少遗漏偏误,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方法,经验分析不同购置投入对农机需求影响的个体差异,进而提出对策建议。第八章在对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几点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购置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王胜[6]2009年在《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问题的研究。在当前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致力于解决“叁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本研究围绕提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这一命题,旨在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以下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政策建议以及可能的创新点摘要如下: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首先借鉴经济绩效理论关于效率测度、公共产品理论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公共管理理论关于组织绩效、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区域经济理论关于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等等理论成果,从厘清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主体、对象和目标入手,通过对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基本原理、作用机理和绩效评价的探讨,构建起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机理和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联邦制国家和法国、英国、日本等单一制国家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状况进行考察,归纳总结出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然后,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和东中西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状况从政策、规模和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比较。随后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验证,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各省份及东中西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从功能支出和分级支出两个视角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对影响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剖析和验证。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机制设计方案和政策建议。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配置主体、配置对象和配置目标,配置主体行为是否与既定目标一致决定了配置对象的使用效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就是特定用途的财政资源在相关配置主体间分配、流动并最终通过各级地方政府支出,以此购买或者生产出支持农业发展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来推动政府支农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个体系和过程的总称,其基本要素包括配置主体、配置对象、配置目标。配置主体的行为与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保持协调一致是实现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高效配置的关键环节。2、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存在资金投入规模不足与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矛盾,而且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分税制以来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总体上呈现出增长不稳定、强度下滑、农业科技投入比重过低、事业费支出刚性增长、省级和县乡政府支农支出比重一升一降等显着特征。进一步对东中西叁大区域进行考察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支农规模、支农强度增长和基建农业支出比重、省本级支农比重的波幅都远远高于东部,受宏观政策影响明显。3、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总体低下,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呈现出显着的区域特征和较大的波动性。第一,无论是基于功能视角还是分级视角,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总体偏低,其中,西部最为严重,中部次之。第二,就具体财政支农各功能项目而言,支农科技和支农基建资金配置低效情况普遍比较严重。第叁,就省、地和县乡各级财政支农而言,中东部地区地级支农资金配置低效情况相对严重,而西部地区省级低效情况相对严重。第四,分税制以来基于功能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总体略有提升,而基于分级视角的绩效总体呈下降态势。4、国家组织结构、区域财政管理体制、农业管理体制等内生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支农资金的配置和管理水平,而外部因素与之的协调配合程度影响着财政支农政策的绩效.第一,就全国而言,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农户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因子、上级对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度因子影响显着。第二,对于西部而言,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农机总动力均影响显着,但农户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上级对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度仅对功能支出绩效影响显着,城镇化率因子仅对分级支出绩效影响显着。第叁,对于东部而言,城镇化率因子呈显着负效应,而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仅对功能支出绩效影响显着,农户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仅对分级支出绩效影响显着。第四,对于中部而言,农户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化率因子影响显着。5、提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农民、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内部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建立健全市场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政府支农责任边界,叁是要建立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发挥政府财力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四是要建立健全内在约束机制,形成政府与人大、农民、专家相互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村集体组织与村民农户之间的有效约束。五是要建立健全监督调控机制,形成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全程监控。叁、政策建议1、明确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责任。合理界定财政农业投入的事权和财权关系,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责任及其边界,加强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同时,对重大农业投资项目,要成立由多部门和跨行政区组成的领导小组,制订统一的规划,实现各级政策、项目和预算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建设为主。2、拓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渠道。一是建立国债专项基金。通过发行专项国债,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再投入到农村地区,既可以增加财政资金运作实力,也提供了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的渠道。二是引入新农村建设特种税,如耕地占用特别税、土地增值特别税等。