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保险主干道彩排八大要点_偿付能力论文

2006年中国保险主干道彩排八大要点_偿付能力论文

八大看点预演2006中国保险主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点论文,中国保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新年钟声临近,众多闪光灯聚焦中国保险业放开后的第二年。

2006年,将是外资长袖善舞的一年,政府对中资保险公司的保护政策日渐式微,外资保险商将在团险、年金等领域与中资保险商大战一场。

2006年,将是中资保险公司艰苦应战的一年。对内要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对外要迎接外资机构实力与技术的挑战。

沿着2005年保险市场的发展轨迹,我们依稀能捕捉到明年保险市场的主要脉络。市场人士预期,明年保险市场将有八大看点。

国企股东撤退

随着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通知》,明年势必将掀起全国范围内的国企撤资热潮。金融业作为当初“多元化经营”的宠儿首当其冲。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大型国企参与保险行业的不在少数,它们的主辅分离对保险业的影响意义深远。

大型国企极有可能在明年掉转大而全的发展方向,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主业,因此,保险业很可能会被排除在主要发展的目标之外。

现有的合资寿险公司的中方股东多数是此类企业,这对于意图利用股东资源优势的外资方来说显然是个重创。由于不熟悉国情、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合资寿险公司的服务对象多局限在中方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一旦中方退出,原先持有的资产必须要转手、找到买家。但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买家,外资的信心和期望值很可能降低,合资寿险公司的前途未卜。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向记者表示,比如中石化在国内4家保险公司中总共投入了5亿资本,假设把分别投向4家公司的资本投向1家,集中精力促其发展,再依靠中石化强大的股东实力,这家保险公司进入行业的领先位置是指日可待的。由此看来,保险业也可以从辅业变为公司的主业,成为在某一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并能配合本集团的主业支持其发展。

外企投资转向

市场预期,2006年外商投资保险行业的走向可能转变,外商参股已成规模险企的意愿远远高于与中方合资组建保险公司。转变的原因是,前者带来的利润在短期内能立竿见影,而后者投入的资本与回报往往不成比例。

郝演苏告诉记者,有数据表明,截至目前为止,外资入股已成规模险企的资金逾200亿元,而投入到合资公司的数额却不到30个亿。而这一差距将在2006年逐渐拉大。

一家合资保险公司的外方股东这样感慨:“合资保险公司实行高成本运营,未来资金投入规模相当巨大,很容易造成偿付能力危机。与其耗着赔钱,不如先投资一家已经成熟运营的保险公司,赚到钱再说。”

趸缴让位期缴

保险业在2005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很多发展中的问题:财产险行业,轻业务质量重保费数量的情况依然严重;寿险公司尽管结构调整贯穿全年,但仍有保险公司在本身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在为单纯扩大保费规模推动趸缴保单销售;银行保险中一些投资理财险种误导现象浮出水面……

很明显,2006年,保险业务大调整还将继续。但保险业不能因调整结构而停止发展。

郝演苏认为,影响2006年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的因素包括,2005年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有一部分来自固定利率的储蓄性产品,在加息预期下,这部分产品已经逐渐退出市场;2005年银保收入大部分来自趸缴产品,明年这部分收入将继续下降。

如果央行继续加息或者股市回暖,银保产品甚至会发生大量退保风险,将使寿险经营者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当务之急便是保险公司持之以恒地降低趸缴产品和投资理财型险种的比例,提高期缴产品和保障型险种的比例。

一向坚持“保险以保障为主”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金融全球合伙人吴志强认为,明年保险产品在发展上应该越发突出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以降低其替代率,同时,大力发展期缴保险产品,以降低保险经营风险。

团险战拼“服务”

团体寿险被认为是一个中外资角力的关键领域。中宏人寿发布的《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将是未来投保团险的主要消费群体。该公司已成立专门的员工福利保障部,负责团险的业务拓展和管理。

不仅中宏,从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天起,所有在华外资寿险公司就已经开始为进入团险市场做准备。海尔纽约人寿一位高层对此表示,目前保险公司在市场上拼产品、拼价格,但成熟的团险市场,真正拼的是服务。他希望中资、合资保险公司一起做大团险这个“大蛋糕”,使团险竞争日趋成熟化。

