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圆桌会议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圆桌会议论文,档案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于1954年4月1~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并宣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这一非政府间国际档案组织正式成立。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创始人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第二任主席、法国档案局局长C·布莱邦(曾任第一至八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主席、国际档案理事会名誉主席)。1964年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档案大会,决定将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作为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一个附属机构。国际档案理事会的章程对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作了专门规定,并突出强调以下两点:一是凡参加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代表,不仅必须来自国际档案理事会的甲类(或A类)会员国,而且还必须是该国最高档案机构的领导人(此外,与会代表还有:各国全国性档案专业协会的负责人和国际档案理事会各专业处的负责人);二是与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其他机构不同,国际档案圆桌会议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按照惯例,迄今为止,凡在国际档案大会闭会期间,每年召开一届国际圆桌会议。历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主要内容,一般都是国际档案界共同关注的档案业务与学术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从总体上说,通过历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召开及其开展的有关档案业务与学术问题的研讨,对国际档案界发展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下设执行局,由会议选举产生主席、秘书各一人。除主席、秘书外,执行局的成员还有国际档案理事会秘书长和下一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东道国代表。执行局的主要任务是:①负责行政和财务管理;②编辑出版历次会议和文件集;③在来自不同地区的3~5名顾问的协助下,负责制订下一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研讨主题(或议题)和工作计划。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机关刊物是《国际档案圆桌会议记录集》,每年以法文出版一期。自1981年起,中国国际档案局均派员出席国际档案圆桌会议,参与有关档案业务与学术问题的研讨。
迄今为止,业已召开了35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其简况如下。
第一届,1954年4月1~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与初级、中等和高等教育”;②“档案复制品在教学中的应用”;③“档案博物馆的文献展览”(《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以下简称《分册》持有另说:“档案馆与教育”),8个国家18名代表与会。
第二届,1955年4月25~27日在比利时那慕尔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文件归档与销毁”;②“档案员监督文件处置的职责”;③“档案的形成”(《分册》中说:“档案的形成和保管问题”;《档案学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持有的说法是“现行机关档案馆”》),12个国家32名代表与会。
第三届,1957年5月23~25日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工作者在国家中的地位”;②“档案馆的任务”;③“国家机构的内部档案库(《分册》持有另说:“档案在国家中的地位”;《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馆和档案工作在国家系统中的地位”),16个国家50名代表与会。
第四届,1958年5月20~22日在前联邦德国威斯巴登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与现代经济、文学和地理学”;②“档案应用的新范围”(《分册》持有另说:“档案利用的新形式”;《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利用工作的新领域”),23个国家29名代表与会。
第五届,1959年6月2~10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馆工作计划”;②“档案阅览室”;③“档案为历史研究服务”(《分册》持有的说法是:“档案为历史研究服务”;《词典》持有的说法是:“为历史服务的档案馆”),21个国家45名代表与会。
第六届,1961年5月16~19日在波兰华沙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的国际归属原则”;②“档案的国际合作”;③“档案馆与各国、国际组织的关系”(《分册》持有另说:“档案和国际法及档案工作者的国际合作”;《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馆在国际生活中的作用”;李凤楼、张恩庆、韩玉梅、黄坤坊编著《世界档案史简编》——以下简称《简编》持有的说法是:“档案和国际法及档案工作的国际合作”),25个国家45名代表与会。
第七届,1962年5月28~3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的定义和范围”;②“档案馆与图书馆、行政机关的关系”(《分册》持有另说:“档案的定义和档案工作的范围”;《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的概念和档案工作的界限”),21个国家43名代表与会。
第八届,1963年6月12~15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主要议题是:①“建筑档案馆的新发展”;②“档案与土地史”(《分册》持有另说:“档案与农业史”;《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馆和农业史”),24个国家45名代表与会。
第九届,1965年4月20~23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主要议题是:①“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职能”;②“档案的现代化处理”;③“档案馆建筑”(《分册》持有另说:①“档案馆和自动化”;②“档案馆建筑新经验”;《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馆和自动化,档案馆房屋建造经验”),21个国家45名代表与会。
第十届,1967年5月9~1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调卷自动化中的问题”;②“档案复制件的法律地位”;③“档案所有权的新发展”(《分册》持有另说:“档案调卷自动化和档案复制件的行政与法律效力”;《词典》持有的说法是:“简化档案查阅手续问题、缩微胶片的行政与法律问题、因著作权扩大而产生的问题”),24个国家53名代表与会。
第十一届,1969年9月23~27日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文件的修复”;②“地方行政机关档案馆”(《分册》持有另说:“地方行政机关档案馆与档案文件的修复”;《简编》持有的说法是:“行政区域档案馆和档案文件的修复”),27个国家59名代表与会。