叁是通过“税式支出”进入。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间接资金注入,直接扩大农村的可支配资金规模。3、优化区域财政支农资金转移支付模式。建议改革和优化区域财政支农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推进基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整合。一是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分配原则,增强财政支农专项转移支付政策的针对性。二是增强资金管理和立项审批的透明度,优化区域财政支农专项转移资金的管理。叁是推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整合。现行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横向整合力度,扩大整合规模和范围,积极创新整合方式,逐步建立起省、市、县叁级上下联动,财政与有关部门、项目单位协调配合的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模式。4、提高区域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从法律层面细化、硬化区域财政支农投入责任。建议制订《农业投入法》,将现有的重大支农政策和以后出台的扶农政策资金投入,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上的职责和支农投入分担比例,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建立约束机制。二是明确资金投入的使用重点,优化支农资金的投向,围绕保证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加投入;建立政策性抵押贷款、资金互助等多形式、多层次、灵活机动的农业信贷体系。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提高出让金中提取用于农业发展资金的比例。叁是将财政支农投入与政府和财政、涉农部门领导绩效考评挂钩,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办法和标准,强化约束和激励。5、完善区域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区域财政支农项目绩效和综合绩效两个层面的绩效评价。二是建立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制度,明确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工作程序、组织方式、业务分工及结果应用等。叁是用活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手段。四是建立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库。五是制定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标准。六是编制区域财政支农绩效预算。七是创新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方法。八是设立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机构。6、加强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全程监管。第一,树立“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资金管理就是抓使用效益、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的新的理财观念,彻底改变重分配、轻监管的现象。第二,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布新农村建设资金落实情况,接受社会和农民直接监督。第叁,创新支农资金全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支农惠农资金监控网络,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监督检查。第四,明确监管职责。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安全使用的监管,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拨付、使用、收支和补偿报销受益情况的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第一,拓宽了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研究视角。在对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除了基于常规的财政支农功能性配置研究视角外,还从财政支农资金纵向配置维度剖析了财政支农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丰富了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测度和勾勒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及其突出特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发现: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总体低下;支农科技支出、支农基建支出以及省本级财政支农是主要的绩效损失点;同样是规模效率损失,东部、中部地区是财政支农投入规模过度造成的,而西部则是由于财政支农投入规模不足引起的。第叁,验证和揭示了提升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具体路径。发现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农户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户人均农机总动力城镇化率因子、上级对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度因子等外部因素与国家组织结构、区域财政管理体制、农业管理体制等内生因素的协调配合程度影响着区域财政支农政策的绩效,并且具有显着的区域性,从而揭示出不同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改进和提升的路径。
杨凡[7]2011年在《西南资源贫乏地区农户脆弱性对其稻作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之一,人口和资源禀赋的分布差异也十分显着,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使该地区农户的脆弱程度进一步恶化,农户生产积极性也逐渐降低。农户脆弱程度取决于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风险冲击的可能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风险冲击的大小和抵御能力的强弱又会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决策,进而影响粮食安全。水稻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担负着整个地区粮食安全的重任。要实现西南地区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地区温饱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因此,开展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脆弱性及农户稻作生产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南四省(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的水稻生产为例,运用脆弱性、个体行为、农户行为等理论,研究在一定的风险冲击、抵御风险能力等条件下农户脆弱性对农户的稻作生产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拥有的资本情况、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对水稻的种植意愿、技术需求及投资概况等方面,系统描述了西南四省的农户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总体行为特征,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二元选择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稻作生产行为的脆弱性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合我国西南地区促进水稻生产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研究和文献回顾,分析了农户脆弱性的成因,农户脆弱性主要取决于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风险冲击的可能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户脆弱性对其稻作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2.在个体行为、农户行为、有限理性选择等理论基础上,以农户脆弱性为切入点,建立了农户脆弱性影响其稻作生产行为的经济计量模型,具体分析了农户脆弱性对农户水稻种植意愿、新型技术需求、投资行为的影响。3.农户脆弱性因素中,病虫害是影响农户稻作生产行为最重要的一个风险冲击因素,病虫害灾害越严重,农户的水稻种植意愿越弱,进而更倾向于选择新品种、病虫害防治以及化肥农药技术,严重的病虫害会迫使农户缩小甚至放弃水稻生产投资,以换取基本的生存。4.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其稻作生产行为具有普遍的影响,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可持续生计资本越充足,遭遇外界不确定性干扰时,农户的脆弱性越弱,稻作生产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通过数理研究方法将农户脆弱性与其生产行为联系起来,从农户脆弱性的角度研究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户脆弱性,促进农户生产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建议。
