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随着时间推进产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单位不断扩散,人口持续增加,因此工程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为了保证土地空间的合理应用,国内开始大量建设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决定着建筑工程能否正常运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要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才能让高层建筑更加长久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生活。
关键词:BIM技术;高层建筑给排水;操作流程
1 BIM技术的功能
1.1协同设计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用BIM技术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该模型可汇集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所需全部信息。同时可取读水泵的尺寸、用电量等信息,而且可直接读取跨专业信息。在水泵进行修改电量时可对负荷的计算进行同步更新。这样,可以简化工作流程,增加其联动性,提高协同设计的效率
1.2参数化设计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引入参数化设计,采用BIM技术可以直接的读取卫生器具和设备的信息,并且能其模型对管径的设计进行自动修改,提高设计效率。
1.3可视化设计
BIM技术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利用信息模型可以直观读取信息,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传递中的失真现象,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效性。另外,给排水的施工项目模型不同于土建项目的设计模型,是在土建项目模型的基础之上,设计给排水系统,这样就需要对局部的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并且采用BIM技术在设计模型中进行修改,可以充分把握给排水工程技术的整体性,修改工作简单、操作性强。
1.4安装模型设计
BIM技术能把时间维度引入模型中,并且编制安装进度表,同时可利用模型实现项目预先可视化效果。通过编制合理的工程进度表,从而对给排水工程进行整体把握,全局规划,并且简化安装和设计的流程,降低设计变更率,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效率。
1.5管道综合
在BIM模式下,三维直观的管道系统反映的是管道真实空间状态。既可以在绘图过程中直观观察到模型中的碰撞冲突,又可在绘图后期利用软件本身的碰撞检测功能来进行硬碰撞(物理意义上的碰撞)或软碰撞(安装、检修、使用空间校核)的检测。
1.6优化施工管理
该模拟过程可创造出一个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让人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让操作者获得对所需解决问题的清晰和直观认识,从而减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进而大大降低成本。
2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2.1预留预埋施工环节
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更顺利。首先只有确保内部孔洞、套管以及管井的安设准确,才能确保整体施工质量。此外给排水施工质量还决定着厨卫管道的安装与净高等,可见给排水对建筑内部水资源管控的重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预留预埋施工,应当严格把关,进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建筑物结构破坏的问题,避免出现凿孔打洞及预埋管道等施工过程中出现偏移以及浇渗等问题。必须首先做好事前控制工作,给排水施工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图纸上的信息,及对其相关设备、洁具等的安装规格应有充分了解,此外还要熟悉管道配件安装规格以及施工的工艺,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存在的利弊,然后将重点部分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深化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比结构规格,制作出给排水的系统预埋图,在实际开展预埋预留施工按已深化好的预埋图进行。最后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派专人在浇筑现场进行监管跟进,如果发现预留孔或是套管出现了位置偏移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综上所述,给排水系统预埋预留施工,是关系到给排水工程质量甚至关系到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必须要将严格控制的原则贯彻始终。
2.2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分区施工
①可以针对施工区域依据层数分类为上下两区亦或是上中下三个区域。②可以根据安装的量密以及集度进行分类,例如浴室、卫生间等区域用水量相对较大,管道也比较密集,在这样的地点应当进行单独分区,在分区完成后,再进一步系统组织施工的开展,严格监督与控制施工的质量。样板层的施工,给排水工程在高层建筑中也是关键内容,施工过程中,做出样板层的目标是确认每层标准层的管道安装方式、规格、位置及相关管道配件、支架等部分的布置方式。除此之外还包括卫生间洁具的定位及规格等。同时,需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为防止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给排水管道以及相关配件不会遭受损坏,并保证结构表层光洁度。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做好成品的维护工作。在完成施工后要及时安排专人进行成品监管,提升相关人员的设备保护意识。
3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注意事项
3.1给排水管道的安设
在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开始前,首先必须要合理选择施工所用的管材,当前给水管道的管材多以PP-R管为主,而排水管道的管材则多数使用UPVC管。这两种管材的共同点是较比传统的管道材料自重轻,卫生安全及安装简单方便等特点。PP-R管采用热熔连接,在热熔连接方式进行安装之前,必须要首先清除管道内以及相关附件上的异物与粉尘等。在连接过程中,要确保在无旋转情况下将管道插入到加热套管之中,达到预先要求的深度,并在无旋转情况下推送至加热头来进行加热,在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长之后,便可以立即将管材自身与其他管件共同加热形成套管、并且要在加热头上一同取下,快速且均匀无旋转的插入到预先设计的深度,使得接头处形成均匀的凸缘。UPVC管采用溶剂粘接连接。连接前先需摇匀粘接剂,并将管道及承插口部位清理干净,承口内较薄均匀刷上一遍粘接剂,插口部位外刷两次粘接剂,待30~60s粘接剂干后插入到位,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气候变化考虑适当调整胶水干的时间,粘接时严禁沾水。
3.2管道试压、试验
在完成管道的安装后,必须要对已安装好的管道及阀门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管道安装符合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检查合格后,应当将不适宜与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设备)拆除,使用临时的短管进行替换,对于所有的预留口处,都必须用堵头进行密封,从最低处进水并设置排水阀,在高处安装排气装置进行放气。在试压前,必须要全面考虑到应急的措施并且按照已批的水压试验方案进行,在试压过程中,如果系统出现了异常,应马上中止试压,待检查处理确保安全后继续进行试压。试验压力合格标准按施工图规定或规范规定。试压完成后,还必须要对管道实施冲洗工作。在埋地管道铺设完成后,在回填之前要先对已铺设好的管道以及接口实行灌水试验,进而避免回填之后存在无法发现的隐患。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查方法是满水15min水面不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明装排水主立管及水平管管道安装完毕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达到100%。
3.3关注给排水工程的常见问题
3.3.1高层建筑因高度大,层数多,沉降量大,安装给水排水管道时,要避免出地下室的管道承受沉降的剪力而损坏。应在结构封顶并初沉后进行施工,如果因赶工需要同步进行安装,则应先安装建筑内的管道,等结构封顶初沉后再穿外墙做出户管道。
3.3.2地下室或建筑物外有管道穿过往往设置有套管,是高层建筑出现渗水最多的部位,管道安装后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3.3.3高层建筑雨水管选择材料问题,由于高层建筑高度大,当大雨或暴雨时雨水管是满流,甚至处于承压状态,要考虑管材的承压能力;若采用排水铸铁管或排水塑料管易发生破裂,出现渗漏水等现象,因此高层建筑雨水管一般用给水铸铁管或镀锌焊接钢管。常见问题给排水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后续运作是否稳定,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给排水施工技术在当前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策略,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决定着民众的使用体验,对于建筑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影响,这是无法否认的重要事实。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更加重视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促进实际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涛.给排水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1):29~30+34.
[2]邓奥祥.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6(23):250.
论文作者:黄寅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