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化的重要性标志。高层建筑具有节约土地资源、视线开阔等显著优势,导致近年来高层建筑物数量逐渐增多。高层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消防问题。由于建筑物高无法实施有效的消防工作,另外高层建筑内人数较多,一旦发生火灾问题就会很难对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所以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特别关注消防安全疏散问题,而建设前必须首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解决消防问题,提高消防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
1、高层建筑存在消防疏散问题
在人类世界,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居民住户的生命安全,我国的建筑行业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在各方面都做出了许多的创新,尤其是消防安全方面。虽然如此,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下面将探讨几点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疏散关联问题:建筑内部规划不合理、消防装备数量和质量不满足需求以及居民自身的疏散能力差。
1.1建筑内部规划不合理
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从安全性能考虑,建筑物的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规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设计高层建筑物内部结构规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火灾以及其产生的浓烟以及最重要的疏散等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火势以及将伤亡情况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还要多预备几套疏散解决方案,从而保障在火灾发生之后,可以尽快从多个方向、多种方式疏散人群。
1.2消防装备数量和质量不满足需求
发生火灾了,消防队员们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火势蔓延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但是,除此之外,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东西——消防装备。消防装备能够在火势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不让其继续扩大。在疏散过程中,足够的消防防护装备还可以保障人们自身的安全。但是,如果在高层建筑物内消防装备的数量不足、或者由于其质量问题导致灭火的效果不佳、或者各楼层预估人数配套的消防防护装备配备点位不科学,也是导致火势增大的原因之一;这更是加重火灾中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1.3居民自身的疏散能力差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要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没有安全更重要。最近几年,因为发生火灾而致死的人数量之大。但很多都不是因为被火烧死而是由于贪恋财物或者不懂得如何在浓烟滚滚的环境下保护自己,科学使用消防防护装备、准备识别消防疏散图等,最后导致伤害或死亡,也还有很多是因为在疏散的时候被活生生的踩死的。所以,在高层建筑消防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居民自身的疏散能力。这时就需要提升居民的疏散能力,保护自我的意识以及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等。解决居民消防意识和能力问题仍然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和学校等加大宣传和阶段性地进行消防疏散演练等方式来改善和提高。
2、改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有效措施
2.1合理设计、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安全通道
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安全通道的设计,对疏散距离进行明确的规定。高层安全通道中合理的疏散距离可以为人群的逃生提供便利,缩短逃生时间,提供更大的生存可能。但是高层安全通道容易受到人群数量、人群逃生能力、建筑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高层建筑物存在人员较密集的特点,火灾发生时,人群因恐慌心理加剧了逃生疏散的难度,因此安全通道的设计上要尽量做到简单、直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通道在根据建筑物各方面实际数据建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明确的规划,减少拐弯的设计,尽量保证安全通道直接、便捷与通畅,可以为逃生人群提供便利,缩短人群的反应时间。例如,安全通道的宽度设计不应小于该建筑对应的百人宽度指标,当小于这个数值,火灾发生时容易出现人群滞留的问题,使人群恐慌心理严重化,对疏散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实际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安全通道的整洁,及时清理通道杂物,避免火灾发生时因安全通道内的障碍物对人群疏散造成不利影响。
在相关消防安全规范中已经明确地规定了不同类型高层建筑的安全通道建设,但是仍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较难处理。例如,当高层格局为丁字型时,安全通道的实际设计要考虑到袋形部分的距离,可将该部分设计成双向疏散的结构,进行两倍距离的计算。例如,当丁字型走廊袋形部分安全通道距离为5m时,双向疏散距离应为10m,计算为双倍,即20m的距离,充足的疏散距离才能为人群逃生和消防救火提供便利。又如,大开间住户到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要尽量在30m内。当有固定隔断时,不能计算为穿过隔断的数值,应计算绕过隔断的实际数值,才能准确的设计安全通道。
2.2科学规划消防电梯
高层建筑物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章制度,对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数量、具体使用及构造设计等不同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确保消防电梯的可使用性,为消防安全提供保障。首先,消防电梯具体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高度、面积以及其他性质来决定。通常情况下,当建筑物的高度超过32m时就必须安装消防电梯,建筑面积超过1500m2就应安装两台消防电梯,同时消防电梯必须服务于每一楼层。其次,在各个防火分区的内部都应该安装消防电梯,这样才会有助于消防人员进行快速救火。例如,消防电梯第一层可以建立在室外,保持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状态,这样在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就可以直接从室外进入消防电梯,快速开展救火行动。
2.3合理布置疏散楼梯,优化疏散线路
高层建筑物添加疏散楼梯,有助于火灾发生时最快速度进行人群疏散。因此疏散楼梯的合理布置成为设计者的考虑重点。疏散楼梯的设计首先要以相关规定及具体数据为基础,降低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性。其次,疏散楼梯的数量设计要根据高层自身的特点及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添加,减少火灾发生时出现秩序混乱,阻碍逃生和营救效率的问题。同时,疏散楼梯的设计方案应注重排烟、通风、位置等细节,并根据多次论证及时修改其中的问题,优化设计方案。例如,疏散楼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高层的结构问题,不仅要使人群快速撤离火灾现场,还要保证撤离出危险区域,从而有效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救援难度较大,因此还应注重疏散线路的优化,制定最优的逃生线路,减轻人员伤亡。疏散线路的优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线路之间的流畅性,以及规避凹廊前室。同时,火灾发生时,高层监控中心也要注意与各个疏散线路保持紧密的监控和联系,便于消防人员救援。各楼层还应将疏散缩略图张贴在明显位置,对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等内容进行明确的标注,注重日常的宣传教育,为人群及时逃生提供助力。
3、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在给人们生活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发生火灾事件。当下必须要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降低火灾发生机率,还需要降低消防安全事故概率,能够在较短时间进行人员疏散,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充分发挥高层建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世成.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3094.
[2]董军超,孙丽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7):75-76.
[3]赵树海.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123.
作者简介
李国毅
论文作者:李国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火灾论文; 通道论文; 高层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人群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