田云[8]2015年在《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生产效率、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虽然关于气候变化成因和影响的学术争论一直存在,但不可否认,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二叁产业是碳排放的主导部门,但快速发展的农业也是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在农业碳排放量持续上升、温室气体减排诉求日趋强烈的今天,发展低碳农业已刻不容缓。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我们对低碳农业理念有多少了解?这些年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变化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省域间低碳农业效率存在何种差异、是否具有空间收敛性?导致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变动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很显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读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基本特征的宏观认知,进而理论与实际结合,构建更为合理的政策体系,为加快推进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步伐、切实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奠定坚实基础。鉴于此,本论文以低碳农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论文所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以确保研究根基。然后,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碳汇量进行了全面核算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一方面增强了我们的宏观认知,更为重要的是,为低碳农业生产率的测度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基于农业碳排放、农业碳汇以及农业投入产出数据,系统核算了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并深入探究了其增长源泉、时序演变规律、区域分异特点、动态演进及收敛性。接下来,分析了影响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宏观因素与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的微观机理,从中探寻出了导致低碳农业水平变化的关键动因。最后,在总结与借鉴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与政策参考。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2章)、农业碳排放/碳汇现状分析(第3章)、低碳农业生产率测度及其时空特征分析(第4、5章)、低碳农业生产率与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章)、低碳农业发展政策体系构建(第7、8、9章)等五大部分。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1)我国农业碳排放/碳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省域间差异明显;在强度方面,农业碳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态势而农业碳汇强度处于波动上升状态在测算我国及其30个省(市、区)农业碳排放/碳汇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碳排/碳汇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2012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为27715.38万吨,较1993年增加了34.30%;其中,农地利用、稻田、牲畜养殖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别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39.34%、23.12%和37.54%。分阶段来看,总量呈现较为明显的“快速上升-波动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的四阶段变化特征;强度则一直呈现减少趋势,但不同时期减少幅度存在差异。分区域来看,传统农业大省尤其粮食主产省区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强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即西部>中部>东部;基于碳排放比重构成差异,可将30个省区划分为农地利用主导型、稻田主导型、牲畜养殖主导型、复合因素主导型与均衡型等5类地区,其中以复合主导型省份最多。②2012年我国农业碳汇总量为72569.48万吨,较1993年增加了48.80%;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所引发的碳汇量分别占农业碳汇总量的74.33%和25.67%。分阶段来看,总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四阶段变化特征;强度虽存在一定起伏,但总体也处于上升趋势。分区域来看,粮食主产省份和经济作物种植较为发达的省份是我国农业碳汇的主要来源地;强度总体呈现东北-华北高、西北-西南低的特征;基于粮食作物碳汇所占农业碳汇总量的比重差异,可将30个省(市、区)划分为绝对(完全)主导型、相对主导型、一般主导型、略微主导型与非主导型等5类地区,其中相对主导型与一般主导型省份较多。(2)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增长总体偏慢,且主要依赖于农业前沿技术的进步而非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低碳农业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时序演变规律及源泉。研究结论显示:①1994年以来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增长偏慢,年平均增速仅为0.80%,按照其变化特征,可划分为平稳起伏(1993~1998年)、波动下降(1998~2002年)和波动上升(2002~2012年)叁个阶段。②在推进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上,农业技术效率改善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其年均增长率仅为0.04%,且年际间反复性较强,变化规律不够明显,不过基于其演变轨迹仍可大致划分为叁个阶段,即波动起伏阶段(1993~2001年)、相对平稳阶段(2001~2006年)和波动起伏阶段(2006~2012年)。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在推进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上发挥了更为显着的作用,其年均增长率达到了0.76%,虽然其演变轨迹也具有一定的非规律性,但结合其变化特点可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起伏平稳阶段(1993~1998年)、持续下降阶段(1998~2000年)、波动上升阶段(2000~2007年)、持续下降阶段(2007~2009)和持续上升阶段(2009~2012年)。(3)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总体来看,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并呈现出分散化的区域集聚特征在测算并分析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利用Kernel密度函数和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探讨了其动态演进与收敛性;进一步,结合传统农业生产率,识别出了我国农业生产相对低碳省份。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省域来看,低碳农业生产率均值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于我国东、中部地区,而均值较低的省份则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从增长源泉来看,农业前沿技术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而技术效率改善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少。具体到叁大区域,东部地区低碳农业生产率平均值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其中,东、中部地区均依赖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贡献幅度相对较小且中部略优于东部;西部地区技术效率与农业前沿技术均处于恶化状态。