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性贸易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宏观经济政策论文,政策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自1979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在进一步加快。在中国经济不断扩大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行奖励性贸易政策——鼓励“多出口多创汇”——是这一时期中国贸易政策最显著特征。奖励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无疑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正面的积极影响,这些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1)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使中国已步入世界贸易大国之列(注:2002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位次是世界第5位;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4%,位次是世界第6位(详情参见表-1).);
表-1 2002年世界进口前10位国家(地区)单位:亿美元
国家(出口情况) 世界总计
美国 德国
日本法国
中国
英国
加拿大
意大利
荷兰匈牙利
出口额 643296935 6122
41603295
3256
2759
2525 2520 24342132
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100.010.8 9.56.5 5.15.14.33.9 3.9 3.8 3.3
国家(进口情况) 世界总计
美国 德国
英国日本
法国
中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荷兰香港
进口额 66825120254933
33983364
3264
2952
2411 2276 21772086
占世界进口总额比重(%)100.018.0 7.45.1 5.04.94.43.6 3.4 3.3 3.1
资源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2)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出口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3)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缓解了长期以来中国外汇短缺的紧张局面;
(4)加快和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伐,为加速外资引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1979-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已达5684.07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935.12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9.23%(注: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2.)。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奖励性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采取出口补贴或出口退税和调低人民币汇率等奖励性措施的配合来实现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到90年代中期正当我国进行大规模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这一关键时期,实行这种奖励性贸易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且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奖励性贸易政策激励力度加大,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开始扩大,外汇储备也开始节节攀升,从1998年的1,449.59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2,864.67亿美元(注: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9-2003.),这种受奖励贸易政策刺激所引起的外汇储备过快增加无疑给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鼓励出口通过采取出口退税或出口补贴等措施使得近几年来国家每年要拿出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出口奖励,这无疑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家财政预算赤字规模的过快扩张;二是在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还不能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过快增加导致了近年来人民币外汇占款比重过高,中央银行外汇干预任务加重且风险与难度加大,从而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财政政策效应与货币政策效应)来分析奖励性贸易政策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二、奖励性贸易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从一定意义上说,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中国经济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通过采取奖励性贸易政策——鼓励“多出口多创汇”——来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为进行大规模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提供外汇支持,并以此来加快国内生产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从而加速中国经济发展。而奖励性贸易政策主要是依靠出口财政补贴(90年代中期以前)、出口退税优惠(90年代后期以来)和人民币汇率调整的相互配合来实施的,因而它必然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所需的外汇需求也随之上升,而这一时期我国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有限,外汇供给难以满足外汇需求,因而在外汇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采取适度的出口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多出口创汇以缓解外汇供求紧张的局面是极为必要的。但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外资引进工作力度的加大,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我国的速度在明显加快,加上80年代初外汇调剂市场的创立和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调剂,因而使得外汇供求矛盾开始有所缓解,再加上90年代以来外汇储备的逐年增加,到1996年已达到1050.29亿美元(注: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2.),我国已基本上度过了外汇短缺的困难时期。由于受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加上我国对人民币没有实行竞争性贬值,我国的出口形势开始恶化。为了摆脱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出口,1999年我国大幅度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将平均出口退税率由6%提高到15%。虽然奖励性贸易政策对于扩大出口多创外汇以支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功不可没,但这一政策目前已显得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实力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财政拿得出的资金与出口退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出口欠退税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构成了中国财政的沉重负担。就2003年的情况来说,中央财政今年就已追加安排出口退税资金300亿元人民币,使今年可用于出口退税的资金规模比去年增长了26%。尽管如此,一下子完全解决所有欠退税问题仍是不可能的。同时,一些低水平的出口产品凭借退税优势,展开无序竞争,有时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这也是中国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而且自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值中比重逐年上升,从1991年的 26.3%提高到2001年的50.1%(注: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2.),这就使得近年来出口退税的好处越来越多地落到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手中,国内企业并没有从出口退税中得到多少实惠。因而奖励性贸易给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主要是出口退税的迅速增加加重的国家财政负担,使得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行受制于预算赤字的规模过快扩大,其政策效力难以充分发挥。
从货币政策来看,奖励性贸易政策通过汇率政策的配合(1994年以前主要是采取人民币汇率下调)所引致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注:详细情况参见表—2.)。一方面使得人民币外汇占款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外汇占款(注:详细情况参见表—3)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使得近年来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急增所引起的基础货币过多使得物价和利率的稳定变得愈加困难,这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被动。虽然中央银行自1994年以来通过采取外汇冲销干预措施来抵消其负面影响,但由于受体制因素制约,外汇冲销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难以很好的配合,致使外汇冲销干预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冲销干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示出来。就2003年的情况来说,1—9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达 6505亿元,虽然通过债券公开市场业务回笼了3346亿元,但投放与回笼相抵后,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净投放基础货币3159亿元(注: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3年第3季度.),基础货币投放规模仍然过大,投放速度也过快。