第十二届,1970年8月31日~9月3日在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馆的使命和档案工作者的奋斗目标”;②“档案出版问题”(《词典》持有的说法是:“印刷本档案、档案馆的任务和档案工作者的职能”;《简编》持有的说法是:①“档案馆的任务和档案工作者的职能”;②“印刷的档案”;16个国家48名代表与会。
第十三届,1971年9月13~16日在前联邦德国波恩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与信息”;②“国际组织的档案问题”(《分册》持有另说:①“档案和情报技术手段”;②“国际组织的档案问题”;《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信息技术工具、国际机构的档案”),32个国家74名代表与会。
第十四届,1973年5月15~18日在卢森堡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馆的预算问题”;②“档案馆保存印章、纹章和行政符号问题”(《分册》持有另说:①“档案的时代价值”;②档案馆保存印章、文章和行政符号问题;《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在某个时候的价值,当代的一些纹章、印章的信息”;《简编》持有的说法是:①“档案的时代价值”,②“当代的纹章、印章和信息”),有关国家60名代表与会。
第十五届,1974年10月7~10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主要议题是:①“修改国际档案理事会会章问题”;②“档案馆的国际联系”(《分册》持有另说:①“修改国际档案理事会会章问题”,②“档案馆的社会联系”;《简编》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馆的社会联系”),34个国家67名代表与会。
第十六届,1975年9月2~5日在前苏联基辅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档案员的培训与晋升问题”;②“文学和艺术档案”;③“档案与国际法”(《分册》持有另说:①“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晋升问题”,②“档案馆与文学”;《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干部的再教育,档案馆和文学”;(《简编》持有的说法是:①“档案干部的培训”,②“档案馆与文学”),35个国家120名代表与会。
第十七届,1977年10月5~8日在意大利卡利亚里召开,主要议题是:“国际档案遗产的建立和修复”(《分册》持有另说:“国家档案遗产的建立和修复”;《词典》持有的说法是:“国家档案遗产的组成和重新组成”;《简编》的说法是:“关于要求恢复对档案遗产的所有权的问题”),45个国家67名代表与会。
第十八届,1978年10月10~13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主题是:“档案馆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准则”(《分册》持有另说:“档案馆和文件中心的布局、建设、经费及技术安全标准”;《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机关档案馆所采取的金额”),39个国家80名代表与会。
第十九届,1979年11月5~8日在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岛波特尔角召开,主要议题是:①“国家档案馆发展规划”;②“行政机关的档案学部门”(《分册》持有另说:“政府—行政管理—档案馆”),33个国家54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届,1981年9月4~7日在挪威奥斯陆召开,主题是:“向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和咨询服务”(《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馆的情报服务与研究者的需求”,《简编》持有的说法是:“情报服务与研究者的需求”),50个国家100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一届,1982年1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主题是:“缩微档案的政学”(《词典》持有的说法是:“缩微政学”),36个国家87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二届,1983年10月17~20日在前捷克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召开,主要议题是:①“文件管理鉴定和一般原则”;②“文件抽样法”;③“档案工作者如何对待现代文件的膨胀”;④“档案查找工具”(《分册》持有另说:“档案工作者如何处理现代文件的膨胀”;《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文件管理与鉴定原则、抽样法、检索工具”),38个国家94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三届,1985年10月24~28日在美国奥斯汀召开,主题是:“档案利用和保护私人机密(《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和隐密”),45个国家85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四届,1986年9月16~19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主题是:“档案的集中和分散保存问题”(《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工作的集中化和分散化”。
第二十五届,1987年9月21~25日在意大利加登纳召开,主题是:“档案遗产的保护政策”《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遗产的保管和保护)”,46个国家110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六届,1989年10月2~5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主题是:“国家/联邦档案馆的体制、问题及展望”(《词典》持有的说法是:“国家和联邦档案馆的体制和问题”),67个国家130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七届,1990年9月25~28日在前联邦德国德累斯顿召开,主题是:“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并为社会服务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词典》持有的说法是:“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服务,为气象服务”),60个国家133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八届,1991年10月在荷兰哈勒姆召开,主题是:“为档案服务争取更多的财力”,50个国家122名代表与会。
第二十九届,1993年9月22~24日在墨西哥墨西哥城召开,主题是:“档案馆在政府战略学略中的作用”,49个国家90名代表与会。
第三十届,1994年在希腊萨洛尼卡召开,主题是:“档案遗产的争端”,81个国家149名代表与会。
第三十一届,1995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主题是:“战争、档案和国际礼让”。
第三十二届,1997年9月在英国爱丁堡召开,主题是:“信息的利用:立法前景”,60多个国家120多名代表与会。
第三十三届,1998年9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主题是:“信息的利用:技术挑战”。
第三十四届,1999年9月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召开,主题是:“信息的利用:保护观点”。
第三十五届,2001年10月在冰岛雷克雅未克召开,主题是:“档案与社会:保存什么?征集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