②低碳农业生产率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缩小趋势较为明显,并逐步呈现出分散化的区域集聚特征。技术效率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经历了一个扩大、缩小、扩大的波动起伏过程,最终差距明显扩大;前沿技术进步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经历了扩大、大幅缩小、缩小的变化过程,最终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全国及东、中、部均不存在显着的?收敛,但同时却存在显着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③现阶段来看,忽视农业碳排放、碳汇因素会高估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30个省(市、区)中仅有辽宁、黑龙江、安徽、河南、甘肃、新疆农业生产相对低碳环保,余下24个地区农业生产均相对高碳。(4)影响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不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而低碳农业技术采纳与否与户主个人特征关联较大分析影响我国不同阶段低碳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后发现:①在惠农型“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出台之前,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增长主要受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3因素影响;而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颁布之后,则主要受农业公共投资、农业开放度、自然灾害等3因素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可见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多以无序、随机地调整为主,缺少针对性与规划性。②强化基础教育、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不断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降低潜在碳汇损失,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低碳农业示范区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低碳农业生产率水平的快速提升。进一步,以农户行为为切入点,利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探究影响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化肥节约型技术受性别、务农年限、干部身份、耕地面积、对低碳农业的认知、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6因素的影响;农药节约型技术则受性别、文化程度、干部身份、耕地面积、是否安装有线电视等5因素的影响。②为了让更多农户采用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宣传与教育,让低碳农业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定期开展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农民专业技能;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保证有线电视、有线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四是不断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与服务,积极引导零散农户参与其中。(5)推进低碳农业发展需从多方着手,既要注重宏观政策体系与中观协同机制的构建,也要关注农户低碳农业技术的选择偏好为了推进我国低碳农业快速发展,有必要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次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①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做好宏观引导与顶层设计。针对我国低碳农业相关政策制度设计存在欠缺这一事实,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强化低碳农业政策体系的构建:一是颁布《低碳农业法》,明确低碳农业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二是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叁是制定低碳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实现整体工作的战略部署;四是完善与低碳农业相关的立法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②构建低碳农业发展协同监管机制,缩小差距以达到区域平衡。为了尽快缩小低碳农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可以实施“叁步走”战略:首先,厘清制约各省(市、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后,分门别类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以促进区域平衡;最后,构建低碳农业发展协同监管中心以确保政策的顺利贯彻。③注重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低碳化。为了解决低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常遇到一些货不对路、技术供给与需求难以匹配的问题,可从叁方面着手,一是深入农村调研,基于农户需求不断完善低碳农业技术研发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户广泛运用低碳农业技术;叁是注重技能培训,引导农户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低碳化。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1)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碳汇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测算,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在本文第3章中,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并咨询一些相关专家,构建了广度与精度衔接较好的农业碳排放/碳汇测算指标体系,然后对我国及其30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量、农业碳汇量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其时序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异特征;同时,基于碳汇视角对我国农业碳排放分布的公平性进行了探讨。相比以往研究,论文对农业碳排放/碳汇的测算更为全面、分析更为深入,较大程度地增强了我们对其现状的宏观认知;更为重要是,这些测算结果的获取为低碳农业生产率的测度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使得论文核心研究得以顺利开展。(2)分析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的历史变迁,并探究了其区域差异特征。为了实现低碳农业研究由单纯的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本文的研究中,引入了全要素生产率理念,利用DEA-Malmquist分析方法对我国低碳农业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时序演变规律及源泉。与此同时,基于省域、大区(东、中、西部)的视角分别测算了各自低碳农业生产率水平,并从省域层面分析了其动态变化与演进趋势,识别和判定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低碳省份,从而清晰地指出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3)实证检验了影响低碳农业发展与其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兼顾了宏观与微观。为了克服主观性过强的问题,论文利用实证分析探究了影响低碳农业发展与其技术采纳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在论文的第7章第1节中,以低碳农业生产率为因变量,以农村基础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公共投资等为自变量,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利用Tobit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影响低碳农业发展在宏观面向上的主要因素。而在第7章第2节中,则以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为因变量,以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低碳农业的认知等为自变量,基于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一些重要因素。
