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论文_刘彦鹏

浅析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论文_刘彦鹏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这其中,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机械化水平的使用,虽然提升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但是,随之而来的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也越来越多。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生命安全,是建筑行业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即将对建筑机械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机械;安全;管理

我国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需求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建筑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引进更先进设备来弥补传统建筑建设过程存在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然而,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存在一些隐患,在安全管理和部署方面存在严重疏忽。为了更好地实现设备优化和安全管理,中国建筑业应根据行业发展的特点,确定发展现状,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新的管理策略。

1当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度不足

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先有做好这件事的意识,如果没有安全管理的意识,谈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呢?少数企业没有建立起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意识的主要原因是不认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有何重要意义。但大部分企业有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却不能充分考虑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说意识不足。这是由于这些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缘故。

举几个缺乏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危害,如果施工过程中一味的追赶进度而使得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而机械设备很容易出现安全故事,具体到设备就用泵车举例,泵车长时间的运行会出现内部发热,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内部零件疲劳度不断增加,甚至引起爆管,使泵车里的混凝土飞溅出来,这将威胁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机械设备在使用前不对其检查维修,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毕竟谁也不知道设备前一次使用的拆卸是否有问题,谁也不知道设备的保存过程中是否因为种种因素损坏了,谁也不知道这一次设备的组装是否无误。

不仅仅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意识,不少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导致他们没有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他们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不足。加上这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弱,往往会比较随意,忽视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这些都将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1.2安全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大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但这些设备的技术操作要求很高。同时,建筑工人的文化水平低,不专业,没有长时间有效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经常出现无证。这种现象。以塔式起重机为例,塔式起重机经常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这些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造成的。如果塔机操作指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很难根据经验和资质来预测吊装的风险。甚至一些工作人员会对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不熟悉,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时,由于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还没有意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他们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此外,文化水平较低的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较弱。他们往往比较随意,忽视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这些都将为建设工程的建设埋下隐患。同时,不仅建筑施工人员的水平是有限的,而且一些建筑工程的负责人的水平也很尴尬。他们所设置的安全操作规范没有得到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的广泛认可,这就导致了安全操作规范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有些安全操作。标准化布局不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证,甚至增加安全风险。

1.3缺乏安全管理的应急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一个好的应急措施往往会使更多的人活着。对于应急措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救援能力,而最难救援的是大型机械设备的故障。然而,目前由于许多建设项目的短缺,许多施工企业重视施工效率,导致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的深入研究,忽视了应急救援能力。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在我看来,这真的是最后一次。它们不仅忽略了大型机械设备的重要技术价值,忽视了大型机械设备本身的价值,忽视了对工程的严重影响,忽视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本身的根本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2.1确保使用合格的建筑机械产品

在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中,施工企业不仅要重视机械设备的价格,而忽视质量。应具备安全施工意识,选择机械设备综合性能高的设备。购买者租用或者购买机械设备时,应当进行招标,对企业资质和机械设备证书进行认真审查。设备购置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试运行,并记录主要技术参数,以确保各项参数符合施工要求投入使用。

2.2确保安全作业

在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下,需要对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重视,并且对这些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同时结合建筑施工的具体环境以及国家颁布的相应政策法规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从施工现场安全使用机械设备的角度出发,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明确调度与管理目标,同时依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案。

此外,还需要做好主体施工者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且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好岗位工作的管理培训,使施工主体以及管理工作人员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以及安全操作规范,从而保障现场施工环境安全有序,进而增强机械利用率以及安全生产效率。从以上阐述中可以发现,在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之后,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高效的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做好后期的工程建设,尽量从根源上杜绝问题的出现,从而达到优化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2.3抓好档案管理,做到建筑机械软件管理到位

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还不到位,这反映在许多机械设备共享的一套施工方案中,方案的针对性不明确,在进行验收工作时,同类机械共用一套验收方案,验收工作没有体现出严谨性的特点;部分档案的说明书、备案表以及合格证资料不足,这些现象给机械设备的正常安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应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重视档案工作的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机械使用、档案的收集和人员的培训,力求有效地控制每一个过程。为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4积极选用先进而高效的机械维修方法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建筑物的维修方法,不仅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维修水平,而且提高了维修质量。因此,机械维修工作者应积极了解和学习机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工程机械设备。对此,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新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一般来说,新的机械设备的性能相对较高,如果鞋机设备出现故障,应首先使用,特别是选择新技术制造的零件。(2)使用新的维修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工具的专业性和先进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损失。因此,在建筑维修的具体施工中,维修人员在选择维修工具时,应选择一种新型的维修设备,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数控设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不仅能够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业的经济效益,更加能够保证施工机械的安全。促进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宗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析建筑行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14(05):20-22.

[2]王齐武.浅析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建筑安全,2014,29(11):60-62.

[3]刘培龙.浅析建筑机械使用中的安全问题[J].建筑机械,2017(03):32-33.

[4]安平.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03):13-15.

[5]王天祥,张英明.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浅析[J].建筑安全,2008(03):22-25.

论文作者:刘彦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论文_刘彦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