2006年,外资将纷纷出手团险。虽然短时间内,他们并不能改变由中资保险公司主导市场的局面,首笔业务来自于他们的中方股东,并在一段时间内,依靠中方股东的人脉资源拓展市场。但是他们的理念将再次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市场中,并为有一天改变市场格局作充分准备。

修补“诚信形象”

一位中资保险公司高层告诉记者,很多中资保险公司在过去一年纷纷引入独董机制,形式上有模有样,但实际上高薪聘请的“学者型独董”仅仅是个花瓶,既不参与内控管理,也不起到监督作用。如果其治理结构不改变,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乱了阵脚。

监管机构也留意到了这一点。中国保监会近期再次强调了保险公司完善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提出把公司治理水平作为考核保险公司的重要指标,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进行重点监管。

由于出现万能险风波,保险公司明年不得不在人才培养和诚信建设上下大功夫。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伟表示,提高代理人素质、优化代理人结构将是今后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重大课题。今年刚开业的信诚人寿上海分公司目前已经开设“经理人班”,目的在于招募和培养一批中高层次的精英代理人,以提升服务质量。

中介全面洗牌

今年第四季度,保险中介监管力度加强,这预示着2006年中介市场将有一场“大地震”。保险中介异地违规展业、业务人员持证率低等现象,将国内保险中介的软肋彻底曝晒于监管阳光下。在2005年下半年,保监会已经吊销了近50家违规保险中介机构的执照,而一系列的整顿计划将正式从2006年启幕。

在经过一系列对保险中介市场深入调查研究后,郝演苏预计,2006年保险中介将全面洗牌。如果明年保险中介市场不脱胎换骨,将对保险中介市场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明年保监会势必要痛下决心整顿这个市场,对于违规展业的中介进行停业整顿的处罚。

但庹国柱却对此提出质疑,“保监会从2003年开始就提出,没有拿到持岗证的业务员不能开展中介业务,但现在仍有中介机构在违规操作,这说明保险中介整顿不是一年或者几年就能完成的。”

提高偿付能力

2006年保监会的监管重点将直指“偿付能力”。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更明确表示,要“把偿付能力监管作为改善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保监会力争在3至5年内建成一套既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又符合国际保险监管发展趋势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新的偿付能力标准有望在明年出台。

伴随偿付能力监管紧箍咒的收紧,保险公司正在努力寻找偿付能力的良药。被认为可填补偿付能力缺口的途径通常有三种:引资增加资本金、发行次级债和上市。就目前资本市场的表现看,吴志强认为,明年保险公司上市的可能性极小,发行次级债和引资增加资本金无疑是保险公司的可选途径。事实上,国内一些资本金不足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吸引外资等私募方式扩充资本金。

然而有分析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条件和监管水平下,发行次级债和补充资本金只能为保险公司改善资本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赢得缓冲的时间,而试图通过上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无疑是不明智的。吴志强表示,从产品设计和营销手段上下功夫,才是保险公司长远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良方。

责任险受关注

2005年矿难事故的消息频频传来,相关职能部门显然有点坐不住了。事故频发地区的部分省市已经明确表示,将购买责任保险纳入明年计划中。

庹国柱表示,对于一些高危、高风险行业而言,责任险应该作为一种强制保险被推广。高危、高风险行业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建筑企业、危化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水陆交通运输和公众聚集场所等。今后,在这些行业主要将推行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承运人责任保险、公众火灾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校园方责任保险等。

鉴于事故频发地区经济水平较落后的考虑,一些保险公司打算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如果取得经营效益,将在扣除当年行业规定利润5%后,将部分余下利润建立政府安全生产救灾防损基金。另外,投保企业如果在投保年限内未发生安全伤亡事故,次年可降低保费5%,按年累推,最高可下浮30%。这些优惠政策也是鼓励高危行业投保的加速器。

标签:;  ;  ;  ;  ;  ;  

2006年中国保险主干道彩排八大要点_偿付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