刘方[9]2012年在《基于企业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们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加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农产品出口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乎苛刻。整个需求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空前提高。面对这样的需求市场,我国农产品的供应现状不容乐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升农产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个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较为成功的农产品企业出发,通过总结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和经验,分析这些措施经验对我国农产品企业的启示,探索提升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路径和措施。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主要是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政府管理、市场失灵、借鉴各国经验等六个方面展开。其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接着对BY集团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并通过集团通过认证情况、获奖情况及员工对集团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证实了BY集团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之后详细分析了这些措施经验对我国农产品企业的重要启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最后从企业和政府分别给出了提升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杨天蔚[10]2012年在《广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是我国历届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从2004年至2010年连续7年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创新农村金融产品,逐渐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当前,农户是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要考虑和认识到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建立满足和适应农户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改革的最终目标。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建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户金融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单一性生产消费需求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发展变化,但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缓慢,面临着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机构服务效率低下,体系缺乏竞争,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担保和保险的发展滞后等问题,导致了无法满足农户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组织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内部体制改革,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产品,逐步实现电子化交易,加强对农户信贷资金的管理。为了扩大农村金融的供给,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问题,国家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引导商业性金融支农,鼓励新型合作性金融的建立,逐步形成适应农业、农村、农民特点的多层次、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导言。阐述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进程。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对美国和印度为代表国家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和改革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寻找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有益的启示,接着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进程,从中发现改革的动力和影响。第叁章,中国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论述了2000年前后广西农户金融需求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分析了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第四章,广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简述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得出了当前广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变化的结论,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民间金融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补充。分析了民间金融存在的意义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的措施。第六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提出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自身不断完善的措施,引导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分析近30年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站在农户需求的角度上审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农村金融组织完善的相应措施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广西农户农业投入行为研究[D]. 王小兵. 广西大学. 2001
[2]. 沿海地区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现代农业转化的方向与机制研究[D]. 丁慧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 农户耕地资本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吴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4]. 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D]. 赵玉姝.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5].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 李红. 新疆农业大学. 2008
[6].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D]. 王胜. 西南大学. 2009
[7]. 西南资源贫乏地区农户脆弱性对其稻作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杨凡.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8].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生产效率、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田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15
[9]. 基于企业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D]. 刘方. 广西大学. 2012
[10]. 广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 杨天蔚. 中南民族大学. 2012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 碳排放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农机论文; 农民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适度原则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农村论文; 农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