表-2 我国外汇储备(1994-2003年6月)
单位:亿美元
年度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2003.06
外汇储备 516.20
735.97
1050.29 1398.90 1449.6
1546.75 1655.74 2121.65 2864.07 3464.76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5-2002年各卷和中国人民银行《报告与统计数据》2002、2003。
表-3 人民币外汇占款(1999-2003年7月)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度1999
2000
20012002
2003.07
外汇占款14792.40
14291.14
17856.4323223.34
27842.65
外汇占款占当年资金运用总额的比重(%) 12.00 10.71 11.63
12.62 13.35
资料来源:①《中国金融年鉴》2002;②中国人民银行《报告与统计数据》1999-2003.08。
由于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处于转轨时期,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二级市场还很不发达,因而使得以国债为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在目前情况下作为外汇冲销干预的主要手段不仅负担太重,而且风险也相当大,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可以减少商业的超额准备金降低其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减少中央银行由于外汇占款而带来的货币供给能力,然而在目前存款准备金率7%水平上再往上调高的空间不大,并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过大会给金融运行带来很大的冲击,其影响过于剧烈。因而中央银行冲销干预工具空间十分有限,目前主要是依赖回收贷款的办法,而这种办法目前也受到再贷款(贴现)回收贷款余额的限制而难以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同时,在目前汇率体制下,中央银行把稳定人民币汇率作为冲销干预的最高目标而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这不仅给中央银行的储备管理加大了风险,而且使得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在不断增强,这无疑会刺激国际游资“潜入”我国进行套利。因而奖励性贸易政策下的外汇储备过快增加,不仅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使得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受到预算赤字规模的制约,而且过高的外汇储备水平一方面使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而加大了中央银行外汇冲销干预的难度,另一方面因人民币外汇占款比重过大使得货币政策实施的困难加大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三、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措施
以上我们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施奖励贸易政策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而近年来奖励性贸易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无疑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而导致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从而致使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难度加大,其效果也明显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以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调整贸易政策指导方针,取消各种出口奖励优惠措施。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到90年代中期之前这一时期鉴于我国外汇供求紧张的实际情况而实施奖励性贸易政策以刺激出口增加外汇还有相当的合理性,那么随着我国国际贸易地位提高和外汇储备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若继续实施奖励性贸易政策就没有那么大的必要了。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奖出限入”政策的实施,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可以说我国已经基本上告别了外汇“短缺”时代,过多的储备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过大,这对于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并无太多的益处。再加上奖励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要靠政府进行大量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来支撑,这无疑一方面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致使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受预算赤字规模的限制而使财政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因预算支出增加又不得不扩大赤字规模而实行进一步的财政扩张,从而导致利率水平上升,进而引起外国资本流入而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转变贸易政策指导方针,由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奖出限入”把出口创汇作为国际贸易的指导方针转变为以保持贸易平衡作为贸易政策的指导方针,取消各种形式的出口奖励政策措施,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提高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和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2、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适度扩大企业和居民意愿结持汇的比重与规模,建立多级式的储备体系,降低国家外汇储备水平。自1994年人民币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所采取的新的结售汇措施在当时情况下为了增加外汇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也是非常有效的,然而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这种带有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既不利于分散外汇储备过分集中在中央银行手中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又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困难。虽然从1998年开始允许部分企业保留现汇账户,但企业所保留的外汇规模是非常有限的。在目前拥有充足外汇储备的情况下逐步、适度扩大企业和居民意愿持汇的比重,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移到企业和居民手中去,既有利于分散中央银行的风险,又能减轻中央银行货币的压力,从而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因而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企业和居民意愿结持汇的水平,是分散外汇储备过分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产生的风险和扭转中央银行因储备过多、外汇占款比重过大给货币政策实施造成的被动局面的另一基本措施。
3、建立起更为有效的冲销机制,开发各种安全性高且规模大的金融资产对冲工具,也是减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重要措施之一。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货币当局要想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必须要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对冲工具,而这又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二级债券市场为基础。近年来,我们中央银行虽然通过国债回购、发行票据等一系列手段部分冲销因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投放,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缺乏安全性高且规模大的金融资产冲销手段,因而这些规模有限的国债回购、票据发行等对冲手段在面对近年来规模过分庞大的外汇占款时,其冲销作用就极为有限了。因此,开发安全性高且规模大的金融资产对冲工具,加快二级债券市场发展,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建立起有效的冲销干预机制,为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有效冲销工具组合,以达到在防止汇率受到冲击的同时来冲销人民币外汇占款增加的预期目标,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4、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监管,特别是要防止盲目招商引资。我国引进外资的目的在于以资金引进带动技术的引进,然而近年来一些原本具有较大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国有企业,仅仅为了资金和政策优惠盲目合资,以牺牲市场来换取资金,并没有达到以资金的引入带动先进技术的引进,其实际结果是得不偿失。同时应加强对外资流入的监控,防止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市场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外汇储备急增,国际上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增强,一些国际投机资本试图利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乘机假借进行长期投资将资金“潜入”中国市场,而这些投机资本实则是来中国市场等待人民币升值伺机进行投机活动。自2003年年初以来尽管我国贸易项目顺差扩大速度明显迅速下降,而国际收入总体顺差却急剧扩大,使得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到9月末达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热钱”来赌人民币升值进行投机的。因此,加强对外资流入的监控,是防止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有力手段。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外汇论文; 外汇占款论文; 外汇储备论文; 央行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中国金融年鉴论文; 经济论文; 外汇政策论文; 中央银行票据论文; 银行论文; 人民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